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一风同-试比较实践存在论美学与生态美学论文

道一风同-试比较实践存在论美学与生态美学论文

·本土化与中国学术转型·

道一风同
——试比较实践存在论美学与生态美学

张 弓

(华东政法大学 传播学院,上海 200042)

[摘 要] 实践存在论美学和生态美学都是近年来美学界为深化美学研究所作的可贵尝试,可从三个方面阐释两者之间密切的关系:首先在哲学基础上,都吸收了存在论的合理思想,突破了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其次在人对现实的三个维度(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他人,人与自我)来看,生态美学为实践存在论美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维度,研究人对自然所构成的生存环境的审美关系;最后,生态环境是实践的外部前提和自然基础,实践存在论美学所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和谐的生态文明下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

[关键词] 存在论;实践存在论美学;生态美学;自由

一、相通的存在论思想

经过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实践美学确立了在当代中国美学界的主流地位。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实践美学的权威性受到质疑,中国美学发展处于一个百家争鸣的时期,一种新的希望突破实践美学影响的努力在酝酿之中。不少当时还很年轻的学者从各自的理论角度向实践美学发起挑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必须改变或者超越现有的美学研究模式,才有可能使中国的美学发展获得一个大的突破,并且他们也为此开始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工作。比如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刘晓波就从感性-个体反对理性-集体的角度展开对以李泽厚先生为主要代表的实践美学主流派进行批评;在90年代初陈炎先生又开始诘问李泽厚的“积淀说”;接着,杨春时先生也提出超越实践美学,吹响了走向“后实践美学”号角;潘知常教授、张弘教授等人则提出了“生命美学”、“生存论美学”等来反对实践美学,也加入到“后实践美学”的行列。与此同时,也有一批学者在承认实践美学主流派的观点存在局限,需要改进和发展的同时,仍然坚持实践美学的观点,对处于变化之中的实践美学作了更加具体的分析,从各个方面为实践美学中的合理因素辩护。张玉能先生认为,必须阐发实践活动本身的特性,只有阐释实践本身的非物质性才可以解决实践美学把美理性化物质化现实化的弊病,进而重建实践美学话语威信。朱立元先生认为,实践美学仍有改革、更新的可能。总体看来,实践美学虽有不足,但它并没有完全过时,特别是非主流派的蒋孔阳先生以实践论为基础、以创造论为核心的审美关系说,实际上已经开始寻找存在论的根基,尝试超越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为我们树立了创造性地发展和建设实践美学的范例。如果我们能沿着这一思路前进,树立起“美”是当下生成的“人生在世”的一种状态、而不是现成的认识对象的观念,从而不把美作为一个在人以外早已存在的客体去认识,而是将实践论与存在论结合起来作为哲学基础,以此走向实践存在论的生成性美学,或许能作为当今美学突破的一条尝试之途(1) 朱立元:《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7期。 。据此实践存在论美学这个提法也就得到朱立元先生的认可,而提了出来。

朱立元所提倡的实践存在论的生成性美学的思想来源,并不是李泽厚前期的实践美学,而是蒋孔阳先生所创立的非主流派的实践美学,也有研究者把他的美学思想称作“创造美学”(2) 张玉能:《创造美学的建构和发展》,朱立元主编:《当代中国美学新学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页。 或者“人生论美学”(3) 参见郑元者:《美的探寻与人生觉醒——蒋孔阳人生论美学思想述评》,《文学评论》,1999年第1期。 。关于这一点,朱立元自己在论文中也专门指出过:“人们常常把蒋孔阳、李泽厚的美学思想一道纳入‘实践美学’的大范围之中,我自己在很长时间内也是如此,其结果是,人们对李泽厚先生为代表的实践美学无论是批评还是辩护,也都常常连带到蒋先生。其实,两位先生的美学思想还是有着重大区别的,尤其在哲学根基上,我认为,李先生的实践论尚未跳出认识论的框架,而蒋先生的实践论则已开始超越认识论而向存在论深入,即走向实践论与存在论的结合”(4) 朱立元:《寻找存在论的根基?——蒋孔阳美学思想新论探之二》,《学术月刊》,2003年第12期。 。

