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想离开?_工作满意度论文

谁更想离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更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8;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870(2016)01-0053-010

       一、理论框架

       国外有关教师流动的研究大多基于心理预期模型展开,在此类研究中,“工作满意度”被普遍看作为教师流动的中介变量,强调教师决策过程中由工作满意度低而引发工作流动的普遍路径。[1-4]普莱斯(Price)等的研究拓展了心理预期模型,引入了外部工作机会等变量对流动决策的影响。[5-7]本文在借鉴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劳动经济学中有关劳动力流动的投资模型为基本展开思路,着重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问题进行系统的分解讨论。

       将教师视作在市场环境中的理性人,劳动经济学的投资模型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出发建构了其对教师流动的基本解释。研究者将教师的工作流动看作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流动者根据流动的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工作流动后所获得的净收益/流动所要付出的成本)做出是否流动以及流动到哪里的决策。[8]流动的净收益大于其所需要付出的成本被当作是教师做出流动决策的先决条件。可以用公式(1)表示:

      

       其中,b为教师当前工作的收益,

为教师流动的目标工作所能获得的收益,

-b为教师流动所能获得的净收益,c为教师流动所要付出的直接成本。在信息完备条件下,如果净收益大于成本,则可认为教师具有了潜在的流动意向,而流动意向被看作是教师流动行为,发生的直接前因变量。[1]根据这一基本模型假设,教师工作流动的一般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义务教育教师流动的一般路径

       虚线框内所示内容为本文的研究重点。此路径仅勾勒出教师在理想状态下的流动模式,但在现实中,义务教育教师要依照这一路径实现流动,还面临两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义务教育教师是否总是处于外部工作机会的机会/成本比较的搜寻状态?或者说,义务教育教师在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况下才会进入替代学校的搜寻状态?二是进入替代学校搜寻状态的教师能够获得的外部工作信息多寡,以及进入理想替代学校的机会是否相同?或者说,不同教师的机会成本是否均等?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在劳动经济学的工作匹配(Job-matching)模型以及有关劳动力流动的心理预期模型中获得灵感。工作匹配模型利用劳动者与工作单位匹配质量的不确定性来解释劳动者的工作流动问题,认为劳动者与单位匹配的质量越低则其发生流动的可能性越高,反之则越低。[9-10]低匹配质量导致对单位工作的低满意度,而对工作的满意度正是心理预期模型用以解释劳动力工作流动的中介变量。如此分解之后,可以认为,教师的工作匹配质量影响其工作满意度,并进而触发其进入替代工作的收益/成本比较的搜寻模式。如果教师有高的工作匹配质量和工作满意度,则通常不会进入成本/收益比较的工作搜寻模式,也不会产生工作流动的意向。

       假设教师在较低的工作匹配质量和工作满意度下触发了替代学校的搜寻模式,那么我们要面临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即不同教师的机会成本是否相同的问题。经济学中机会成本的定义即为个体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11]依据此定义,机会成本可以被看作是义务教育教师决定留任当前学校而需要放弃其他学校工作的最大价值,如果用薪资来衡量教师的机会成本,某义务教育教师在当前学校的月薪资为3000元,假如该教师除在本校工作外还有两个可供选择的在其他学校工作的机会,月薪资分别为2500元和5000元,那么该教师在当前学校留任的机会成本则为5000元。结合公式(1),可认为教师流动的机会成本是其能获得的最大收益的替代工作机会,可用b[max][,a]表示,教师的机会成本越高则其流动意向会越强。

       尽管义务教育教师流动的机会成本无法直接进行观察或测量,但可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论上的预测。相关研究证实,每位教师所面临的工作机会和工资报价因个人能力而存在差异。[9]也即是说,不同教师流动的机会成本是存在差异的,能力水平与阶层地位对教师流动的机会成本会产生显著影响。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匹配质量对其流动的机会成本也产生显著影响。另外,教师的人口特征以及地域等劳动力市场因素也会对教师所能获得的流动机会和收益水平产生影响。因此,对教师流动的机会成本的预测可以用公式(2)[12]来表示:

