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理论研究的跨世纪趋势_政治论文

论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理论研究的跨世纪趋势_政治论文

论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理论研究的跨世纪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跨世纪论文,走向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理论研究进行了五次全国性的研讨。从与会的论文和全国公开发表、出版的论著来看,它经历了总结继承、借鉴创新、探索完善的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即将过去,面对21世纪,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住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理论研究的跨世纪走向。

一、学科建设研究走向

为什么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理论研究会呈现出学科建设研究的走向?其原因是:

1、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要求。在新时期, 由于新情况层出不穷,新问题不断产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需求更为迫切,要求更高,而难度却更大,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实现科学化。

2、发挥我党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的要求。首先, 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加强而不是削弱。这很重要的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要求办事,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持续而有效地开展下去,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的学科建设研究。其次,对思想政治工作实行科学的领导与管理。再次,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势,所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需要把这些经验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这也迫切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的学科建设研究,以更好地指导实践经验的总结。

3、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的学科建设现状的要求。近20年来, 我国对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的学科建设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没有在学科建设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种现状,迫切要求广大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加强对学科建设进行研究。

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的学科建设理论研究趋势

1、从研究方法上来寻求学科建设的出路。 首先要从研究方法上打主意。为此,我们的研究方法要注意:一是要面对现实。研究者不能死守住各自原有的那种认识的小天地不放,不企图学科建设在表述上来个小修小补,而应当在学科的构建上有个大动作。二是要敢于自我摆脱。要在学科建设的研究上打破原有的、消极的思维定势;要寻求原有认识中的大漏洞。三是要从各个特殊社会形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里来寻求思想政治工作的共性,再从思想政治工作共性的部分中来看它在不同社会形态、不同阶级领域、不同社会生活领域的特殊表现。即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

2、从研究对象上来寻找学科建设的突破口。 寻找突破口应从“社会关系”这块大领域上去逐步“窄化”,以找到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的研究领域。

3、从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来寻觅和解决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 要总结整个人类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经验,要吸收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借鉴其他社会形态、其他阶级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如果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的学科建设问题从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两重性上来考虑,我们就可能更快更好地寻觅和解决该学科建设的一系列相关问题。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相融合的研究走向

为什么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理论研究会呈现出对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相融合的研究走向?具体原因是:

1、管理的历史走向所决定的。从管理的发展历史来看, 管理由史前的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活动的普遍性管理,发展到前资本主义的国家管理,再发展到近代的分权管理,进而又发展到现代的从重事的管理转向重人的管理。我们沿着管理历史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到现代的管理呈现出重人的管理的走向。既然管理是重人的管理,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因而重人的管理与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都是指向人的,管理人的“管理”与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做”,相互之间有互为蕴含之意,因此它们是相统一、相一致、相融合的。

2、重人的管理的走向所决定的。 不少专家学者对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的历史作了各种各样的划分。但是,对重人管理的发展不论如何划分,一般是由重点管理人际关系发展到重点管理人的行为,由重点管理人的行为再发展到重点管理人与环境的关系,再又由重点管理人与环境的关系发展到重点管理人的系统关系。重人管理的各个阶段的沿革,给我们提供了清晰的视野,即重人管理发展到现代社会管理,是管理人的本身、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人的系统关系的管理。对人的系统关系的管理,也就包含了我们思想政治工作所要做的工作。因此,从重人管理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相融是一种必然。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还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都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很好地为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服务;才能更好地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才能客观反映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要求;才能充分发挥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才能正确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相融合的理论研究趋势

1、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对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其目的是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是否存在相融合的客观必然性,认识它们的相融合对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还是削弱等问题。着重要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的联系与区别;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相融合的客观必然性;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相融合的效果预测;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相融合的发展前景;等等。

2、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管理体制的研究。 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管理体制研究的目的,是要寻求一种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相融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管理体制。因为只有寻求合理而科学的领导管理体制,才能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既与管理工作有机融合,又在与管理工作相融中得到加强并提高效益。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管理体制研究,着重要研究: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管理体制是否是科学的衡量标准;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管理体制合理的“度”的具体表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决策系统、协调系统、运行机制;等等。从现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管理实践来看,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相融合的领导管理体制,是否可朝着党委领导、行政为主实施管理这一思路来进行探索。

