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工人应该是电视剧的主角_电视剧论文

普通工人应该是电视剧的主角_电视剧论文

普通劳动者理应成为电视剧的主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角论文,电视剧论文,普通劳动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0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697(2004)02-0069-03

一、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普通劳动者正在淡出电视剧

时下的电视剧节目不能说不丰富。只要打开电视机,都市剧、历史剧、言情剧、武侠 剧、侦破剧,还有什么青春偶像剧,可谓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放眼看去,只见款爷 富婆、帝王将相、痴男怨女、英雄侠士、警察匪徒、帅歌靓妹充斥着荧屏。但观众们在 反感了款爷富婆豪华的做派,厌倦了帝王将相血腥的争斗,麻木于痴男怨女缠绵的情感 ,见惯了英雄侠士神奇的武功,掌握了警匪较量不变的套路,熟悉了帅哥靓妹迷人的脸 蛋后,却禁不住要问:为什么摇控器按过来按过去,怎么就看不到身边的人和事呢?电 视上演的戏怎么就和咱老百姓的生活离得这么远呢?

的确,在看似丰富的电视节目中,还真难找得出多少以反映百姓现实生活、塑造当代 普通劳动者形象的电视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普通劳动者正在遭受着电视剧的冷遇。 不光是中央电视台的一套节目这几年在每晚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很少有以普通劳动者 为主角的,象北京、上海、广东、湖南、四川、山东、浙江等在全国较有影响的卫星电 视频道,也很少播放过以普通劳动者为主角的电视剧。至于其它电视频道和地、市级电 视台的电视剧播出情况,自然也轮不到让老百姓唱主角。

尽管由于资料收集的困难,我们暂时无法在这里准确地计算出近几年国产电视剧中以 普通劳动者为主角的电视剧在电视剧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但我们仍不难通过对电视台 所播出的电视剧的情况分析,推测出国产电视剧中以普通劳动者为主角的电视剧所占的 可怜份额。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普通劳动者正在淡出电视剧已是不容争辩的事 实。而随着电视机的越来越普及,对手头尚不是很宽裕的广大普通百姓而言,看电视仍 然是他们最重要的精神生活和最主要的休闲方式。欣赏电视剧则无疑是他们最主要的艺 术享受。但以普通百姓为主要接受对象的电视剧却偏偏忘记了他们的存在,远离了他们 的生活,忽视了他们的情感,这实在让人感到颇为无奈与尴尬。

二、普通劳动者淡出电视剧的原因

普通劳动者之所以遭到了电视剧的冷遇,失去了他们在电视剧中应有的地位,最直接 的原因似乎就在于电视剧制作的市场化体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剧的生产和播出都引进了市场机制,追求赢利和利润的最大 化便成了电视剧的生产者和播出者的共同理想。在这种急功近利风气的熏陶下,本具有 精神属性特别是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电视剧却渐渐演变成了单纯的商品。于是,艺术的 高尚使命消失在“合俗”、“媚俗”的商业炒作里,艺术的社会作用溶解于“金钱至上 ”的市场活动中,电视剧成了投资的对象和赚钱的工具,只要有资本,刚洗脚上田的包 工头也可以过把电视剧投资商、制片人的瘾。电视剧注重的不再是对美的创造和心灵的 陶冶,而是所谓的观赏性和收视率。为了增强观赏性,提高收视率,不少电视剧的生产 者便把目光瞄准了“新、奇、俗、怪、异、险”,在他们看来,“管它庸俗不庸俗,只 有赚钱才算数,随它健康不健康,唯有金钱最稳当”。只要能吊起观众的胃口,只要能 迎合观众的口味,哪怕格调低下,内容陈旧,思想消极,主题雷同,情节重复,题材一 拍再拍,演员一用再用,都毫不在乎。像一个清朝,便不知忙活了多少编剧和导演,一 个康熙,又不知累坏了几多的演员。以婚外情为题材的《这里没有冬季》一在荧屏亮相 ,立马就有《情感阴谋》、《超越情感》、《堆积情感》、《温柔陷阱》等与之争锋。 这种盲目跟风的作法,就连中央电视台也未能免俗。面对由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武侠剧 的热播,央视也忍不住眼热,终于不甘寂寞,硬是投巨资再来了个央视版的《笑傲江湖 》。尽管铺天盖地的广告一度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但央视版除了让观众欣赏到许多精致 而美丽的画面,震惊于不少凶残而血腥的暴力外,并无多少强于港台版的长处。可就在 大众对央视版《笑傲江湖》的一片非议之声言犹在耳之时,央视又几乎是启用该剧的原 班人马,对金庸先生的另一部力作《射雕英雄传》痛下杀手了。也许在有关人士看来, 只要观众存在比较心理,新版的《射雕英雄传》不管水平如何、质量高低,收视率总是 会有的。好在金庸先生特别大度,1元钱便将自己全部武侠作品的影视版权让给了央视 ,央视还可无后顾之忧地继续折腾金庸先生的其它作品。但央视尚且如此钟情于武侠剧 ,热衷于炒现饭,其他的电视剧生产制作商又能有多少人能眼睛不紧紧盯着收视率?又 有多少人能有兴趣来关注现实生活、关注当代的普通劳动者呢?

