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妇幼保健院 152000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我收治的50例产后出血产妇的相关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出血原因,总结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所有产妇在精心护理下,未出现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有效治愈率为100%。结论:早期予以恰当治疗产后出血,辅助以科学高效的护理,有助于降低产后出血的死亡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临床疗效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auses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Methods:50 ca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April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cause of bleeding was analyzed statistically,and the prevention and nursing measures were summarized.Results:all the pregnant women did not suffer death or serious complications after careful nursing.The effective cure rate was 100%.Conclusion:early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nursing can reduce the mortality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Key words] postpartum hemorrhage;nursing;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产后出血是分娩过程中的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若处置不当,极容易造成产妇的死亡或严重并发症[1]。本研究分析探讨了50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患者为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并发产后出血的产妇。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妇产科学》第七版中相关标准制定:即产后出血是指在胎儿娩出母体后2小时内阴道失血量≥400ml以上或者24小时内阴道失血量≥500ml以上者。本组患者共50例,年龄24~36岁,平均(27.2±3.3)岁;初产妇40例,经产妇10例;孕周33~42周,平均(38.4±1.8)周;分娩方式均为经阴道分娩;产后2h内出血者39例,产后2h后出血者11例;出血量400~1000ml者,共12例,出血量1000~1500ml者,共27例,1500ml以上者,共11例;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者37例,胎盘因素5例,软产道损伤7例,凝血障碍1例。
1.2 出血量评估方法
分娩过程中,胎头娩出后,于产妇臀部下方放置消毒弯盘,并将带有刻度的接血器放置于产妇臀下,收集产道出血量并计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产妇分娩完成后,采用称重法计算失血量,即失血量(ml)=[胎儿娩出后接血敷料湿重(g)-接血前敷料干重(g)]/1.05(血液比重g/ml)[2]。
1.3 结果
本组50例患者经过积极抢救,精心护理,无并发症、后遗症及死亡病例,有效治愈率为100%。
2 护理
2.1 产前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产后出血的护理工作应当在高危产妇来源后即开始,所有入院待产的产妇均需详细评估其产检资料,有效筛选出存在出血高风险的孕产妇,如妊娠期高血压、双胎及多胎妊娠、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合并肝脏疾病、贫血等,均应纳入专门管理,及时复查评估出凝血功能。临产后需要做好备血、输液、抢救用药等准备。同时,针对存在心理负担的产妇,需要进行专项心理疏导,缓解压力,以便在临产后有效配合医生,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发病率。
2.2 产程监护及护理
第一产程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胎心、宫缩、先露下降程度,明确产程进度。若存在延迟、滞产等情况,需及时报医生进行处理。第二产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点,助产士待宫口开全后方可进行助产,且过程需要动作轻柔,必要时候行会阴侧切术,防止软产道损伤。第三产程需要准确识别胎盘剥离的征象,尽可能避免由于粗暴揉压子宫或者牵拉脐带造成胎盘植入或剥离不全,造成产后出血;若胎儿娩出半小时后仍无胎盘娩出,需要及时行人工胎盘剥离术,必要时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行徒手胎盘取出术及清宫术。
2.3 产后出血的抢救和护理
产后出血多具有出血量大,速度快的特点,若不及时抢救,极容易造成产妇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2.3.1 有效识别出血征象,迅速查明出血原因,及时完成止血 一旦产妇产后出血呼吸急促、脉搏细速、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眩晕等症状时,且存在大量出血的情况时,需立即考虑产后出血,并立即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查看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若出血时胎儿已娩出儿胎盘尚在宫内时,需要考虑是否为胎盘部分剥离或者软产道损伤,需要及时检查软产道并行修补,若无产道损伤,且子宫收缩良好时,需迅速行人工胎盘剥离术。
2.3.2 采取全面高效的抢救措施 抢救开始后给予产妇平卧位或者头低足高位,并迅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若有困难,可行静脉切开术,并根据出血量及全身情况制定补血、补液方案,及时有效纠正血容量不足,降低休克的发病率;在补液同时,需给予及时、有效的吸氧,以双鼻导管,4~6L/min较为合适,吸氧同时需要观察末梢循环[3],判断吸氧效果。
3 小结
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即使未能造成产妇死亡,产妇亦容易因大量失血而导致贫血、感染、营养不良、乳汁分泌障碍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着产妇的恢复和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我科针对产后出血的护理经验是,及时、迅速、果断予以有效的止血措施,维护心肺功能,积极做好家属心理护理,本研究中1例子患者出现并发症、后遗症及死亡。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产后出血的护理工作应重视产前预防、详细监测三个产程,加强产后护理,以求得最大程度降低产后出血发病率,提升产科质量。
参考文献:
[1]胡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7(6):33-35.
[2]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208.
[3]郭晓霞.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70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2,48(28):33.
[4]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4-227.
[5]吴丽,李琦琳.浅谈产后出血护理.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9):1215.
[6]张红.产后失血性休克的预见性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4,10(9):712.
[7]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4-135.
论文作者:毕晓慧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产后论文; 产妇论文; 胎盘论文; 产道论文; 并发症论文; 胎儿论文; 阴道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