3、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的根本出路问题的研究。 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要紧密结合,不能造成“两张皮”的现象,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理论研究者长期以来既高度注意又未能彻底解决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棘手的问题。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研究这一问题的目的,是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服务,更好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里需要研究的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通过各项业务工作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以业务工作为有效载体;等等。这一问题的研究,很可能从另一个侧面来论证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相融合的趋势。

三、思想管理研究走向

为什么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理论研究会呈现出思想管理研究的走向?主要原因是:

1、人的管理呈现出行为管理——心理管理——思想管理的趋势。 前面我们分析到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相融合是一种趋势。而人类的管理活动,进入20世纪以后,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学科在内的种种学科对人的因素的研究发展很迅速。在相继出现的各科学理论中,越来越多学者提出现代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中,特别重视对人心的管理。随着管理实践活动的深化,对人的管理必然会由重点对人的心理管理发展到重点对人的思想管理。人心管理,是根据人的心理规律,提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控制的有效性。人的心理,即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各种现象与人的思想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普列汉诺夫在分析社会结构时,把它分为生产力的状况、经济关系、政治制度、社会中人的心理和思想体系五个层次。虽然人的心理和思想体系都属于社会意识,但是人的思想与心理相比,其有序程度更高,理性化程度更强,系统化程度更明显,层次更深,因而人的思想对人的行为的指导和控制作用更为显著和深刻。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管理活动的发展,必将从重点对人的心理管理发展到重点对人的思想管理,人的管理活动将根据人的思想活动规律来提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导向和控制作用。

2、发展“精神生产力”的趋势。 马克思早就指出:“发展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73页)。随着社会向前发展, 人们对发展精神生产力越来越注意,它已越来越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而“精神生产力”只能来自特定思想状态下的人。人的这种特定思想状态,只有靠思想管理的相应职能来实现,因而发展“精神生产力”要求对人进行思想管理。

3、社会对职工素质的要求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 职工素质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职工素质的演进来看,是从体力主导型素质发展到体力、智力结合型素质,再又发展到智力主导型素质,当代社会又发展到思想、道德、心理、智力综合型素质。因为在当代社会中,职工要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主要不是靠体力而是主要靠智力。但是,也不是单纯地靠智力,而是还要靠职工的先进思想、高尚道德、健康心理。所以,当代社会对职工素质的要求,是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智力素质有机结合的综合型素质。要培养职工具有与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由先进思想、高尚道德、发达智力有机结合而成的综合型素质,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以思想管理的形式出现。这样才能使职工的素质朝着体质、智能、思想、道德等多层结合发展,并使职工素质形成一个不仅各组成要素的作用日益突出,而且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也日益加深的有机结合体。

思想管理理论研究的趋势

1、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管理之间关系的研究。 该问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管理是否相一致。它主要从特征、功能、性质等角度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管理的一致性。

2、思想管理客观必然性的研究。研究这一问题的主要目的, 是弄清社会发展到今天,为什么思想管理显得特别重要,它的出现的必然性的具体表现。它主要研究当今社会思想管理的必要性和实行思想管理的可能性;为什么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思想管理形式出现,即思想政治工作以思想管理形式出现的客观必然性。

3、思想管理本质的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主要目的, 是认识思想管理的根本属性。它主要研究思想管理的根本属性;思想管理根本属性与思想管理功能之间的关系;思想管理本质与思想政治工作本质的关系;等等。

4、思想管理职能的研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的主要目的, 是认识思想管理是干什么的。它主要研究思想管理的职责;思想管理的应有作用;特别是思想管理的教育、协调、激励;思想管理如何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等等。

5、思想管理形式的研究。对这一问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是认识和把握思想管理的具体形式。它主要研究思想管理的各种具体形式的表现;各种思想管理形式与思想管理内容之间的关系;等等。

6、思想管理规律的研究。对这一问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是揭示思想管理的规律。它主要研究影响思想管理的因素;思想管理的活动规律;思想管理的发展规律;思想管理规律的作用条件;思想管理规律的客观要求;等等。

标签:;  ;  ;  ;  ;  ;  

论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理论研究的跨世纪趋势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