然而,电视剧的市场化生产机制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电视剧的远离现实、远 离普通劳动者。但这绝不是导致普通劳动者淡出电视剧的根本原因。因为即使是单纯从 赢利的角度看,即便是反映现实生活、塑造普通劳动者形象的电视剧,只要真实地描绘 了老百姓的喜怒哀乐,真正传达了老百姓的心声,抒发了老百姓的情感,表现了老百姓 的理想、愿望,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同样能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和欢迎,同 样能有较高甚至是很高的观赏性和收视率,也同样能让电视剧的生产者和播出者得到丰 厚的回报。像早些年的《渴望》、近些年的《儿女情长》、《大雪无痕》、《贫嘴张大 民的幸福生活》等等,就都是很好的例子。可惜的是,这类既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强烈 艺术感染力、又具有较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电视剧实在是太少了。

既然反映当代现实生活、塑造普通劳动者形象的电视剧能够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 获得双丰收,它就理应成为电视剧创作的主流。但为什么情况却恰恰相反呢?这就不能 不让我们把疑惑的目光投向我们的艺术家了。客观地说,生产、制作电视剧的编、导、 演等工作人员的生活和情感与普通百姓相比,确实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要让他们去创作 现实生活题材特别是描写普通劳动者生活题材的作品,的确是件既要去体验生活,又要 费心费力的苦差使。据说《儿女情长》的导演石晓华在拍摄前曾连续几个月和创作者深 入到上海石库门最普通的百姓中间,与他们生活在一起,从中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体 会他们的酸甜苦辣。剧中的每一个细节,几乎都来自于对百姓生活的捕捉与提炼,因此 才洋溢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感人的艺术魅力。演职人员的这份辛苦,显然是轻轻松松地 在餐桌上觥筹交错,潇潇洒洒地在别墅里演绎“婚外情”,装模作样地在摄影棚中打打 杀杀、随心所欲地在宾馆里“戏说”历史的编、导、演们所难以想象的。远离现实生活 ,习惯于闭门造车、胡编乱造的编剧是写不出深受百姓欢迎的剧本的,住惯了洋房、坐 惯了名车的导演们恐怕也难以体会到百姓的情感与需要,而喝惯了洋酒、说惯了洋腔、 习惯了人们的追捧的演员们自然也把握不准普通百姓的酸甜苦辣、喜怨哀乐。令人担忧 的是,物质生活上的差别本已使我们的艺术家拉开了与普通百姓的距离,而目前在文艺 界仍颇有市场的诸如“淡化政治”、“远离时代”、“告别崇高”等错误观念更从思想 、感情、立场、观点上拉开了艺术家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这样一来,还有多少艺术家眼 中能看到群众、心中会想着百姓?又有多少人愿意去描绘现实生活、展示时代风云、塑 造普通劳动者的形象呢?显然,如果我们的电视剧演职人员心里不想着人民,胸中不装 着百姓,不从根本上改变立场,更新思想,转变情感,又怎么会在电视剧中给普通劳动 者以应有的位置呢?由此看来,普通劳动者淡出电视剧的最根本原因,恰恰就在于我们 电视艺术工作者群众观念的薄弱、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和历史使命感的淡化。