砌筑筒身前,应检查基础轴线尺寸,并通过有关部门的验收确认。同时对基础部分上表面的平整度进行检查,在烟囱基础顶轴线上立好4根皮数杆,根据皮数杆最下面第1皮砖的标高检测水平度偏差。若水平度偏差>20 mm,采用1∶2水泥砂浆找平。找平层厚度>30 mm时,必须用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比砖强度等级高1级)找平。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朱立元就已经看到,蒋先生的实践美学思想不同于其他实践美学的地方。他把蒋先生的实践美学理论概括为:“以实践论为基础、以创造论为核心的审美关系说。总的说来,蒋先生的美学思想是以马克思的实践论为基础的,但并不像实践派那样,直接从实践概念来界定美,而是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自然的人化’的思想为立论的主要依据,从人与现实(自然)的审美关系的历史形成入手来揭示美和美感的诞生和本质的。”(5) 朱立元:《当代中国美学“第五派”——试论蒋孔阳教授的美学思想》,《当代中国美学新学派——蒋孔阳美学思想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朱立元对于蒋先生的美学思想有了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他认为,“蒋先生思想中实际上包含着一些极富现代性的思想,在为美学寻找存在论的哲学根基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从而为我国美学理论在新世纪的创新和突破之途指出了方向。”(6) 朱立元:《寻找存在论的根基?——蒋孔阳美学思想新论探之二》,《学术月刊》,2003年第12期。 具体来说,就是“蒋先生的实践论则已开始超越认识论而向存在论深入,即走向实践论与存在论的结合。”最近十多年里朱立元不断对蒋先生的美学思想进行现代的解读,把实践论与存在论结合起来,为实践美学确立更为稳固的基础。

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思想中已经包含存在论的合理思想,突破了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朱立元指出,“没有一个客观固定的美先在地存在于世界某个地方。美是在人的审美活动中现时、当下生成的。美只存在于正在进行的审美活动之中,只有形成了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美才存在。”(7) 朱立元:《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7期。 而且“审美客体”“审美主体”也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从无到有、在人类生产生活的长期实践中一步一步、历史地形成的。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存在状态也不是独立于世界、自然之外的存在,而是一种“在世界之中存在” (In-der-Welt-sein)。

从生态美学的维度进行研究面对的首要的问题,就是人对(作为人的生存环境的)自然的审美关系。而这其中涉及到“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人的自然化”本来是人类实践的双向对象化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但是以前实践美学注意了“自然的人化”而忽视了“人的自然化”。所谓“自然的人化”就是指,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在的自然”逐步变成了与人关系密切的、能够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为人的自然”,这个过程就是自然的人化,这个过程的结果就是“人化的自然”。这是就自然界而言的,如果就人而言,这个过程就是“人的自然化”,其结果就是“自然化的人”。所谓“人的自然化”就是指,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天人相分的人”逐步变成了与自然关系密切的、能够与自然相协调统一的“天人合一的人”,这个过程就是“人的自然化”,这个过程的结果就是“自然化的人”。这个过程原本是同一个过程,不过,我们从自然和人的不同角度来揭示这个过程就有了“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两个不同的维度与内涵。然而,如果从人的这一个维度来看,社会实践的双向对象化也可以说是“自然的人化”与“人的人化”,也就是,一方面,自然具有了属人的性质,与人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成为了“为人的自然”。另一方面,人也具有了属人的性质,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成为了“天人合一的人”,或者说是真正的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即在大自然之中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人(12) 关于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的论述参阅了张玉能先生的文章《论人的自然化与审美》(《福建论坛》2005年第8期),基本上采用了他的观点。 。

