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_农民论文

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_农民论文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浅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体制改革论文,农村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大国,人口众多,这也凸显了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决农村经济落后的面貌,提高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比重,才能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本文主要分析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大环境给农村经济体制带来的突出影响,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体制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农村经济大发展、大繁荣。

      一、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回顾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农村经济体制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很难得到发展和提高,虽然国家提出“分包到户”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但是受到意识形态的压力,一直被打压,没能得到真正实施。直到1978年安徽省小岗村十八位农户率先开始尝试分包到户的新型农村经济发展形式,彻底改变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经济,这是一次农村经济的胜利,这一次“包产到户”的彻底实施,打破了原有的意识形态,用创新的经济体制,改变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被国家誉为“中国农村的伟大创造”,并作为基本国策被确立下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在中国面临巨大选择和抉择的历史时期,敢于尝试做第一人的创新精神,迈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小岗精神,被誉为现代农村继续发扬的重要精神。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不断调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使用,这个阶段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增产增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经济改革的起点,也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起点。第二阶段:1985~1992年,农村流通体制改革阶段,农业大丰收,卖粮难的问题也逐渐凸显,统收和派购的形式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农产品开始面向市场,农产品价格施行“双轨制”,国家积极推进和鼓励多种经营模式,优化种植结构,鼓励和支持农民从事非农生产,推进城镇化进程。第三阶段:1993~1998年,经济转轨期,全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将农业经济推向市场,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第四阶段: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时期,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改革从经济改革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改革过渡,中央也加大了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逐渐改变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把城市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工业发展和农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2.农村经济改革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在改革和调整的趋势下,获得了较快发展,其中结合农村经济改革的四个阶段内容,分析总结农村经济改革的主要特点:首先,维护农民利益,加大支农惠农政策的投入。农村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农民占有庞大的基数,所以支持和维护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利益,是保证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其次,改革发展的循序渐进性。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国家根据具体国情,分步骤的开展农村经济改革,从表及里、从点到面循序渐进的开展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新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国家开始进行全面改革,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最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显著,农村落后的面貌正在逐渐改变,一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已达到较高水平,农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城乡二元制结构,拉大我国城乡的经济差距,国家还应该加以重视和解决。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成就和问题

      我国农村经济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进步,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主要表现在:我国农村经济高速发展,农产品产量有明显的提升和增加,受到我国农产品供给问题的影响,我国开始大力扶持农产品的增长和提高,从增速来说,特别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农产品有了明显的增长和提速,这对于我国国民经济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例如,粮食增收、棉花产量都大幅提升,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值60193.5万吨,同比增长2.1个百分点,切实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需要,彻底改变了我国农产品的供给状况,实现了长期的供给保障,基本解决了我国人口温饱问题。

      农业的综合实力有了明显的提速,各种农产品的需求增加是农村经济改革的一大亮点和成果展示,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稳步提升,保障我国经济的长远、快速增长,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保障。但是面临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剃胡子改革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农业经济的发展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和缺陷,所以结合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总结农业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得出以下关键问题,对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1.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程度较低,层次较低

      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体制基础之上,受到小农经济的影响,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较小,基础薄弱,层次和发展的水平还不能和其他经济相匹配。一个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放宽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限制,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和不足,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和规模,农业生产集中程度、规模效益程度低,农产品的生产效率明显不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产品缺乏竞争优势,导致农产品价格备受压制和制约,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影响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信息收集和反馈能力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产品市场体系相对落后,竞争能力较低

      市场经济下,对于农产品市场的要求明显提高,但是从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看,农产品的市场体系相比其他经济的发展,有明显的不足,导致竞争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组织化程度较低,制约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和层次水平;其次,交易方式单一,农产品的流通体系还不健全;最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影响农产品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3.农村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硬件设施的发展和维护,但是从目前农村硬件设施看,农村配套设施相对落后,信息化水平明显不足,农村经济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这对于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不小的挑战和约束。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还没有建立和形成,缺乏专业化服务和配套设施,农村经济的融资困难,农村经济的实际效益相比其他经济来说差距明显,金融服务体系的落后,对于农村企业的阻碍和制约是不可估量的,这也是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规模不能扩大的基本原因。

      4.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

      城乡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二元制的结构,二元制结构最明显的表现是城乡收入的差距,贫富差距的扩大增加了社会矛盾,其根本原因是农产品的价格偏低,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巨大的威胁,城乡收入的差距,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这也是国家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增产增收,而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带来收入的增加,或者说收入的增加还不能赶上物价的增加,这导致农民的收入不增反减,这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是不得不重视和改变的重点问题。

      三、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具体措施

      1.继续坚持和完善现有农村经营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基本的经营制度,是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种经济制度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证实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也在大政方针政策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保障,并确立了以下几个基本原则:首先,坚持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方式不动摇:保障和维持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发展规模经营,鼓励和支持农民加大田地的整合,发展规模化、效益化农业,扩大农村经济的产业化,调整农村经济的结构;最后,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应该进一步优化和整合,提高农村经济的服务水平,例如专业经济技术合作社以及其他的基础配套措施,这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2.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解决剩余劳动力

      从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看,我国农村存在着严重的劳动力过剩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农业人口较多造成的,所以解决农业人口过剩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家应该鼓励和支持农民去城市就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现状,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首先需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次,改革农村的产权制度,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农村土地扭转也要深化改革,解决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提高农村的就业能力和水平,不再仅仅依靠一亩三分地维持生活。

      3.切实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增加农民的收入是缩小城镇差距,减少矛盾的关键内容,在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中,增产增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体现,农民的腰包鼓了,收入增加了,才能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首先,理清收益分配关系,减少农村负担,从国家农业税取消到现在的支农惠农政策,无不体现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提高农民的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其次,加快农村企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随着农村企业发展,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农村企业的发展,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变农村经济将基本依靠农业的面貌,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联系电话:0791-87873706

标签:;  ;  ;  ;  ;  ;  ;  ;  

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