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亲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溶栓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刘嘉雯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陈村医院 广东 佛山 528300)

【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行不同溶栓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溶栓药物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126例,以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为依据进行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行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硫酸亲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心功能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65%和7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1%和7.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以及每搏量(SV)相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严重不良反应,对患者病情控制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硫酸亲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冠心病;心功能;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0-0160-02

冠心病可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该疾病具有较为复杂的发病机制,现阶段普遍认同血管慢性炎症及内皮受损,血小板聚集等情况为发病基础,因此治疗首选抗血小板及溶栓药物进行治疗[1]。本次择取63例冠心病患者行阿司匹林联合氢氯吡格治疗的效果研究,现做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溶栓药物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126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突感心前区绞痛或压榨痛,或有憋闷感等临床症状,行心电图检查发现患者具有S-T段压低和T波倒置异常情况,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2]。以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为依据进行分组,包括对照组63例及观察组63例。对照组包括男行42例,女性21例,年龄38~72岁,平均(55.7±2.5)岁,病程1~12年,平均(6.6±1.8)年;观察组包括男行45例,女性18例,年龄39~71岁,平均(54.1±2.6)岁,病程1~11年,平均(6.5±1.7)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行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1021;规格:100mg×30s)口服给药,单次剂量3片(300mg),每日给药1次。

观察组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其中阿司匹林给药剂量及方法与对照组一致,行硫酸亲氢氯吡格雷片(生产厂家: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116;规格:75mg×7粒/盒)口服给药,其中25例患者氯吡格雷单次给药剂量为3粒(225mg),另38例患者氯吡格雷单次给药剂量为4粒(300mg),每日给药1次。

两组患者均行30d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为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以及每搏量(SV)等心功能指标。②临床疗效评定标准[3]: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恢复正常,心绞痛症状发作频率消失或显著减少,心电图检查结果无异常为显效;疗后患者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发作频率下降,心电图检查结果有改善为有效;治疗后患者观察指标未达到上述标准评定无效,临床疗效记录显效及有效患者在所有患者中的百分比。③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收集的计量资料通过(x-±s)表达,在统计学软件SPSS17.0中进行组间t值检验,收集的计数资料通过(%)表达,在统计学软件SPSS17.0中进行组间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组间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别分93.65%和7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组间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F、CO以及SV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6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患者7例,发生率11.11%,具体包括2例腹痛、1例腹泻以及2例心悸以及2例恶心呕吐;对照组6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患者5例,发生率7.94%,具体包括1例腹痛、2例腹泻以及1例心悸以及1例恶心呕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84,P>0.05)。

3.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内科疾病,其发病原因与患者长期血压、血脂升高等有关,高血脂及血压可造成患者冠状动脉狭窄,血栓塞进而造成患者对应供血区域心肌细胞缺血所引发的疾病[4]。冠心病患者多伴有心绞痛症状,患者主要以胸骨后压榨或憋闷性疼痛为临床表现,且疼痛呈放射状,是发病率最高的冠心病类型。当前临床中针对该疾病的治疗以药物方案为主,阿司匹林是治疗该疾病的首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该药物具有阻断血栓素生成的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效果显著,但是该药物可能诱发患者胃黏膜出血,不利于其后期病情控制[5-6]。氯吡格雷是常见溶栓药物,也属于噻吩吡啶类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其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不可逆特点。该药物的应用可有效规避血液凝固情况,因此其在冠心病、心肌梗塞等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7]。使用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为对二磷酸腺苷(ADP)和血小板ADP结合进行有效抑制,对血小板糖蛋白受体进行改变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8]。其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同时增加药物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改善患者心血管阻塞,增加其心输血量及每搏量,提升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进而改善患者受损心功能,提升其临床疗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可见不同溶栓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效果理想。

综上,冠心病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具有确切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陈奕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和心功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21):3198-3200.

[2]揭珏,吴岚.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心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8,42(08):803-805.

[3]尹叶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研究[J].解剖学研究,2018,40(03):178-181.

[4]高瞻,沈玉婕.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5):75-76.

[5]左伟.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对比评价[J].中国处方药,2018,16(05):52-53.

[6]严小敏,钟敏.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对冠心病患者伴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清IL-6、hs-CRP水平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17,14(06):1219-1221.

[7]朱解方,刘央,韩世华,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7,7(08):31-33+36.

[8]王艳,史玉红,李圣,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02):327-330.

论文作者:刘嘉雯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  ;  ;  ;  ;  ;  ;  ;  

硫酸亲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溶栓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刘嘉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