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交通专业“知行合一”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姚梦佳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浙江·嘉兴 314050)
摘 要 高等教育正为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目标输送人才,实践教学改革成为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交通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特色不足,形式内容单一,与社会需求脱轨等问题,构建了应用型本科交通专业“知行合一”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新增自主型实践环节,搭建实践管理平台,挖掘校企合作资源,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等措施,探究应用型本科交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关键词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
1 改革背景
(1)建设交通强国的人才需求。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蓬勃发展,站在了交通大国的历史起点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大型桥梁和隧道、城市轨道交通等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吹响了交通强国建设的号角。而高等教育正是为国家建设输送各类人才的重要渠道。
(2)应用型人才培养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高等教育界逐渐形成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潮流。2014年3月中国教育部改革方向明确全国6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强调知识与能力的并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实践环节的强化是当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
研究区土壤类型以棕色针叶林土为主,土体内含有石砾多,质地较轻,土层浅薄,一般在30~40 cm,表土疏松,腐殖质含量高。由于土壤滞水性强,土壤呈现高度湿润状态。该区土壤冻结期较长,冻层深度达3 m,并有岛状永冻层存在,土壤呈酸性。
2 应用型本科交通专业人才培养应解决的问题
(1)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作用不明显,实践教学体系特色缺失。基于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紧抓“应用型”的目标导向,不断探索交通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设计多种类型的实践教学环节,分年度、分层次推进专业实践教学,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培养模式。
(2)实践内容与形式单一,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交通行业贴近民生,社会交通现象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案例。实践内容与形式应满足不同学生依托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交通问题本质的兴趣需求,进而激发学生专业学习与发展的积极性,在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中需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使其在校期间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提升自己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行合一”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在实践教学改革中,坚持工程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并重,通过“产、学、研”结合,建立起“知行合一”的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
强夯法的核心就是利用重锤的重力自落效应产生的冲击力夯实地基结构。强夯法与其它软土地基处理工艺相同,要明确适用环境和标准规范。结合国内外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发展概况可知,强夯法的关键在于土体颗粒的直径、土层特性及含水量标准。通常,强夯法不适用于淤泥质较厚的地基结构。从土体结构性质分析,地基土的含水量、颗粒直径级配标准和空隙率决定了软土层的强夯效果。不仅如此,软土层的土质也不容忽视。
3 应用型本科交通专业“知行合一”实践教学体系
(3)校企合作资源不足,难以实现实践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接轨。应一方面厚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针对现代交通运输发展和技术进步,结合社会对交通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充分发挥校企合作资源的作用,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将学生的教学实践与地方交通需求和组织管理改善项目相结合,培养符合社会人才需求的交通专业人才。
3.1 实践体系组成
在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实践环节分为集中型和自主型两类:
(1)集中型实践环节指实践内容相对固定、统一,实践地点集中安排的实践类课程,如课程设计、实验、实习。
(2)自主型实践环节指实践内容相对灵活、多样,实践地点分散,学生具有一定自主选择权的实践类课程,如课外研学、交通社会实践。
(3)评标不公正、不科学;询标不公正,对关系户只提优点,不提缺点,对其他竞争对手只提缺点,突出关系户各方面都优于其他竞争对手;评标过程不公开;定标前谈判压价和违规分包,定标后在签合同时还要过分压价;
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指引下,为满足实践体系教学需求(如图3),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搭建校内、校外实践平台。校内实践平台依托学校教学资源,建成交通仿真实验室、沥青实验室、轨道交通陈列室等,用于实践与理论教学。校外实践平台依托校企合作资源,与专业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将实践内容充分与社会需求接轨。
3.2 交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创者卢卡奇,从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中受到启发,受韦伯合理化思想的影响,结合泰勒制的技术意义,阐述了劳动过程中的物化,即理性的物化。在卢卡奇看来,现代社会把科学技术纳入社会有机结构之中,使社会统治以公理的先验性、自足性表现出来。以计算为模型的启蒙,把人的理性变成利益和权力的手段。卢卡奇指出:计算原则从生产领域进入社会生活领域的各个环节,“甚至他的心理特征也同他的整个人格相分离,同这种人格相对立地被客体化,以便能够被结合到合理的专门系统里去,并在这里归入计算的概念。”卢卡奇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延伸到文化意识形态之批判。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已经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变。虽然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很大程度上依然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地面气象观测通过送机有效的气象信息可以较为准确的对气象条件进行预测,一方面实现防灾减灾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指导农业生产。因此对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图1 交通工程专业实践体系
图2 交通运输专业实践体系
3.3 实践平台搭建
通过集中型实践培养学生必备的专业实操技能,而自主型实践则给予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根据自身发展需求、专业兴趣、个人能力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实践内容。
图3 校内外实践平台对应实践环节
4 主要改革举措
