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人力资源有“绝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绝活论文,人力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众多成功的欧洲公司中,西门子公司是十分引人注目的。总结其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长期以来,西门子制定和形成了一系列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方面的科学制度和行为准则,这些制度和准则的严格执行,为“百年老店”永葆青春提供了人才和智力保证。
极具权威的人事管理制度
在西门子公司,各层的人事主管都是该层领导班子的成员,人事总裁马力先生就是西门子公司董事会的董事。这样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纳入企业经营总战略和总决策之中是非常有利的。通常,企业的人事部门往往作为企业内部的行政管理部门,独立工作,与企业内的业务、产品等似乎没有直接关系。而在西门子公司人事部门则是业务部门的伙伴。人事经理必须明确公司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公司产品的性能如何,公司将要开发什么新产品,需要招聘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是说,人事部门在业务部门的运作中全面卷入,而并非听从业务部门的调遣。
拾阶而上的内部晋升制度
西门子公司招的人要求能力高于所聘岗位一级甚至两级,而不仅仅限于所聘岗位的要求。乍一听有些大才小用,实际上却是为员工下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可谓用心良苦。西门子公司对于工作勤奋,不断进取的员工提供晋升机会,员工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如表现出色都会被提升,即使本部门没有职位可供提升,也会安排到别的部门。优秀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设定发展轨迹,一级一级地向前发展。
西门子公司十分重视内部人力资源的开发。公司每遇有空缺职位时,总是先在企业内部张贴广告,充分挖掘内部人才潜力,只有当企业在内部招聘不到合适人选时,才向外界招聘。
让毕业生与公司共成长的“圈”才制度
为了网罗优秀人才,早在1995年,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就成立了高校联络办公室,推出“西门子国际学生圈”活动。迄今为止,已有310名学生参与了国际学生圈的活动。进入“国际学生圈”的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成为西门子的一员。西门子公司招聘人员要进行多元化的面试。据了解,西门子公司并没有设置笔试环节。面试和对成绩、经历的了解是西门子考察应届毕业生的主要方式。一位候选人在应聘过程中要经过数轮面试,由不同的面试考官考察候选人不同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针对一些重要的软性指标如团队合作精神、创造力、学习能力等,西门子也会根据不同的岗位需要来分别加以考察。
“CPD(Comprehensive Personnel Development)圆桌会议”制度
CPD圆桌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参加人员是公司管理人员:中高级经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顾问。圆桌会议上,参与者对公司团队和重点员工的潜能进行预测,回顾过去一年的业绩,提出改进后的与业绩挂钩的薪酬体系,制定具体的管理本地化和全球化的有效融合的措施等。西门子公司结合圆桌会议为员工提供发展渠道:充分预测潜能的培育计划。计划包含青年管理项目、技术培训、管理培训以及与之相协调的工作轮调、项目任命、薪酬调整等。CPD圆桌会议的一整套方案对公司外派人员和本地员工应用统一系统;系统覆盖所有级别的员工;在CPD圆桌会议上对有关员工发展的所有方面(潜能、薪酬、管理学习培训等等)作出明确决定——所有的决定和计划保持一致性,即不分国界、级别、部门地沟通。
增进理解沟通的“EFA谈话”制度
“爱法谈话”是西门子公司实行的又一项重要人事制度,主题是“发展、促进、赞许”,德文缩写是EFA。“爱法谈话”由职员、上司、主持人三方参加,以谈心方式进行,上司是主角,在谈话中处于主动地位,以教练角色出现,从心理上与职员构成伙伴关系,设身处地帮助职员分析优势劣势,帮助职员更好地实现个人的设想。职员在谈话中的任务是:客观分析自己的现状,找出自己的强项与弱项,提出培训进修的意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潜力以及目前所处的位置设计调整生涯规划,达到关心自我、拓展职能、确立目标之目的。为了保证谈话效果,在谈话前三方都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其中包括:了解谈话对象当年完成任务情况、能力状况、有何要求等,这些情况可以事先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包括:企业能为职员发展提供什么样的可能性;对职员的能力、优劣势、目前状况、所在位置的评价意见等。
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开发制度
西门子公司的业务几乎覆盖了整个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营国际化程度之高都是其他企业不可及的。西门子公司的战略是:把西门子公司的发展融入所在国的经济发展之中。为此,公司作出规定,选拔领导干部必须具有1-3年的国外工作经验,而且把外语以及对所在国家文化状况的了解作为重要条件。
为适应公司发展重心向亚洲的转移,西门子公司最近启动一项计划,为来自亚洲各国的优秀初级工程师提供继续深造的资助。这项名为“西门子—DAAD亚洲二十一世纪奖学金”的计划是与德国学术交流服务中心合作进行的。目前已获得约400万德国马克的捐助,其中西门子公司斥资270多万马克。今后5年内,来自亚洲的中国、印度尼西亚、印度、韩国、泰国、越南等国家的80多名学生,将藉此在德国修完两年的课程。
提升素质的教育和培训制度
西门子公司一贯奉行“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和不断的培训而提高的”。因而它坚持由公司自己来培养和造就人才。目前,整个公司在国内外拥有600多个培训中心,700多名专业教师和近3000名兼职教师,开设了50余种专业。在公司的全部员工中,每年参加各种定期和不定期培训学习的多达15万人。为此,公司每年投资6-7亿马克用于培训及购置最先进的培训实验设备。
西门子公司还特设一个干部培训中心,和13个基层管理培训中心。每年有数百名公司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在培养管理人才方面公司针对三种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激发和调动个人及团结力量的人事能力、将内部和外部利益协调统一为企业整体利益的能力)进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