三、普通劳动者理应成为电视剧的主角

普通劳动者正在淡出电视剧的现实,已引起了广大电视观众的不满和质疑。越来越多 的观众对时下荧屏刮起的历史题材失真的“戏说风”、爱情题材脱轨的“滥情风”和现 实题材变调的“豪华风”产生了反感和厌恶。这种远离现实、脱离群众、不问政治的不 良风气,不但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有悖于艺术应有的社会作用,偏离了“为人 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违先进文化 的前进方向,而且也有害于电视剧自身的健康发展和繁荣昌盛。因此,我们不得不大声 疾呼:当代普通劳动者理应成为电视剧的主角。

首先,让当代普通劳动者成为电视剧的主角,是由以普通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在文艺 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的。

众所周知,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主人。人民不但创造了推动历史发展的物质财富,而 且也创造了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财富。人民作为创造历史的主体,理应成为文艺作品中 的主角。如果说这一点在过去旧的社会制度下,由于历史的原因而不可能做到的话,那 么,在我们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在人民已经真正当家作主的今天,则是应该做到也是完 全能够做到的。因此,让构成人民的主体——普通劳动者成为电视剧这种艺术门类的主 角,就是理所当然的了。邓小平同志对此有一个精辟的论断:“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 亲。”他还进一步提出:“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 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 需要人民。”[1]p183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群众(当然包括普通劳动者)特别是他们 中间的先进人物,理应是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创作和表现的主要对象。

就作为一种见诸于大众传媒且早已成为人民群众主要艺术欣赏对象的电视剧来说,对 它的欣赏已成了老百姓业余生活的重要内容。没有它,人民群众当然是无法忍受的。但 我们更要看到,脱离了人民群众的电视剧,也会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样,很快就会 丧失其生机和活力。那些不问政治、脱离生活、远离现实、胡编乱造、矫揉造作、闭门 造车的电视剧,有的尽管也曾能轰动一时,但时过境迁,便如过眼烟云,又有几部能在 观众心中留下长久而深刻的印象呢?时下人们对荧屏“滥情风”、“戏说风”、“豪华 风”的诟病,也正说明了这一点。而只有关注现实、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才能从中吸 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营养,才能从这些“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人民 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的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中,创造出“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 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2]P863的电视剧作品。也 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同志才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 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1]P183- 184显然,如果普通劳动者不能成为电视剧的真正主角,是不可能真正做到这一点的, 也不可能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文艺创作的主体。这两年中央电视台播出过的农村题材电 视剧《党员二愣妈》和《党员金柱有点忙》就因其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色而 深受广大观众的青爱。

其次,让普通劳动者成为电视剧的主角是坚持“二为”方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的需要。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方向,也是“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在文艺领域的必然要求。坚持“二为”方向,实践“三个代表”,就是要求我们 的文艺工作者投身时代洪流,关注现实生活,关心人民群众;就是要使我们的文艺作品 为人民而创作,为人民所喜欢,为人民所欣赏。具体到今天,就是要像邓小平同志所提 倡的,“文艺创作必须充分表现我们人民的优秀品质,赞美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在同 各种敌人和困难的斗争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1]P181要“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 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 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1]P182邓小 平同志还特别指出:“我们的文艺,应当在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付出更大的努 力,取得更丰硕的成果。要塑造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创业者,表现他们那种有革命理想和 科学态度、有高尚情操和创造能力,有宽阔眼界和求实精神的崭新面貌。要通过这些新 人的形象,来激发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推动他们从事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 创造活动。”[6]P181-182