4.1 融入“知行合一”的理念,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1)课外研学。课外研学共2学分,实践内容形式不限,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形式:专业讲座、自主实验、发表专业论文、自主创业、专业证书认证、学科竞赛、专业兴趣小组活动、专业小课题研究等。在校四年期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与爱好,自主选择实践时间和实践方式,在完成约定的实践内容并通过规定的考核后,取得相应的学分。
改变过去以集中型、指定型实践课程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新增两项自主型实践环节,主要包括课外研学、交通社会实践。
所构建的应用型本科交通专业“知行合一”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如图1和图2所示。
(2)交通社会实践。交通社会实践共3学分,是在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经专业教师的指导,由学生自选择调研主题的实践教学环节。调研的内容可包括:铁路客运站(枢纽)、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枢纽)、城市公共交通(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城市静态(停车)交通、城市慢行(非机动车)交通、地方交通规划与实践等。学生可通过个人或组队的形式参与调研、分析数据、完成报告,最终通过成绩评定获得该项实践学分。
通过设置课外研学这一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参与课外实践的积极性,将专业实践能力、思辨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延伸至课堂之外,形成多方位的实践培养体系。
4.2 配套自主型实践环节,搭建开放型实践教学管理平台
实施过程中发现,在原实践培养体系中新增自主型实践环节后,出现了分散化管理混乱、信息发布滞后、教师辅导难以落实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研究并搭建了开放型实践教学网络管理平台,将课外研学、交通社会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等自主型实践类课程依托平台进行管理,实现课题发布、资料共享、线上答疑、成果上传、成绩评定、档案储存等多项功能,形成动态管理、过程考核、综合评价为一体的实践课程管理模式。
4.3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面向社会需求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校企合作平台拥有丰富的实践能力锻炼资源,与学生未来就业息息相关。当前的实践教学体系中,校外实践包括“实习基地实习”和“自主实习”两类。集中型实践中的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等可借助于校外实习基地,而自主型实践则结合专业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内容和实习地点,通过校企合作资源,进行与行业相关的调查研究或实习锻炼。
本次改革探究中,在过去校企合作模式基础上,大力挖掘合作空间,创建形式内容更为丰富的合作平台。比如,系层面与当地物流企业合作成立工作室,搭建了一个创新创业平台,通过工作室的运作,组建师生工作团队,辅助、优化企业日常生产、组织管理、拓展宣传等工作,一方面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锻炼场所,另一方面为“双师型”青年教师的培育提供摇篮。
4.4 适应社会人才需求,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交通专业是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应用型交通专业毕业生未来就业以设计、施工和管理单位为主,是交通行业的一线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因此在本科教学中,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应适应社会人才的需求。
本次改革中,改变传统的交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仿照项目一体化的方式,将该专业的课程设计,以同一项目为背景,按照实际工程设计流程,完成道路勘测与几何设计、路基路面设计、桥梁设计和交通设计这四项设计内容。通过项目一体化的方式,让学生对工程项目的实际操作有了更为具体的认识,使其将来就能业更快地适应实际工作。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顺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大潮,本文以“知行合一”为理念,构建了新的应用型本科交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新增自主型实践环节,搭建实践管理平台,挖掘校企合作资源,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等措施,应对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各项问题,通过改革提高实践教学实效,探索培养应用型交通人才的新途径。
天津大学和道达公司联合开发的新型一体化海上风电测风塔也利用吸力式基础进行辅助下沉和调平施工,如图5所示。测风塔架-浮体结构-吸力式裙板基础结构为一体的海上测风塔组合结构体系已应用于江苏和海南等8个海上风电场的测风工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最远拖航距离为350 n mile(启东—连云港)。
参考文献
[1] 邵明虎.交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0):121-122.
[2] 孙湘海.交通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和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16):235-236.
[3] 唐志华,凤鹏飞.关于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8(02):133-134.
[4] 黄明芳,郑建湖.闽台合作下交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44):58-59.
[5] 陈略.交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才智,2017(15):96.
Exploration on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of"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for Applied Undergraduate Transportation Major
YAO Mengjia
(Tongji Zhejiang College,Jiaxing,Zhejiang 314050)
Abstract Higher education is transferring talents for the goal of building a"strong transportation country"in China.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ining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traffic professionals,such as lack of characteristics,single form and content,and derailment from social needs,this paper constructs a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for applied undergraduate traffic specialty,and explores its application by adding independent practical links,building a practical management platform,tapp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resources,and reforming practicalteaching mode,and find a new way of training undergraduate transportation talents.
Keywords practice teaching;teaching reform;applied talents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6400/j.cnki.kjdkx.2019.04.047
项目来源: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名称:应用型本科交通专业“知行合一”实践教学改革,编号:0518006
标签:实践教学论文; 教学改革论文; 应用型人才论文;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