二、生态美学为实践存在论美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维度

生态环境是实践的外部前提和自然基础。人的实践活动的展开和实现,发生对象化,“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的双向实现,不仅需要行为的主体有实践的意识、手段、目的、对象等要素一起构成内部的条件,还无法离开他所依存的外部生态环境作为外在的自然基础。马克思就指出,人永远不可能脱离自然界,“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类生活从肉体方面说来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说来,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13)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5页。 马克思这里所说的“人的自然化”——人是自然的一个部分。动物当然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但是动物是自然的一个极其有限的、无意识的、不自由的部分,而人由于社会实践而成为了具有“普遍性”的、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部分,所以,人就可以把自然界作为科学、艺术的对象,在自己的意识之中来把握的从而成为“人的精神的无机界”,也就是“人的自然化”,这时人就成为了不同于动物的自然存在物,这就是“人的人化”。而正是在社会实践中“事先进行加工”的自然界对于已经“人化”或“人的自然化”的人就成为了科学和艺术的对象,即可以“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人对现实的认知关系和审美关系的对象。所以,只有人真正地“自然化”成为了真正的人,自然界成为了属人的“人化的自然”,这才有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也才有了美和美感以及艺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生态环境的影响,贯穿在人的实践活动和审美活动全部过程中,一直是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这种影响作用又不是静止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在不同的时代有各自独特的历史特征。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实践活动的必要前提,而且还是可持续发展的不能忽视的目标。

过去美学界一直存在对于自然美和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的研究不够重视的现象,诸如生态美学等一些美学分支学科就被遮蔽和忽视了。现在,随着全球化和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不断深入,生态环境等问题日益凸现出来,成为直接影响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对自然生态问题的研究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哲学理论工作者视野,成为他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正是在这种全球大的背景下,美学界和美学家们呼吁建构一门生态美学或者说从生态的角度来研究美学问题,无疑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对实践美学(包括实践存在论美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研究维度的彰显。

例3中的“highly likely”不仅表达极大的可能性,还透露出一种积极的主观上的高度期待,而例4中的“likely”却表达一种负面的推测,暗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种消极的可能性。这种差异也表现在“基于证据或表象的假定”(evidence/appearance-based postulation)的使用上,例如:

实践存在论美学思想同样是非人类中心的,与“深生态学”的方法有不谋而合之处。朱立元敏锐地指出,蒋孔阳的“人是世界的美”的观点所包含的正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强调人是美的中心,并非鼓吹‘人类中心主义’。所谓‘人类中心主义’,我认为主要是指在对待、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时,把自然界纯然当作手段、工具、无休止征服和剥夺的对象而仅服务于人的眼前短暂的利益的那种粗暴倾向。而‘人是美的中心’与之完全不同,它丝毫不贬低自然,而是在存在论基础上力主超越人与世界(含自然)、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达成两者的和谐共处”(11) 朱立元:《寻找存在论的根基——蒋孔阳美学思想新论探之二》,《学术月刊》,2003年12期。 。

现在我们从生态美学的维度进行研究的时候,不能满足于浅生态学的方式,而应该采取深生态学的方法。“深生态学”这一术语主要指由奈斯、比尔·德维及乔治·塞申斯的作品中提出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阿恩·奈斯于1973年首先介绍了“深”“浅”环境观点的区别。他将浅生态运动总结为旨在“反对污染和资源消耗”,其中心主题在于保护“发达国家人民的健康和财富”。相比而言,深生态学则采取“理性的、全景”的观点,它抛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人处于环境的中心的形象”,而采用更整体的和非人类中心的方法。浅理论主要考虑如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它只注重环境危机的短期效应,而不去考察其社会和人文因素也是错误的(10) 戴斯·贾丁奇:《环境伦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0页。 。而“深生态学”则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失。

而这一存在论的思想在生态美学中同样是存在的。曾繁仁先生认为“对于生态美学的界定应该提到存在观的高度。生态美学实际上是一种在新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有关人类的崭新的存在观,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是一种新时代的理想的审美的人生,一种‘绿色的人生’。”(8) 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 作为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的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存在观,是突破了笛卡儿绝对主客二分的存在观。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该只是单纯的认识被认识的关系,而是以自然为中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共在”的复合型关系。在这样一种复合型的生态关系中,不再强调人的绝对主体地位,而是突出一个活的、有生命的整体世界,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他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整体。在这样一个生态系统中,人不再是唯一的主体,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都可以成为生态主体。客体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关系之中动态生成的。自然界和其他生命体也可以成为主体,这个时候人相对于它们而言也可以变成客体。就算是相对于人而言成为客体,它们也可以有自己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

