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之我见论文_何雪梅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之我见论文_何雪梅

(万源市旧院中心小学校 万源 636350)

【摘 要】: 人的创新性包括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和创造性个性品质,其中创造意识是创造性活动的动力系统,而创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可以说是一种求异和创新,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品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思维活跃,让学生富于创造性,使他们能够独辟蹊径,标新立异。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思维 能力培养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意识的引导和培养。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谈谈浅见。

一、从引疑激趣入手,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决。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还能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唤起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1、以悬念激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2、以情境激趣。小学语文大多文字兼美,有的课文文笔清晰;有的课文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课文富有幻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故事,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草原》第一自然段中,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澜的草原景色,这是作者对草原无比热爱的直观因素。上课时,教师可以先用直观的教学课件展示草原风光图,让学生受到感染,然后让学生小声读——叫收声读——欣赏读,这样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草原的美,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除了上述的做法以外,还有以游戏激趣、以导语激趣、以活动激趣.以故事激趣等常用方法,教师应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从扶到放入手,引领学生的创新思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则学生“众鸟乱飞”,么就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而学生也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教师注意的是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可以在新课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提高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再次发现,如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续写等。当然,在刚训练时,教师要作一定的指导,“扶”着学生学习,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即可“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时,教师才作适当的点拨。

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们则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改写这篇课文。这样,学生写得灵活多样,富有创新。在妀写、续写等训练中,学生不但初步学会了对自己己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充实,而且正在养成敢于除旧、敢吁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思维习惯。

三、从联系实际入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教学《马踏飞燕》后,我让学生用本课学过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观察一种动物,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四、从积极评价入手,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作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特点重视对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观念,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注重创新思维的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打下基础。

论文作者:何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4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之我见论文_何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