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告诉我们,要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实践“三个代表”的 重要思想,充分发挥文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 气、倡导科学精神,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的品质,激励人们积极向 上,追求真善美”[3],就应该把目光投向火热的现实生活,投向千千万万为四个现代 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普通劳动者,从他们身上寻找 创作的素材,提炼精彩的情节,挖掘深刻的主题,表现他们平凡的生活,抒发他们质朴 的情感,讴歌他们优秀的品质,赞美他们崇高的精神。对电视剧来说,这当然需要让普 通劳动者成为其主人公。

事实证明,只要广大的电视剧制作人员真正深入了生活,真正与老百姓打成了一片, 就能从中发现艺术创作宝藏,并创作出优秀的电视剧作品。像这几年央视播出过的农村 题材的电视剧《党员二愣妈》、《党员金柱有点忙》和《村长刘志根》等优秀电视剧, 就以其浓郁的泥土气息,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朴实无华的表演风格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特 别是农村观众的喜爱和赞誉。

再次,从电视剧自身的发展看,也需要让普通劳动者成为电视剧的主角。

电视剧虽是精神产品,但在现在的市场机制下,毕竟又具有一定的商品属性。而商品 质量的好坏、价值的高低、受欢迎的程度等,最终是要由消费者来说话的。同样,一部 电视剧的好坏,评价权和选择权也掌握在广大观众的手里。媒体的大肆炒作,评论家的 热情吹捧,到头来终究还是敌不过观众的眼睛。播出前曾一直打着《渴望》姊妹片的旗 号放肆宣传的电视连续剧《欲望》,播出没多久便遭到观众的冷遇和质问,而被《欲望 》用做招牌的《渴望》虽不说百看不厌,但看过两遍三遍的观众却是大有人在。邓小平 同志说:“作品的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应当由人民来评定。”[8]P181因此,“人民 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和“人民答应不答应”同样 是衡量一部电视剧好坏的根本尺度,也是电视剧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那些无法赢得观众 的电视剧,当然不可能让电视剧的生产者和播出者赢得满意的收视率并得到满意的商业 利润。倘若所有的电视剧对其生产者来说都是一种赔本买卖,那么,电视剧非但谈不上 发展,恐怕连生存都是个大问题。而电视剧要想赢得人民的拥护,获得人民的赞成,使 人民高兴,让人民答应,就必须来自人民,表现人民,服务人民。只有这样,电视剧才 能在发挥其精神产品作用的同时,实现其商品的价值,并使电视剧的创作和生产走上良 性循环的健康发展之路。

而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欣赏的最高境界是共鸣。要产生共鸣这种艺术欣赏的最佳 效果,必须是欣赏者的情感与艺术作品的情感达到了相通或类似,舍此别无他途。而一 般的艺术欣赏实践也表明,越是能引起欣赏者共鸣的艺术作品,越是能够得到欣赏者的 喜爱。黑格尔曾经指出:“供观照欣赏的艺术作品,也就是为群众的艺术作品。群众有 权要求按照自己的信仰、情感和思想在艺术作品里重新发现它自己,而且能和表现的对 象一起共鸣。”[4]P314电视剧何尝不是如此呢?电视剧的观众主要是老百姓,因此,只 有那些贴近生活,反映现实,描绘和刻画劳动者形象、抒发和表达人民群众情感、愿望 的电视剧,才能引起广大群众的共鸣,并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喜爱。象前面提到的《 渴望》、《儿女情长》、《党员二愣妈》、《村长刘老根》等电视剧就是明显的例证。 这样的电视剧当然也能创下较高的收视率,为它的生产者和播出者带来可观的商业回报 ,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又为新的电视剧的生产与播 出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从电视剧自身的发展与繁荣来看,它也同样需要普通劳动者 成为电视剧的主角。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我们期待着普通劳动者成为电视剧主角的那一 天早日到来!

标签:;  ;  ;  

普通工人应该是电视剧的主角_电视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