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论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农林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稳定队伍难、招生分配难、经费投入难是近年来困扰高等农林教育的三大难题。为走出困境,高等农林教育界做了不少努力和探索,从教学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一直到专业调整,都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而大量非农专业的设置又与其他院校形成竞争态势。高等农林教育应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无疑是目前迫切需要明确的问题。本文试从理论上对此作一些探析。
一、资源交换与农林院校办学困难
高等农林院校是教育机构,因而首先必须遵循教育的规律。它又是以农业技术的传播和创造为目的的,因而又受农业的特殊规律所制约。根据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作为一个社会系统,高等教育机构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交换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资源,从而保证系统得以运转。高校所需的资源主要有:人、财、物、空间、信息,而最基本的是对人、财、物的需要。人的资源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构成。教育者中以教学科研人员为中心;受教育者中以全日制大学生为主。物以商品价值的形式体现,在社会商品供给充裕的条件下,一般表现为对“财”的需要。财则主要表现为办学的经费,它包括国家拨款和学校自筹两个部分。所以就学校而言,办学困难就是获得优秀教师、吸引高质量生源、筹措足够办学经费的困难。我们可以通过资源持有者的需要以及高校所能满足这种需要的能力之分析,找出农林教育办学困难的症结所在,从中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1.教育者人才的价值取向与高等农林院校人才的获得
教师流向主要受以下因素制约:自我实现的条件;物质待遇;工作环境;社会地位等。在上述四个制约因素中,对农林院校特有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而言,个人专业上自我实现的最好单位是农林高校和科研单位。从物质待遇看,主要是行业部门差距大,但跨行业的流动受多种因素制约,与专业对口的其它单位相比,农林院校并不是很差的。而大学的工作环境又明显优于其它单位,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尚且还不算很低。所以这些人虽然也有不满,但一般还是比较稳定的,流动也主要在农林院校以及农林科研单位,流向其它行业部门的并不是很多。而对非农专业的教师而言,从学术环境看,由于农林院校这些专业或没有设置或者起步晚、水平低,难与其它院校相比,他们一般只能执教公共课、基础课,或一些新上专业的专业课,因而学术环境远不如在其他院校。这些专业多是热门专业,社会需求量大,在农林院校与在社会其它单位个人收入差距很大。农林院校又多在郊外或中小城市,工作环境也难以与可能流向的单位相比,农林院校在高校中的社会地位又较低,所以表现为这些教师流失严重。
2.学生对农林院校的选择
生源是目前高等农林院校的最大困难之所在,报考率低,录取分数更低,多是通过“拉郎配”才得以完成招生计划的。学生的选择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职业发展和教育回报率。职业发展是指接受教育以后个人在职业上可能取得的社会地位和影响,主要包括职业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工作环境、自我价值实现等。农林院校的毕业生以到县以下农村基层从事技术工作为主,其中动植物生产类及相关专业主要进入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其他一些专业可能进入县乡的行政、企业等部门。这些单位工作条件艰苦,经济收入、社会地位都比较低,文化环境差。据1994年国家统计局的调查,在全国职工的12个行业中,农业的收入最低,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70%①。他们晋升的主要渠道是专业技术职务,由于较少从事科研活动,晋升一般较慢。从总体看,农林院校毕业生在农村基层工作,个人的职业发展,在各类院校中几乎是最差的。
再看个人就学的回报。虽然农林院校没有实行缴费上学,但学生实际上负担的费用也不少,学校提供的专业奖学金数额有限,没有多少吸引力。从个人的投入看,就读农林院校略少于其他院校,但毕业后的收入差距很大,所以从经济的收益考虑,就读农林院校显然不合算。这形成了当前招生中,各高等农林院校在自己的层次中几乎都是录取分数最低的。第一志愿录取率极低,而录取后又会有许多人不报到、不入学。由于中国目前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高等教育机会之间的巨大差异,才使得高等农林院校勉强维持招生。但这种“拉郎配”形成的学生群体,很清楚自己以后的去向,又很不愿意接受这种安排,因而求学的积极性不高,专业思想不牢固。