三、实践存在论美学追求的是天人和谐的生态文明下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实践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的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指出,美学应该以审美关系作为出发点来进行美学学科的建构,把美学的研究范围主要规定为三大方面:审美主体研究,审美客体研究,审美创造研究,因而美学就相应由美感论、美论、艺术论、审美教育论等分支学科建构。朱立元在此基础上作了一些改进。在他主编的《美学》教材中把美学分为:审美活动论、审美形态论、审美经验论、艺术审美论、审美教育论。朱立元把蒋先生的思想概括为:“蒋先生的全部美学思想就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历史地、全面地展开。他的美论是对审美关系中客体方面的探讨,他的美感论则是对审美关系中主体方面的研究,而无论哪一方面,他都是在主客体的对象化关系中加以研讨的。我以为这种思考、研究问题的方式是符合辩证法的。”(9) 朱立元主编:《当代中国美学新学派——蒋孔阳美学思想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而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现实”构成的维度来看,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现实”主要包括三个维度: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人对他人(社会)的审美关系,人对自身的审美关系。这样一来,美学学科的建构就可以派生出一些新的美学分支学科:人体美学、服饰美学等,研究人对自身的审美关系;交际美学、伦理美学等,研究人对社会(他人)的审美关系;生态美学,则主要研究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指人真正成为了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个对立的或外在的部分,这是一种自然与人的理想境界,也是一个不断地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当人过分地“征服”自然界的时候,由于忽视了自然界的规律(尺度)的内化,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自外于自然界或与大自然处于对立的地位,就必然地要遭到自然界的报复。诚如恩格斯所说:“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自然辩证法·自然界与社会·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14)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82-384页。

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该规划明确了长三角地区的战略定位,即全球先进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绍兴市作为实施长江三角洲开发的一个战略主体,国务院在该规划中明确部署,绍兴要充分发挥其传统文化和产业化优势,努力建设成为新型纺织、生物医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际文化旅游城市〔1〕。该规划明确了绍兴今后的发展方向,随着国际交流不断增强,绍兴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竞争,坚定不移地深化外向型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关键依靠人才,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外语人才。

实践存在论美学尝试把境界论运用到美学上,提出广义的美是一种人生境界。人是一种境界性的生存,人的生存也只有人的生存才讲境界。而人生境界是有层次的,审美活动极大扩展了人的生存世界,提升了人生境界。在这样的人生境界中,我们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这种天人合一不同于远古蒙昧时期的天人合一,而是经过了原始社会混沌难分的天人合一,近代社会天人对立、人本天末之后,在现代高科技和新型文明的基础之上,天人和谐的合一,这是一种更高层面上的天人合一。这时,人才真正成为了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真正的人——天人合一的人。当然要创造这样的天人合一的和谐的新型文明,是一个极为复杂、极为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高瞻远瞩的长期规划,还需要锲而不舍的努力。但是,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一个明确的目标,也只有有了这个目标我们的实践也才能更加坚实地进行下去。而实践存在论美学和生态美学,正是为我们构建这种天人和谐的新型文明提供理论上的支持,而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地发展。

行政人员与人民群众问责认识不足是影响行政问责制深入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一方面,行政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对人民负责,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杜绝以权谋私、玩忽职守的行为。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应该摒弃传统的“官本位”思想,认识到政府是人民服务的,积极参与到监督政府行政人员的行为中,积极营造推动行政问责制发展的氛围。

[中图分类号] B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842(2019)06-0013-05

[作者简介] 张弓,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安 华 jidaanhua@ 163.com]

标签:;  ;  ;  ;  ;  

道一风同-试比较实践存在论美学与生态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