      

       其中,wor为教师的工作特征,mat为工作匹配特征,sat为工作满意度,ses为家庭社会资本,abi工作能力,mar、pop分别为作为控制变量的劳动力市场特征和教师的人口学特征。综合以上分析,本文在基于投资模型的教师流动一般路径的基础上,借鉴经济学中“机会成本”等概念和相关理论,尝试构建了影响我国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理论分析框架,见图2。

      

       图2 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路径及其影响因素

       二、数据及变量说明

       (一)样本说明

       本文使用数据来自“义务教育教师发展现状抽样调查”,该数据收录于中国农村教育专题数据库(http://data.ire.nenu.edu.cn)。本次调查包括东、中、西部地区9个省份(分别是东部的浙江省、山东省,中部的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西部的重庆市和甘肃省)的9个地级市(区)和11个县域。共计调查义务教育学校198所,其中初中学校58所、小学(含教学点)140所。样本学校的选定以在相应区域内覆盖教育质量的高中低特征为原则,与当地教育局协商确定最终抽样学校。教师样本采取整群抽样的策略,要求样本学校教师全部参与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最终获得中小学教师有效问卷5285份。在有效样本中,男、女教师比例为43∶57,城市学校(包括省会城市、地级市和县城学校)、农村学校(包括乡镇学校和村屯学校)教师比例为57∶43,中学、小学教师的比例为55∶45。

       (二)变量说明

       1.因变量

       在本研究中,因变量为义务教育教师的流动意向,问卷中通过“你想转到其他地区的学校任教吗?”的题项获得教师的流动意向数据,选项A为“不想”,B~F项依次为城市到农村各级学校。本文将之转化为二分类变量,A项赋值为0,表示“不想流动”,B~F项赋值为1,表示“想流动”。描述统计的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总体想流动的比例高达77.2%,其中,城市学校教师想流动的比例为71.0%,而农村学校教师的这一比例高达85.4%。

       2.解释变量

       问卷询问了义务教育教师的职业、工作情况,以及个人背景信息。按照研究的理论框架所示,本文将影响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因素分为基本工作情况、工作匹配、工作满意度、社会资本、个体能力、劳动力市场、人口特征等七类。其中,前五类变量通过影响义务教育教师的机会成本而影响其流动意向,是本文给予焦点关注的解释变量。

       (1)基本工作情况。主要关注义务教育教师的任教学科、工作量以及工作收入三个方面内容。其中,义务教育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教师普遍存在跨学科任教的情况,为方便进行统计分析,本文只选取其任教学科中最主要的一科(问卷中要求教师选择任教的主要科目并进行优先项排序,本文选择教师排序第一位的学科),并依据传统认知以及是否为中小学生升学等高利害考试的科目等将教师任教学科分为大科和小科两类。大科的划分在中小学存在差异,小学将语文、数学和外语这传统的三科划分为大科,其他皆为小科;中学除包含语数外以外,还将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也划分为大科,除此之外均为小科。最终以二分类变量引入模型。工作量以教师的周课时作为衡量标准,由教师自己填写周上课节数,结合中小学课时长度的相关规定,经时间换算后引入模型。工作收入统计了教师的年工资收入,用教师的月工资收入*13转换得到。

       (2)工作匹配。本文中义务教育教师与学校工作的匹配状况通过时间匹配和家校匹配两个方面来表达。相关研究指出,教师的工作匹配质量只有通过时间序列的经验累积才能被揭示,教师离开某一学校(职业)的概率会随着在该校(职业)工作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13-15]教龄和本校教龄可作为教师工作匹配质量的预测变量。在家校匹配方面,本文选择了两个变量:家校层级与家校距离。其中家校层级是一个生成性变量,问卷分别询问了教师的家庭所在地和当前任教学校所在地,从村屯、乡镇、县城/县级市、地级市再到省会城市分别赋值为1~5,家校层级=(学校所在地行政层级)-(家庭所在地行政层级),数值为正表示家下校上,数值为0表示家校同级,数值为负则表示家上校下。在引入模型时按数值大小转换为1~3的分类变量。在当前我国城乡尚普遍存在巨大发展差距的背景下,引入这一变量旨在考察义务教育教师家校层级的匹配程度对其流动意向的影响。另外,由于义务教育学校往往都存在相对清晰的服务半径,教师的聘任也大多会在某一区域内进行选拔,家校距离可被视为重要的匹配特征,博伊德(Boyd)的研究发现,教师倾向于在他们的成长地或毗邻地区教学,或更喜欢在与其家乡特征相近的地区教学。[16]因问卷获得的教师家校距离相差较大且呈非线性分布,本文以对数形式引入模型。

