摘要:现阶段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要面临软土地基的现象,而产生这一现象必然会对整项工程造成不良影响。本文阐述了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意义并对软土地基进行系统性的概述,最后针对具体的处理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展开一系列研究。
关键词:水利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导言
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发展建设中,软土地基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针对软土地基进行解决,这样才能预防对工程造成严重的影响。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是很有必要的,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本文重点对这方面的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论述,探讨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何能够保证顺利的完成施工任务,不会受到软土地基的影响,希望可以在今后的工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 软土地基概念及特点
顾名思义软土是软土地基的主要构成部分,其土壤成分的主要构成为软土,整体来看,组成软土地基的各个成分为淤泥质粉土、淤泥质粘性土、泥炭、有机质土、砂质土等,这些土壤土质的整体含水量比较大,其土质比较疏松,具备较大的压缩性,其整体强度较低,不能进行较大土壤表层压力的承受。软土地基的沉降速度比较快,其具备高压缩性、低透水性等的特点。
由于软土地质的低强度性,高疏松性,导致软土地基整体强度比较低,在工程水利建设环节中,容易出现塌陷、崩裂等状况,在实际施工模块中,有些软土地基的构成成分为淤泥质粘性土,其整体透水率比较低,在地基施工模块中,导致其内部水分难以排出,不利于地基施工建设的稳定性发展。为了满足现阶段地基建设的稳定性发展,进行排水固结法的应用是必要的,做好软土地基土质的排水处理工作,实现软土整体稳固性的增强。
随着我国基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水利工程建设数量不断增大,工程整体质量不断加大,这对软土地基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面所受承受力越大,其软土地基塌陷的可能性就越大,当单位面积压力超过一定数值时,软土地基就会出现塌陷状况,不利于水利施工工作的正常开展。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土质,软土土质具备高压缩性的特点,其会导致软土地基的快速性沉降,不利于水利施工模块的正常开展,导致水利工程整体造价水平的提升。
2 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2.1旋喷法
这一方法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要求,其具体应用原理是通过旋喷机械的利用对软土地基进行相应处理,从而最大限度的促使其在防渗性能优越性的有效发挥,进而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工作人员应参照对应施工标准针对相关设备的具体操作进行全面了解,同时结合对应施工规范与流程针对软土地给予以有效加工处理,促进设备的性能得以全面发挥,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强度。在进行旋喷操作时工作人员首先要利用高压设备进行水泥的喷射,以使土层与浆液凝固。待凝固完成产生旋喷柱,最终实现预期的加固目的。
2.2排水固结法
这种方法使现阶段水利施工中针对地基这一环节最为基础性的方式。其具体原理就是利用排水设施把地基中的水分排出,进而有效提升其整体稳定性。现阶段在水利施工建设过程中砂井排水法与水管排水法是排水固结法当中较为常见的两种方法,可由于目前我国相关技术尚不够完善,工作人员的工作认知不足,将地基排水工作进行简单地理解,很多时候并未注意相关细节的处理,进而对结构整体性能造成不良影响。工作人员应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深对施工流程以及技术的完善,立足于具体工程要求并予以全方位考虑,为施工质量与效率提供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换填法
在换填管理环节中,鹅卵石、碎石、粗砂等是填充土质的重要组成成分,为了实现填充地基整体密实性的增强,需要进行多层式填充地基的开展,矿渣垫层及碎石是第一层填充地基,这有利于增强地基的整体透水性,通过对高强度矿渣、碎石等的利用,可以实现地基强度的增强,有利于地基高透水的实现,实现地基整体质量的增强,大大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素土及灰土是第二层填充地基,通过对这种垫层模式的应用,有利于实现土层荷载力分布的均衡性,实现地基整体受力性的增强,有利于地基整体稳固性的增强。砂及砂垫层是第三层填充地基,这种构造有利于淤泥土质中水及气体的及时性排除,实现土质整体结固性的增强,有效提升地基的整体承载力。
为了适应现阶段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要求,进行换填管理方案的灵活性应用是必要的,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也需要进行排水砂垫层法的合理性应用,做好地基土质的排水工作,实现土质整体强度的增强,进行土质整体压缩性的减缓,实现水利工程建设整体地基施工质量的提升。
在实际施工模块中,需要在软土地基底部进行高渗水砂垫层的铺设,随着水利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软土层的受力性越来越大,通过对这种砂垫层的利用,有利于软土地基整体结固性的增强,实现软土地基整体强度的增强,避免出现地下水反渗状况。
2.4添加剂法
添加剂处理技术,主要是在软土地基的处理过程中,将水泥、生石灰等物料添加到软土层中,以对软土层的土壤结构及其成分加以改变,使其成为可凝固的、强度高的土体。当软土具有可凝固性和高强度性时,软土地基的坚固性和稳定性也会有明显加强。采用这种方法对水利施工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需要注意添加剂成分与土壤之间的配合比,既不能使土壤水分含量过高,也不能使土壤过于干燥,只有配合比恰到好处,才能发挥添加剂处理技术的效用,否则将会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使地基的稳固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2.5预压砂井法
预压法是在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的相互配合作用下,使地基土中的孔隙水排出。常用的排水系统有水平排水垫层、排水砂沟或其它水平排水体和竖直方向的排水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加压系统有堆载预压、真空预压或降低地下水位等。当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联合使用时又称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基本做法如下:先将等加固范围内的植被和表土清除,上铺砂垫层;然后垂直下插塑料排水板,砂垫层中横向布置排水管,用以改善加固地基的排水条件;再在砂垫层上铺设密封膜,用真空泵将密土膜以内的地基气压抽至80kpa以上。该方法往往加固时间过长,抽真空处理范围有限,适用于工期要求较宽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地基处理
2.6强夯法
强力夯实是将80KN即相当于8tf以上的夯锤,起吊到很高的地方(一般6~30m),让锤自由落下,对土进行夯实。经夯实后的土体孔隙压缩,同时,夯点周围产生的裂隙为孔隙水的出逸提供了方便的通道,有利于土的固结,从而提高了土的承载能力,而且夯后地基由建筑荷载所引起的压缩变形也将大为减小。强夯法适用于河流冲种层,滨海沉积层黄土、粉土、泥炭、杂填土等各种地基。
结语
关于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分析,本文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简要的论述,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案需要我们根据工程建设的综合需求以及软土地基的相关条件来有针对性的研讨与最终制定。
参考文献
[1]王旭峰.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双向水泥搅拌桩的技术处理[J].南方农机.2017(02).
[2]刘卫东,徐晨.水利工程施工中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J].江西农业.2017(01).
[3]郑仲娥,汪旭初,刘静.浅谈软土地基的码头桁架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9(13).
论文作者:武雁刚,陆凤,李铭华,张友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地基论文; 土地论文; 土质论文; 预压论文; 水利论文; 淤泥论文; 土层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