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杜拉即位后的约以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系论文,阿布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去年2月, 在中东舞台上纵横捭阖数十年的约旦国王侯赛因逝世。新国王阿布杜拉在世人充满怀疑的目光注视下即位。在奉行先王国内外政策的过程中,阿布杜拉正谨慎地表现出自己的特色。约以关系的冷淡,体现了阿布杜拉国王不同于先王的外交取向。
一、日益冷淡的约以关系
虽然阿布杜拉刚被提名为王储时,就向外界保证在各方面继续奉行侯赛因国王的政策,包括约旦与“我们的朋友以色列人”的融洽关系。(注:新华社联合国1999年2月6日英文电。)即位后,阿布杜拉国王仍表示遵循侯赛因国王的内外政策,继续执行与以色列达成的和约并推动双边关系发展。但一年来的行动表明,阿布杜拉国王的外交政策有这样一个明显的倾向:为致力于解决国内的经济问题,约旦进一步修复和海湾国家的关系,发展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关系,稳步改善和叙利亚、伊拉克的关系,相对冷却和以色列的关系。
去年3月,阿布杜拉国王任命的内阁成员中, 有两位部长曾积极发动并参与约旦13个行业工会要求与以色列断绝关系的活动。对国王的外交政策有巨大影响力的首席顾问阿卜杜拉·卡里姆·卡巴里提和首相阿卜杜勒·拉乌夫·拉瓦比德对以色列当时在任的总理内塔尼亚胡也很冷淡。1999年8月31日,约旦政府采取断然措施对哈马斯进行了镇压, 事先并没有与以色列协商、通报。同年8 月在约以边界的谢赫侯赛因桥开通之际,约旦敦促巴拉克政府拆除过境贸易的障碍,认为这是以色列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表现。驻安曼的以色列外交官承认,自侯赛因国王去世后,两国的关系进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慢。而约旦官员也承认,约旦在处理地区关系问题上,不再像侯赛因国王时代那样对以色列特别宽容。对约以关系,阿布杜拉国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约旦与以色列的关系“绝不会以牺牲约旦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为代价”(注:美联社约旦安曼1999年4月26日英文电。)。国王对一位以色列记者说, 改善关系的“球现在在你们这一边”。表明了阿布杜拉国王对与以色列发展双边关系持消极、观望的态度。
对此,政治学家拉德旺·阿卜杜拉评论说:“阿布杜拉国王在确保事情沿正常轨道发展方面表现得很出色……。他曾面临着要他证明其阿拉伯特性的压力。现在有必要告诉以色列人,我们不会继续将精力花在改善一种不起作用的关系上。”(注:新华社联合国1999年5月12 日英文电。)这番评论道出了约以关系日益冷淡的原因。
二、约以关系冷淡的原因
目前的约以关系发展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约旦国内的经济问题。
阿布杜拉国王是在地区局势相对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即位的,暂时还没有出现大的威胁约旦国家安全的外部敌对行为。但在约旦国内,政府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约旦是个弱小国家,资源匮乏,工农业基础薄弱,国民经济增长乏力。 特别是近年来, 经济形势一直低迷。1999年外债累积达70亿美元,到期的外债本息高达8.12亿美元,几乎占约旦政府年财政收入的40%。约旦的经济支柱是劳务输出和外援,由于受海湾战争时约旦亲伊拉克立场的影响,约旦在科威特的30万劳工绝大部分被赶回,使约旦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尽管约旦与科威特、沙特等海湾国家的关系得到全面修复,但目前这些国家尚未向约旦劳工敞开大门。
约旦经济严重依赖外援。侯赛因国王逝世前后,不少西方国家和阿拉伯国家为了表示对阿布杜拉的支持曾许诺向约旦提供大笔经济和财政援助,但这些许诺大多是口惠而实不至。除美国和阿联酋外,外援迟迟没有到位。
由于对伊拉克实行制裁,约旦失去了东边一个重要的市场。而西边的以色列又采取贸易保护的措施,使约旦的国外市场大受限制。在此情势下,约旦大批工人失业。政府统计为15%,而专家估计则在30%左右。全国1/4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首都安曼甚至也时常停水、断电。前几年,由于面包涨价,在安曼和其他城市曾发生过骚乱。经济危机严重威胁着约旦的国内稳定,经济问题成为阿布杜拉即位后面临的头等大事。