       (3)工作满意度。问卷从“薪酬待遇”、“培训机会”、“晋职评奖机会”、“工作压力”、“职业地位”、“学校环境”等六个方面,设计了11项李克特5级题项对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相关分析发现此11个题项间均存在显著相关。为了避免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笔者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萃取了其中两个变量作为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主成分变量,方差分别为4.944和1.545,累加占到总方差的78.6%,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最后计算得出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主成分得分,分值越高表示越不满意。

       (4)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代际传递是社会学的普遍认知,父辈的职业地位通常被视作表达家庭占有社会资本的重要指标。不同主题的研究均发现,父辈的职业地位对子代的职业获得和流动产生显著影响。[17-19]本文以样本教师父亲的职业地位来表达其家庭占有的社会资本状况,问卷中以陆学艺等人划分的中国十大阶层[20]来设定题项获得相关数据,依据各阶层在中国社会占用资源多寡的实际分布情况,将此十大阶层划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20-21]最终以虚拟变量形式引入模型。

       (5)个体能力。义务教育教师的能力水平虽然不能直接测量获得,但可以通过学历、职称等变量进行理论预测。本文选取义务教育教师的当前学历、职称、是否骨干教师以及政治面貌表达教师能力。选取政治面貌作为教师能力预测指标的原因在于,在微观的义务教育学校生态中,是否是党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达教师在学校中的优秀程度,一般而言,一位教师只有足够优秀才能有机会在学校获得成为党员的资格。

       3.控制变量

       劳动力市场因素和个体的人口学因素既影响义务教育教师的流动成本,也影响其机会成本,因此在本文中将作为背景变量进行控制。劳动力市场因素包括由地理区域自然分割形成的劳动力市场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变量,以及由行政区划分割形成的城乡劳动力市场,还包括由具体学段区分的中小学劳动力市场。人口学因素是指人口统计学中常用的性别、年龄以及婚育状况等变量。

       (三)回归模型

       本文的因变量——义务教育教师的流动意向——是二分类变量,因此选择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来建立模型,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公式(1)和公式(2),本研究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P代表义务教育教师流动的意向,i=0,1。wor,mat…pop等分别代表义务教育教师的基本工作情况、工作匹配、工作满意度、社会资本特征、能力等各解释变量,以及义务教育教师的劳动力市场及个体人口学特征等控制变量。

为常量,

分别代表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边际影响,系数为正表示该解释变量对教师流动意向有正的影响。对于模型中涉及的分类解释变量,采用虚拟变量的方式引入模型。

       三、结果分析

       (一)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方向及目标学校

       流动的方向和目标流动学校是义务教育教师流动的重要特征。我们以行政层级为序列,将学校等级化处理,村屯学校处于最底层,省会城市学校处于最高层,将教师的流动方向划分为三类:向上流动、平行流动和向下流动。表1报告了义务教育教师的目标流动方向。总体而言,在三类流动中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此是向上流动、平行流动和向下流动。向上流动进入更高层级的学校是教师流动的主要目标方向(61.6%),尽管有少部分教师想向下流动到更低层级的(乡镇或村屯)学校,但绝大多数教师依然期望向上流动以进入城市和县城等更高层级的学校。并且,随着学校所在地行政层级的递降,教师希望向上流动的比例总体上逐渐增大,乡镇和村屯学校教师期望向上流动的比例均超过70%,远高于城市和县城学校教师。