3.农林院校的经费获得和办学困难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的教育投资和学校自筹。国拨经费部分农林院校与其他类别的院校差别不大,然而高等农林院校预算内的经费开支却较其他院校为高,主要在以下方面:
(1)农林是艰苦行业,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承受能力低,所以农林院校收费在各类院校中几乎是最低的。同时国家还规定农林院校全部实行专业奖学金,这是一笔比其他院校大得多的开支。这一增一减使事业费的开支增加不少,而拨款中又没有相应的体现。
(2)农林院校的办学消耗大、支出多。农科专业的教学实验学时多(一般一个学程700学时左右②),实验材料消耗多、价格高,特别是动物类的实验,实验动物贵得惊人。高等农林院校一般都远离中心城市,行政经费的开支要比在中心城市的院校增加许多。另外还要有教学实验场,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3)农林院校底子薄、基础差、经费需求大。仅从教学科研的设备看,1990年全国71所高等农林院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金额仅5.7亿元,只大体相当于一个清华大学③。教学设备陈旧、落后,常规仪器无法更新,一些学校数年教学仪器设备的预算都是零。河南农业大学植物学科是全国最早的硕士之一,但教学用的植物切片还是解放前的,无力更新。特别是近年随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农业教学科研手段已无法适应要求,面临装备水平全面更新提高的迫切需要,经费更显不足。
目前我国高教拨款远远不能满足办学的实际需要,自筹资金是办学的重要手段,一些理工院校自筹与国拨经费的比例达到了1:1。然而,高等农林院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自筹经费的困难。生物生长的周期长,农林科技成果的实验周期长且投入大,农林科技成果必须经过推广后才能鉴定,而一经推广又几乎不可能获得经济收入。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弱,许多成果无专利可言。再加上地理位置的偏僻等使得农林院校自筹资金极为困难。
可见,开支大、自筹经费困难,又没有国家的特别扶持是高等农林院校办学经费困难的主要原因。
二、对高等农林教育的需要和交换
高等农林教育面对的现实是:一方面农林专门人才匮乏,另一方面高等农林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困难,招生、办学困难,教学改革也无从下手。目前,全国平均每7000亩耕地、7000头牲畜、每160个乡镇企业才有一名大中专毕业的技术人员④,但毕业生的就业却十分困难。近几年农林院校的毕业生相当部分是靠“计划”分配下去的,即使如此,近年毕业生一次到岗率也只有52.06%,改行分配平均达10.4%,半年内尚未落实单位的4.6%⑤。尤其是关系到粮食生产的农学、植保、土化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更是困难,这一分配和需要的矛盾近年一直困扰着高等农林院校。
农林院校的另一困惑是自身的“重要而不被重视”。对农业和农业教育的认识近年有所提高,农业被当成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教育又是农业的基础。然而现实中,多停留在口号上,“重要”而不被“重视”,农业及农业教育得不到应有的资金扶持。
这些近年困扰着农林院校的矛盾根源究竟何在呢?为适应社会需要,农林院校几乎都争相开设社会热门的专业,尽量调整自己的结构,然而收效甚微。其实这些矛盾源于农林教育需求主体的分离,单靠高等农林院校自身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的。
作为一个高等教育机构,其需求主体不外乎国家、社会、个人,学校提供需求主体所需要的教育,需求主体给予资源的支持。对高等农林院校而言,需求主体首先是国家。因为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与发展中具有的特殊地位,所以国家一直强调农业的发展,为此也尽力扶持农林院校。然而,由于农业投资周期长、收效慢,成果不易显露,这些年往往停留在“口号农业”上,“农业说起来重要,一到资金、物资的盘子上就挤掉”。农业在实际经济建设中放到从属和不显眼的地位:1953-1980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在全国总投资中平均占10.6%,1981-1985年则下降到5.1%,其后比重总趋势不断下滑,据有关部委的调查,1994年6月底,全国计划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在建工程总规模为33763亿元,而其中的农业项目合计投资仅9.23亿元,占0.28%⑥。高等农业教育总是与农业的地位息息相关的,在现实的高等教育的投资中,农林院校同样被放到从属的地位。教育穷、农业穷,高等农业教育更是穷上加穷。国家对高等农林院校的需要和投资极为不平衡。