阿布杜拉国王秉承了侯赛因国王务实的外交精神。他即位后外交活动的核心是经济外交,即力图争取更多的外援,吸收外国投资,打开国外市场,争取早日实现劳务输出。为此,40天的丧期未满,阿布杜拉国王就开始了其阿拉伯国家之行。先后出访了叙利亚、利比亚、科威特等国,与埃及签定了一项电力协议,与科威特全面修复了海湾战争后的冷淡关系。约旦还与伊拉克签署了协议,两国关系稳步发展。阿布杜拉国王还出访欧美诸国,游说它们向约旦投资。在诸多的国内国际问题面前,阿布杜拉国王更愿意把精力花在经济方面。他在谈到自己的父亲时说:“陛下经常采取一些大胆的行动。我们也想继续这样做。但是,眼下我们的内部局势和经济还面临一些极为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一方面”。(注:新华社联合国1999年5月12日英文电。 )阿布杜拉国王在访问法国时对记者说:“经济问题是事关我国前途的一个关键问题。于是我对法国及其他国家说:“我们需要你们的帮助以重振我国的经济。如果我们的经济基础薄弱,我们就无法在中东承担起我们的政治责任。向约旦投资,就是向中东地区的和平及稳定投资。”(注:新华社巴黎1999年11月15日法文电。)
然而,以色列对于约旦的经济危机问题,既无足够的热情,又缺乏必要的行动。以色列的行为让约旦失望至极:其一,侯赛因国王逝世时,克林顿总统曾亲自要求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约旦河西岸地区开放约旦货物的进口。以色列每年的外贸额约为500亿美元, 而与约旦的贸易额只有500万美元。美国认为,以色列只要略施小惠, 约旦就受益甚大。但内塔尼亚胡未做任何反应。其二,约旦坚持认为,以色列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由于以色列设置的边境检查耽搁时间太长,约旦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其对外贸易往来只有预期的1.5亿美元的1/5 。其三,一些重大项目被搁置。以色列曾计划与约旦联合在红海之滨建造一个机场,还准备开发利用约旦河流域……。这些项目目前都被搁置,既没有对约旦提供投资,也没有给众多的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其四,水资源分配的纠纷。约旦严重缺水,一半的饮用水和工农业用水依靠以色列供应。但以色列在此问题上反复无常。1999年5月, 以色列通告约旦,由于严重的干旱,向约旦的供水要消减60%。这在约旦引起一片哗然,指责以色列违反了和平协议,事先也未同约旦协商。尽管后来这一问题暂时得到解决,但水资源分配的矛盾一直存在。
约旦人抱怨以色列所关心的只是执行1994年和平协议中有关安全的条款,而自己并没有得到附带的经济利益,特别是以色列未履行在水资源问题上的承诺。总之,以色列无助于约旦经济形势的缓解,阿布杜拉国王也不指望从对以关系中得到巨大的经济好处,对以色列日渐冷淡也在情理之中。
2.国内外的反以压力。
约旦国内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反对与以色列发展和平关系。在约旦,60%的人是巴勒斯坦人,他们与以占领区有着种种联系和深厚感情,坚持认为以色列是他们西岸领土的占领者。许多人认为1994年的和平协议使他们有朝一日返回家园的希望彻底破灭了。势力见长的原教旨主义激进分子更是拒绝同以色列实现任何形式的和平,指责侯赛因国王1994年的与以和约是砍下了巴勒斯坦人的头拱手送给了犹太人。(注:新华社开罗1999年2月13日电。)1996年9月“隧道事件”发生后,约旦10个反对党呼吁政府“中断和平协议”,并发表公报要求政府结束同犹太复国主义敌人的一切形式的关系正常化。(注:孙正达等:《以色列国》,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版,第81页。)特别是约旦和以色列实现和平后会得到“和平红利”的许诺没有实现,更激起了约旦人民的不满。新即位的阿布杜拉国王不可能冒着这种风险发展不能解燃眉之急的约以关系。
侯赛因国王对以色列的和平政策引起了阿拉伯强硬国家的激烈反对,特别是涉及切身利益的叙利亚。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一方面利用侯赛因国王的逝世之机修复一直紧张的叙约关系。另一方面向阿布杜拉国王施加影响,促使其外交政策远离以色列。叙利亚政府控制的《十月日报》发表文章说:“以色列一再企图混水摸鱼,破坏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以便各个击破……除了以色列及其贪婪的扩张主义之外,没有任何东西会威胁约旦。”(注:新华社联合国1999年2月10日英文电。 )阿萨德的儿子巴沙尔也曾含蓄地批评了约旦的和平政策:“少数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签署的‘单独协议’,把阿拉伯国家的谈判地位削弱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低水平。”(注:新华社联合国1999年2月10日英文电。 )由此看来,阿布杜拉国王要同以色列发展关系,不能不顾忌其他国家尤其是叙利亚的态度。
三、影响约以关系的因素
由于约旦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中东和平进程中起着特殊的调解人和推动者的作用,加上其特殊的国情和国民构成,决定了约以关系受以下诸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约以之间的共同战略利益。