      

       表2报告了不同层级学校教师的目标流动学校情况。可以发现,义务教育教师的流动目标学校呈现出明显的“两个中心”的特点:县城及以上地区学校的教师最希望进入省会城市学校(实线圈内),县域内农村学校教师则最希望进入县城学校(虚线圈内)。并且,义务教育教师体现出明显的跨级流动意向,县城学校教师想流动到省会城市学校的比例(29.4%)大于想流动到地级城市的比例(22.5%),村屯学校教师想流动到县城学校的比例(34.3%)远高于想流动到乡镇学校的比例(8.4%)。

      

       (二)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因素

       在控制背景变量(模型1)后,本文采用逐步回归方法依次加入教师的基本工作特征、工作匹配和满意度特征、社会资本和教师能力特征(模型2至4),共计建立4个回归模型。统计检验表明,4个模型的综合检验概率p值均小于显著性水平,所有回归系数不同时为0,表明回归模型是有意义的。另外,从模型1到模型4,-2对数似然值逐步减小,伪决定系数逐步增大,说明模型的解释力越来越强。在拟合优度方面采用Hosmer-Lemeshow方法进行了检验,四个模型的p值均大于0.05,模型整体拟合优度良好。

       回归分析检验了理论框架中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影响因素的预测,结果表明与教师机会成本相关的基本工作特征、工作匹配和满意度特征、社会资本和能力特征等因素对义务教育教师的流动意向产生显著影响。表3报告了计量分析的详细结果。

      

       1.工作特征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

       本文以义务教育教师的任教学科、周课时和工资收入来表达其工作特征。在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师资力量普遍存在总量超编但结构性缺编的背景下,小科专任教师通常面临较为严重的短缺情况。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小科教师会面临更多的工作机会,其机会成本会比大科教师更高,进而促使其产生更强的流动意向。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科教师的流动意向虽然低于小科教师,但二者的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在周课时方面,理论上讲,避重就轻是人的先天性趋向,因此,周课时如果越多,教师的流动意向理应越强。回归结果证实了这一点(模型2):教师的周课时每增多1小时,其流动意向会增加2.2%。另外,工资收入被普遍视为影响义务教育教师流动的重要因素,增加义务教育教师的工资收入也被中央和各地方看作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的重要手段,回归结果显示,工资收入对义务教育教师的流动意向有显著的负影响,教师的工资收入越低,其流动意向越强。义务教育教师的年工资收入每增加1万元,其流动意向会减弱16.7%。

       2.工作匹配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

       本文讨论了两类匹配变量,包括时间匹配变量和家校匹配变量。时间匹配变量用义务教育教师的本校教龄和教龄来表达,旨在探索教师在当前学校和教师职业中的资本积累对其流动意向的影响。理论上,义务教育教师会随着在当前学校的资本的不断积累而逐渐减弱其流动意向[9],但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模型3),本校教龄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接近于0,在统计上亦未达显著。区别于本校教龄,教龄可被看作是义务教育教师在教师职业内的资本积累。在理论层面上看,教师的教龄越长,其在教师职业内的资本积累会越多,其离开教师职业而进入其他职业的意向会逐渐减弱,但资本的积累可能会增强其在职业内部不同学校间流动的意向。[12]关于前半部分的理论推测,由于问卷未收集义务教育教师流出教师职业的意向等相关方面的数据,暂不能获得证明。但后半部分的推测则被本文实证结果证伪。回归结果显示,义务教育教师的教龄对其流动意向有显著的负影响,教师的教龄每增加1年,其职业内流动意向会减低1.9%。即是说,义务教育教师的资本积累反而会降低其在职业内部不同学校间流动的意向,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发现。另外,就义务教育教师的家校匹配情况而言,家上校下教师的流动意向是家下校上教师的1.671倍,说明家校层级不对等会显著影响义务教育教师的流动意向,客观上为义务教育教师实行本地化聘任的建议[22]提供了实证支持。另外,义务教育教师的家校距离对其流动意向有显著的正影响,教师的家校距离每增多1里,其流动意向会增大1.17%。