国家对高等农林教育的需要是整体的、战略性的,而高等农林院校提供的主要是人才,对人才的需求具体表现在农业技术部门。国家的代表是政府,政府并不接收高等农林院校的人才,毕业生的就业还要取决于农技部门。由于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农技部门的任务是“推广”农业技术,它是由政府支付工资的“事业单位”。在现行农技体制下,农技部门“自身难保”,运行极为困难,从工作看需要大量的人才,但有限的工资、福利迫使农技部门不敢要人,接收大学生不符合他们的自身利益。形成国家整体利益与农技部门实际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国家需要、农技部门不要,国家下达给高等农林院校招生,而毕业生又难以接收就不足为怪了。
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对人才培养、技术以及扩展知名度的需要。由于高等农林院校的专业结构是以农业为主的,而我国的农业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家庭经营,基本以人力和畜力为主要动力,相对现代化生产落后了几个世纪,因而劳动生产率低、收益也不高。这就使得投资较少流向农业部门,农业部门以劳动力的吐出为主,所以社会主体对高等农林院校的需求不如其他院校强烈,社会捐助也减少。社会主体的需求往往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创收”的情况,农林院校的创收困难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社会主体需求不够强烈。
个人对高等农林教育需求目前最根本的是“跳农门”的需要,即能有一个“工作”。由于农业技术不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所最为需要的,而高等农林院校的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又缺少吸引力,所以就业保障是高等农林院校的“生命线”。农村学生的家庭负担能力很低,支持目前的高等农林教育都比较困难,社会收入分配的实际以及高等农林院校学生的来源决定了学生对高等农林院校需要的被动性和投资的困难性。
三、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路
高等农林教育可谓我国高等教育的“幼稚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远未建立起来的转轨时期,必须有足够保护才能使其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农林院校自身也必须在当前改革和发展的形势下给自己以重新定位,寻找发展的立足点,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为任何的保护毕竟只能是暂时的和有限的,保护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得一个提高竞争力的“缓冲期”。
1.政策扶持,国家投资是根本
高等农林教育特别是动植物生产以及相关的老专业的需要主要是以国家为代表的一种全体公民的需要,需求主体是国家即政府,这与其他一些院校相区别。因此政府理所当然应承担起投资的责任,而且整个高等农林院校都应以国家投资为主。考虑到高等农林院校的历史和基础,国家应在投资上给予重点扶持,实行倾斜投资,为此,近期内应做到:
提高综合定额,增加专项拨款。针对目前实行的收费改革,对高等农林院校实行专项补贴,以弥补少收学费而减少的经费收入。
实行“计划招生、国家分配、免收学费”,这是目前高等农林教育的“生命线”,在建立新机制前,只有这样才可能保证基本的生源和正常的运转。
由于农林教育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支农资金中分割一部分用于高等农林院校。事实上国外的许多投资预算都是包括人员教育和培训费的,它是生产一个组成部分。
把“保”与“放”结合起来,由保高等农林院校转向特定专业的保护。实际上从国家主体的需求看,主要体现在部分专业上。随着高等农林院校非农专业的完善和发展以及竞争力的提高,实行“一校两制”:一是国家保护部分;一是面向人才市场与其他院校竞争的部分。
2.传统农林专业的出路在于农林技术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传统的农林专业以基层技术部门为其服务方向,因此它的发展决定于农技部门的状况。为此首先应健全现有农技推广体系,可以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从行政编制中独立出来,以纵向领导为主,横向领导为辅,经费单列,专款专用。组建农业技术承包集团公司,实行“公司+农户”的一条龙服务,集农资、农技、加工、销售于一体,国家全额负担农技人员的工资以及一定的农技推广业务费,农技推广机构一直延伸到农户,农技人员专职从事技术推广。收取象征意义上的技术承包费,公司的技术承包收入和经营的收入,可以用于改善人员的福利待遇和农技推广的技术装备水平,补充农技推广的业务费。基层农技人员实行定面积技术承包,个人收入与技术合同的执行情况挂钩,达到责、权、利的统一。