首先,在数十年的争斗中,约以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约旦视以色列为危及国家安全的最大敌人,另一方面,以色列的存在客观上也有助于约旦自身的生存和安全,因为约旦的存在和稳定对以色列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从70年代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被逐出约旦始,约以之间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主要诱因消失了。而且,在两国和平协议签定后,以色列致力于加强约旦军事力量和自卫能力,帮助约旦对付威胁约旦王国的外部敌人,间接地保护自己。约旦也意识到加强与以色列的军事合作有利于加强自身在本地区的地位。约旦是以色列与伊拉克及海湾诸国的缓冲地带。纳比勒·谢里夫说:“请设想一下,如果约旦河不是约旦的边界,而是伊拉克的边界,那么这对于该地区的和平来说会意味着什么?”(注:新华社波恩1999年2月6日德文电。)这种互相依存关系是弱小的约旦和四面受敌的以色列之间关系的重要基础。其次,约旦、以色列在对待巴勒斯坦问题上都有切身利益。独立巴勒斯坦国的建立、巴勒斯坦难民的安置、水资源的利用和分配等重大问题无不与约旦息息相关。所以,约旦密切注视巴以谈判的进展,并担心自己的利益是否受到损害。再次,约旦在利用与以色列和平关系方面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经济增长和水供应。以色列的经济优势使它能够在约旦的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投资、合作兴建工程,开放市场等。但是,和平协议签署后,以色列并没有履行它的协议和承诺,也没有给约旦经济的发展带来明显的好处,这使约旦大为失望。最后,约旦希望在以色列的帮助下获得更多的援助。约旦传统上是个亲美国家。但是,约旦清楚,美国对约旦的援助有限,这缘于美国对以色列的安全考虑。约旦希望,美以特殊关系使它能得到更可观的经济、安全援助,以加强它在本地区地位。
2.反以势力和亲以势力。
如上所述,约旦国内的原教旨主义激进分子,部分巴勒斯坦人等势力坚决反对同以色列发展和平关系。这使约以关系的发展面临巨大的国内压力。这种压力在经济困难、外来干预等条件下还有可能增强。阿拉伯国家的强硬派,特别是叙利亚、伊拉克等国都能够对约旦施加有效的压力,迫使其冷却与以色列的关系。
另一方面,约旦的和平政策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阿拉伯温和派的支持。特别是美国,过去几年来,为鼓励约旦与以色列缔结和平协议,已花费了20多亿美元。在今后三年,美国宣布对约旦的援助将超过5.2亿美元。不仅如此,美国从1994年后减免约旦债务已超过7亿美元。因此,美国一直是约旦的主要外援,以此换取约旦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全力支持,并使其保持亲美路线。所以,约旦不会在约、以关系上有多大的倒退,从而得罪美国。
3.不可忽视的个人作用。
在中东变幻莫测的外交活动中,个人因素往往起着关键性作用。可以说,没有侯赛因国王,就不会有约以和平关系的实现。侯赛因国王的卓越领导才能、热情、独特的办事风格、资深资历及丰富的经验使他深受约旦人民的爱戴,并拥有约旦最高决策者勿庸置疑的地位。侯赛因国王具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巨大的声望,在阿拉伯世界表现出独一无二的作用,受到广泛的尊敬。有人认为,拉宾总理1994年之所以与约旦签订和约,主要就是由于侯赛因国王个人的魅力、忍耐力和他对和平作出的承诺。特拉维夫大学约旦问题专家阿舍·舒塞尔说:“不能忽视个人因素,是拉宾和侯赛因建立了这种关系,而这种关系成了和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注:路透社耶路撒冷1999年2月9日英文电。)阿布杜拉国王目前尚不具备侯赛因国王那样的崇高威望。尽管他以前与以色列有过接触,但作用与其父不可同日而语。在目前,阿布杜拉国王尚需听取那些有经验的顾问们的意见,从而制订出新的对以政策。
四、约以关系的发展走向
由于上述诸因素的影响,目前情况下,约以关系的发展走向主要受以下几个变量的影响:首先,在与以色列的和平关系中,以色列给约旦经济带来的好处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约旦方面的需要;其次,约旦政府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承受来自国内外的要求与以色列冷却关系的压力;再次,在以巴、以叙和平谈判进程中,特别是在未来与巴方就最终地位的政治谈判中,以色列能否能在水资源、难民安置等方面有效维护约旦的利益;最后,阿布杜拉国王和以色列领导人之间是否能建立起牢固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
应该说,以色列在约以关系中占据着主动地位。约以关系冷淡的局面是否能够打破并稳步发展,取决于以色列能否以积极的态度,采取有效的步骤,满足约旦方面的急需,从而推动两国关系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