       3.工作满意度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

       对工作的满意度高低被普遍用来预测教师的流动问题。一般而言,义务教育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越低,其流动意向会越强。回归结果证实了这一点(模型3),分析显示,义务教育教师的工作不满意度越高,其流动意向越强烈。

       4.社会资本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

       在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背景下,义务教育教师的流动往往要突破特定区域内政策的限制,这种自主趋利性的流动需要义务教育教师动用尽可能多的资源以实现这一目的。理论上,家庭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多,教师能获得的工作机会和工作的质量会越高,其留任当前学校的机会成本会越高,流动意向会越强。本文用义务教育父亲的职业地位来表达其社会资本,因此,可以认为,父亲的职业地位越高,教师的流动意向会越强。然而,实证研究的结果并未完全证实这一点。回归结果显示(模型4),父亲职业地位中等和上等的教师比父亲职业地位下等教师的流动意向更强,但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5.能力特征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个体的能力越高则其能获得的工作机会越多,工作机会的质量也会越高,从而,其所能获得的潜在回报也会越丰厚。因此,如果当前义务教育学校为教师提供的工作机会和环境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师预期,则教师继续留任在当前学校任教的机会成本会越高,并进而引发其更强的流动意向。[12]回归结果显示(模型4),在能力变量中,有更高的学历,以及获评骨干教师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有显著正影响。具体来讲,在其他因素既定的情况下,拥有本科学历的义务教育教师的流动意向显著高于没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前者是后者的1.205倍;另外,骨干教师的流动意向是普通教师的1.239倍。但职称和是否党员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

       6.劳动力市场特征和人口特征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

       虽然劳动力市场特征和人口特征变量也对义务教育教师的流动意向产生影响,但其不仅可能通过影响义务教育教师的机会成本进而影响其流动意向,也可能通过影响教师的流动成本而影响其流动意向。但这两类变量并非本文关注的焦点变量,因此只对其显著性进行必要说明。回归结果显示(模型1),劳动力市场特征和人口特征各变量对义务教育教师的流动意向均产生显著影响。具体来讲,中西部地区教师、农村学校教师、中学教师、男性教师的流动意向均显著高于其对照组;经济发展水平越好(省人均GDP越高)省份的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越强。另外,义务教育教师的年龄和婚姻状况对其流动意向有显著负影响,已婚教师的流动意向显著低于未婚教师,而随着教师年龄的增大其流动意向逐渐减弱,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入能力变量后,年龄变量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变得不再显著,可能是由于义务教育教师的职称存在年龄的累积效应所致。

       为了检验实证结果的稳健性,除表3呈现的回归结果外,笔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和置换变量法对实证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稳健性分析结果与本研究所呈现的结果没有本质性差异。

       四、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第一,在控制劳动力市场和人口特征的条件下,工资水平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有非常显著的负影响,工资水平越低的义务教育教师越容易流动。尽管近年来,义务教育教师的工资水平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基本持平的政策基本得以落实,并且针对偏远地区教师的生活补助政策也逐步开始实施,但平均来看,义务教育教师的工资水平与其机会成本相比依然偏低,不足以抵消掉教师的机会成本。

       第二,在义务教育学校条件无法满足教师期望的情况下,能力强的教师和年轻教师更容易流动。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骨干教师有更高的流动意向,这与国外相关研究的预期一致[9],说明能力较高的义务教育教师留任当前学校的机会成本更高。另外,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新鲜血液和未来发展中坚力量的年轻教师表现出更强的流动意向。综合来看,义务教育学校中当前的优质师资和未来的中坚力量均表现出更高的流动意向,是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

       第三,义务教育教师与当前学校的匹配质量越低越容易流动。与国外相关研究的结论不尽吻合,我国义务教育教师与特定学校的时间匹配并不能有效降低其流动意向。而义务教育学校通常作为具有强属地性的组织实体,教师与学校的家校匹配质量对其流动意向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讲,家庭所在地行政层级高于任教学校所在地层级的教师,以及家校距离越远的教师拥有更高的流动意向。因此,家校匹配质量可作为有效解决义务教育教师流动问题的着力点。