3.在教育思想上由农业转向农村,寻找高等农林院校新的立足点
我国现行的高等农林教育结构是在1952年院系调整的基础上形成的,当时的指导思想是要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形成高等教育与生产部门的对应,根据产业的分工和职业的状况确定高校的专业设置。由于农业在当时主要是由种植业和养殖业组成的第一产业,农林院校内部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核心构建的,专业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种、养业内部的技术分工。
然而,近年随着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农业的概念已有了很大的扩展,目前农村的工业产值已经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形成以种养业为基础,乡镇企业为主体,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高等农林教育结构赖以存在的基础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农业的现实困难更使传统的种养专业的教育跌入低谷。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为高等农林院校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指出了发展的方向。而这里却是其他院校服务的“盲区”和“死角”。高等农林院校应以现代农村为其专业布局的基础。农村人才需求多而广,在此基础上形成高等农林院校的多学科性和综合性,全国占领这片领地,将形成高等院校长期发展的持久基础。
4.改革招生,寻求新的生源渠道
目前高等农林院校是从普通高中招生,主要通过降低分数线来保证生源,选择高等农林院校的大多是不得已而为之,对农林并没有多少感情。在与考入其他院校的同学的比较中,总感觉自己“亏”了,长期有失落感,因而不安心学农林,专业思想不牢固,毕业后更是不甘心到乡镇基层中去。与此同时,目前农职教育已占到农村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一半,他们的毕业生少有升学的机会。在这巨大的群体中,有大量非常优秀的人才,从中选择优秀的毕业生录取到农林院校中的种养类传统专业,他们一般已具有了相当的专业知识,专业思想牢固,更容易适应基层农技工作的需要。这些年在一些省市的试点表明,这些学生除外语基础略差外,他们的综合素质远比降分录取的普通高中生好,许多学校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同一专业的两个班,从农职中招的班学习成绩明显优于从普通高中招的班,学生的能力也更强,高等农林院校应以此为传统专业的基本生源。除少数重点农业大学外,省属的农林院校的传统专业可以全部改从农职中招生。这不仅可获得充足、优秀的生源,而且刺激和带动农职中传统专业的稳定和发展。
5.调整结构、综合改革、提高效益
高教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学校中,调整结构是增强适应性的关键所在。为此农林教育应从总体上降低层次结构的重心,大力发展专科、稳定本科、提高研究生教育。在专业结构上适应农村产业的布局进行新的调整,部分布点过多的传统专业应适当集中,特别是分配困难的专业应控制招生、收缩布点、充实力量、提高水平。在学校层次结构上,坚决制止盲目升格,各校在现有的层次上努力办出特色。
在领导体制上实行以教育部门领导为主,教育、农林部门共同领导、共同投入、共同对高等农林教育进行宏观管理体制,加强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和共建。
在教学改革中,课程的设置应依据各自的服务方向各有区别。重点院校加强基础,一般院校强化应用。对教学和学校的管理进行全面的改革,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增强适应性。
高等农林院校的改革是件十分复杂和困难的工作,但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特别在体制转轨的今天,不适应新形势就难以生存,所以高等农林院校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的改革。
注释:
①《文摘报》1995.1.
②③⑤“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建议——高等农林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④《光明日报》1994.4.2.
⑥《人民日报》199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