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坪山供电局 广东深圳 518118)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力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自改革开放后,国内的市场经济实现了迅猛的发展,社会各界对电能的需求量也随之日益增加,与此同时,电力监管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困难。而通过强化管理与建设电力企业的低压终端运维体系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提升低压终端的采集率和覆盖率。因此,对电力企业低压终端运维体系的管理与建设进行探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企业;低压终端;运维体系;管理与建设
引言
运维服务交付给内外部客户的是无形的服务。以优质客户服务为核心,在公司统筹与协调下,完善信息化运维服务保障体系,才能实现服务一站式,平台一体化,管理流程化,作业标准化,队伍专业化;从而构建“大运维、大服务”体系,提升企业协同运维、主动运维、自动化运维能力。
1低压终端运维体系建设的定义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低压用户侧的现场监测终端、发电关口、配变台区、电力企业的主站平台与前置通信服务器、高压用户、地方热电联产电厂热负荷采集终端及供配电关口等,其通信模式主要为230000kHz无线专网、专用光纤网络及GPRS/CD-MA等,其可以做到实时在线采集、监测售电、供电及购电侧现场的用电工况信息[1]。通过建设电力企业的低压终端运维体系,不仅可以保证四到户低压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有效开展,科学地分析预测市场发展趋势,确保购售电管理、远程抄表管理、损耗管理、工作质量管理、热定电管理、防窃电管理以及用电的有序、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提升电能使用的有效性;而且可以实现高效的控制响应和全方位的监控,确保及时有效的输送信息,保证接口的畅通性及紧密性,提升数据的精准性及分析的完整性。
2电力企业低压终端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难题
2.1系统主站问题
通常来说,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是以地市为基本单位的,部分区域也有以县为单位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往往是采用独立的采集用户建设,但是若想共享供电企业的系统数据则会非常困难,这样便导致不同层面、不同专业的数据要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再加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标准化程度一般均较低,牵涉到诸多行业,且存在着诸多需求厂商,这样便大大增加了建设电力企业低压终端体系的难度。
2.2采集设备问题
因为电力客户均是各不相同的,而且用于采集电力用电信息的终端设备往往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另外,采集用电信息的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工作技术标准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一般来说,用户的选用的终端往往存在都会较大差异,其终端功能必定各不相同。换言之,由于电力客户的类型各不相同,所以,其所选用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往往也不相同,所选用的采集用电信息设备的技术标准也必定各不相同,设备功能必定会存在着较大差别,这样势必会增加电力企业低压终端体系的建设难度。
3电力企业低压终端运维体系的管理与建设
3.1组建低压终端运维体系领导小组
低压终端运维体系的运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因此,供电企业必须根据低压终端的运作状况,组建一去专业的低压终端运维体系领导小组,这样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低压终端运维体系的功能。同时,低压终端运维体系领导小组应依照低压运维体系的运作要求,针对管理购售电、用电信息远程采集能主检测窃电等环节成立对应的工作小组,以保证电力企业低压终端运维体系的有序运作,实现协调、明确分工,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电力企业的工作质量及效率。
3.2制定多样化的低压终端运维管理体制
因为国内的低压终端运维体系正处在发展初期,为了使低压终端运维的工作标准及操作流程变得更加明确,则必须结合低压终端运维体系的具体发展状况,编制对应的运作标准,这样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低压终端运维体系的作用,提升其使用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依照低压终端运维体系开展组织化建设
电力企业一方面应针对低压运维终端的工作情况,组建专业的小组来管理低压终端运维体系的所有工作功能,另一方面还应成立相关的客户服务中心,所建立的客户服务中心除了必须负责管理供电企业的用户资源外,还必须协同基层供电所的负责人开展一系列关于低压终端运维体系有关技术的培训教学,以帮助基层供电所的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低压终端运维体系的运行模式,同时,还应结合各基层供电所客户的具体状况,逐步拓展低压采集的覆盖面。另外,客户服务中心有关工作人员还应定期认真地统计、分析各基层供电所的任务执行情况,并在全公司范围内公布那些统计信息,如果基层供电所的任务执行不到位,则应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如果基层供电所的任务执行较为理想,则应给予其适当的物质奖励和表扬。同时,还应将此作为考评工作人员的依据。
3.4强化SLA意识,提高需求响应能力
企业级信息系统架构日趋复杂,跨系统业务交互频繁,各类异构系统技术融合仍有待提升,未能很好的兼容和集成。通过在运维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逐步将各类集成接口、参数配置统一标准化,促进运行稳定化,形成符合企业实际的标准规范,进而全面提升驾驭复杂系统运维的能力,最终使得各个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满足对内外部客户的SLA承诺。推广采用工单式敏捷开发方式,结合运维团队的devops能力建设,逐步缓解以往应用系统需求形成后再立项,导致存在较长时间空档期的问题。通过定期的功能优化、完善需求、组织进行敏捷开发上线,达到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的能力。
3.5提高运维服务效能
从运维团队的组织、流程、制度规范、工具等方面对IT运维体系进行全面梳理,结合信息化现状合理实现业务自动化,逐步推动运维工作的标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标准化:基于ITSS指导思想和历史积累的作业指导书成果,将运维工作分拆为标准的作业单元,形成标准运维作业指导库,通过进一步测试标准及作业指南的编制,使测试工作标准化、流程化。自动化:借鉴Ansible、Saltstack等互联网技术,深入研究运维工具自动化,,制定故障预防和故障定位的策略、方法和措施,提高故障预警能力和故障处理效率。深化自动化运维的技术研究,特别是完善中间件、数据库、应用系统等自动化巡检和变更工具,扩展各类IT组件的巡检自动化程度。在已获取的巡检信息基础上,对巡检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和异常及时处理,并逐步将所有巡检执行结果输出到监控大屏中,促进运维可视化,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智能化:广泛收集运维数据,与监控机制和措施进行比对,采用ELK等开源工具框架,结合电网业务特点主动挖掘运维数据价值,完善运维经验知识库,加强自动化预防与定位效果,提升主动运维能力。借助运维智能化实现流程和应用程序自动化及协同管理,从流程审批到变更执行闭环处理。同时配置动态的基础设施要求;根据系统运行数据有效预测所需的设备容量;根据系统运行情况自动管理工作负载,检测各种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分析基础设施服务,通过优化提供商管理平衡成本和质量;从以往的运维行为和趋势中学习,进而自动、主动分析安全威胁和模式,预防风险。
结语
通过构建更加完善的运维服务体系,切实提升信息运维服务质量,加强运维数据治理,从而适应企业应用和数据大集中趋势,提升运维服务效能和客户满意度,必将有效促进IT运维服务由成本中心向增值服务中心战略转型,助力企业核心业务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康明.基于生命周期的IT服务管理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2]冯万贵,潘美莲.基于软件开发企业的IT服务规划及ITSM系统设计[J].电子商务,2012(9):36-38.
[3]黄河,彭伟刚.互联网客户服务体系探索与实践[J].江苏通信,2013,29(3).
[4]刘国刚.人工智能客户服务体系的研宄与实现[J].现代电信科技,2008,39(3):50-54.
[5]欧宝华.新时期电力企业客户服务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8):161-162.
[6]刘秉生.浅谈如何做好电力优质服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8):215.
论文作者:谢雪景,黄志好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7
标签:终端论文; 低压论文; 体系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供电所论文; 信息论文; 系统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