       第四,义务教育教师对当前工作的满意度越低越容易流动。与心理预期模型的结论一致,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对其流动意向产生显著影响。考虑到本文主要探讨机会成本与教师流动意向的问题,外加工作满意度涉及变量过多,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式将问卷中测量义务教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五类变量进行因子萃取引入模型。在后续的另一文章中,笔者将详细探讨义务教育教师工作各个方面的满意度对其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作用,但这并不构成对本文内容理解的困扰。

       第五,义务教育教师更倾向于从相对薄弱的地区和学校离开。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教师的流动意向更高;相对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教师更倾向于流动,义务教育教师的流动意向具有典型的向城性趋向,县城学校是县域内农村学校教师的最主要目标流动学校,省会城市学校是省域内城市学校(县城学校)教师的最主要目标流动学校。这反映出我国义务教育依然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区域、城乡人才配置不均衡的局面。

       (二)政策讨论

       基于以上分析和结论,可以发现,在我国义务教育教师流动从重点学校建设时期的政策引导性流动,到现阶段的自主趋利性流动,表现出优势学校和地区对弱势学校和地区教师资源(尤其是优质教师资源)的强吸附效应,而其根本原因则指向了我国区域和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但要弥合这一根本性的发展差距是一项长久工程。因此,当前可以做的是,如何在正视这一发展差距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政策调整,引导义务教育教师流动避免对薄弱地区和学校换血式的伤害。笔者建议:

       首先,要适度提高义务教育教师尤其是薄弱地区和学校教师的收入水平,并依据能力拉开教师收入差距。提高收入水平可以有效地将义务教育教师从为生计劳作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使其有更多的精力去专心教学工作,精进其教学能力。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依据能力拉开教师的收入差距,降低优质教师流动的机会成本。另外,可以借各地已陆续推行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契机,依据教师的能力水平而有差别地发放生活补助,实现能者多补,从而有效降低学校优质教师选择替代性学校的机会成本,进而降低其流动意向。

       其次,在义务教育教师总体收入水平提升的背景下,要建立更加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高收入并不一定产生教师队伍的高质量,通过严格的筛选制度设计,明确贯彻只有通过能力提升才能获得更高收入这一普世理念,逐步形成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的良性竞争和发展。另外,学校作为最终的人才使用方,应当提升基层学校在教师招聘中的权限,使学校与教师之间有相对充分的相互了解,这可以有效地避免长期困扰基层学校的“合适的进不来,进来的不合适”的师资补充困境,提升教师与学校的匹配质量。关于这一点,山东省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实施办法中规定教师的聘任“也可按学校组织招聘”[23],为基层学校实现教师的直接聘任提供了政策依据。

       再次,依然要持续地提升薄弱学校的硬件建设水平,并为这些学校普通教师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在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由数量普及到质量提升的转型阶段,以及教育经费投入相对充裕的背景下,对薄弱学校硬件环境建设的投入,以及为这些学校教师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被认为是边际收益最大的。[24]这些措施的实施可有效提升教师对学校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的满意度,进而降低薄弱学校教师潜在的流动意向的产生。

       最后,由于义务教育学校的强属地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在教师聘任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教师的家校匹配问题。适度的家校距离以及家校层级适当匹配可有效降低义务教育教师的流动意向,因此,教师的本地化聘任成为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

       当然,本文的研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其一,本研究所采用数据为通过问卷获得的面板数据而非追踪数据,但显然,教师流动意向的产生是一个历时性的过程,面板数据在解释此类问题时存在先天性的不足。其二,国外的相关研究指出,教师和学校的质量匹配对教师的流动意向有显著影响[16-25],但由于调查问卷中没有涉及学校质量的题项,造成这一关键变量的缺失,因而也无法验证相关结论在国内的适切性问题,是为遗憾。

       收稿日期:2015-11-03

标签:;  ;  ;  ;  ;  ;  

谁还想离开?_工作满意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