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新华 李芳
(湖南省湘乡市尚如湖铁医院 湖南湘潭 411400)
【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法及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选用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8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当做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的诊治方法等进行总结,分析其临床诊治的体会。结果:本研究中共有63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5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12例。经询问和诊断得出,致病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度饮酒、工作压力大、精神受到一定刺激等。经我院的治疗,共有69例患者得到康复与治愈,有效率达到86.25%。结论:在诊治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过程中,应当把握好此病的临床特征,对致病原因进行分析。因此,只有采用相关的治疗措施,方可进一步提高治疗疗效。
【关键词】肝硬化;消化道;临床研究;体会
【中图分类号】R6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5-0137-02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1]。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2]。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3-4]。为了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具体方法,本研究选用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8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当做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的诊治方法等进行总结,分析其临床诊治的体会,现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用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8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当做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的诊治方法等进行总结,分析其临床诊治的体会。其中包括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24~73岁,患者的并发症包括黑便、呕血等。
1.2 出血的原因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5]。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常见的急症,病死率高达8%~13.7%。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很多,常见者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本研究中,过度饮酒患者23例,占总人数的28.75%,19例患者是因药物所致,26例患者因精神受到刺激所致,12例患者病因不明。
1.3 治疗方法
首先对患者进行血容量的补充、止血、对症治疗、预防肝昏迷以及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给予患者善宁(0.1mg),进行静脉推注,随后按照50ug/h的量进行泵入,24小时后量减少到25ug/h,并持续输入48~72小时。选用血凝酶2U进行静脉滴注,直至活动性出血现象停止。若患者出现严重出血时,则选用氨甲环酸进行静滴,3g/次,1次/d。在治疗过程如果发现有患者失血过多而导致休克时,应当及时对患者进行止血并输血处理,同时进行补液治疗。
2.结果
本研究中共有63例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5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12例。经询问和诊断得出,致病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度饮酒、工作压力大、精神受到一定刺激等。经我院的治疗,共有69例患者得到康复或治愈,有效率达到86.25%,如表1。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可能是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慢性胃炎及应激性病变等[6]。可能出现的病症现象包括:呕血和(或)黑便,出血不同程度时可出现相应的表现,轻者可无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出血性休克,发热,氮质血症,急诊内镜可发现出血源。肝硬化属于现代临床医学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并且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7]。其中并发症中上消化道出血是最常见。在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应当降低患者的门脉压力,尽可能让食管的黏膜能够保持完整,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患者食管胃底静脉的曲张,减少出现破裂和出血的可能[8]。不同原因所导致的出血现象,应当要区分进行治疗,在诊断时,可以先进行胃镜的检查,对病因进行详细的研究,进而根据准确的病因进行合理的治疗,最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小斐,何满红,胡银清等.急救护理程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3):257-259.
[2]李小鹏,余珊珊,李路等.肝硬化患者左心功能变化与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的相关性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4):557-561.
[3]施海燕,许敏,邓浩辉等.脾脏硬度与接受抗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15,(7):1057-1060.
[4]石玲燕,张培趁,林春景等.血浆脑钠肽水平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12):1091-1094.
[5]刘晓彦,马丽娜,雒夏等.肝硬度联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诊断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中的价值[J].中华肿瘤杂志,2015,(2):119-122.
[6]郑丰平,黎嘉妍,郭云蔚等.丙泊酚联合芬太尼作为肝硬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镇静剂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2,29(6):311-315.
[7]汪惠鹏,韩秀梅,王学梅等.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肝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测值范围比较[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5,(6):512-514.
[8]陈妤,田虹,黄晓丽等.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4,35(2):278-283.
论文作者:傅新华,李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4
标签:肝硬化论文; 患者论文; 消化道论文; 食管论文; 病因论文; 方法论文; 我院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