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课改;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培育人才,所以我国的教育体系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进行改革,来满足社会对未来发展所需人才的更高要求,所以初中教师要意识到自身肩上的重担,改进和创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方式,通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之中赏识学生,增强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的新型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接受道德与法治课程后形成正确的三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和社会主义的热爱,让学生在将来发展中能够选择正确的道路,在对学生法律素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培育过程中,促进学生在初中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素质能力的提高。
1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中的问题
首先是教师的教育思维没有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进行转变,没能够基于核心素养改变自身的教育思维,在传统教育思维下进行的教学活动,即使与以往有所区别,也只能在表面上改变问题,不能长久施行。所以教师即使在新课改背景下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也只是浮于表面,没能意识到新课改的内涵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思维,没能改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导致课堂教学过程十分枯燥。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知识学习开始逐渐深入,课程内容也更加复杂和困难,学生对这种枯燥的教育过程就更不容易产生兴趣,很难真正的理解和学习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知识,会使课堂逐渐变得模式化,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其次是教师在规划教学内容时只是按照固有的教学经验,不能充分联系学生实际,没能考虑到学生对课堂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点,不利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知识的有效传达。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不注重让学生与教师进行足够的交流互动,学生对自身在学习过程中不明白的地方不能够及时得到解答,会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导致课堂不能够达到高效进行。
2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2.1 采用激励措施的教学方式
由于学生在初中时期的性格特点有其特殊性,所以在进行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时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积极正确的学习心态接受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接受的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得到积极的情感反馈,从而产生主动接受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动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初中教师可以采用激励措施这一新型教育方式,从目标、情感、榜样、反馈四个方面入手,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找到学生的闪光点,在赏识学生的同时达到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的目的。在目标方面,初中教师可以给同学们设立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学习目标,但是目标的难度和限制时间要适当,要让学生在经过自身努力后才可以完成。在情感方面,教师也要重视与学生感情的培养,在不断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发现激发学生情感的正确方式,更好的做到赏识学生。在榜样方面,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榜样,榜样的选取可以是教师自身,也可以是学生中的优秀者,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最后是在反馈方面,学生在初中阶段对自身的认识不够全面,很重视别人对自身的评价,所以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鼓励和赞赏,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与法治素质。
2.2 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以自己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导学生,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错误的,这种课堂教学过程非常的模式化,学生对这种枯燥的课堂过程不容易产生兴趣,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知识不能够有效的传达,不利于教师的教学。教师要重视营造一种较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增加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趣味程度来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增加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在课件中增加视频、图像的使用,增强课堂的趣味程度,吸引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兴趣,带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当中的共享资源,寻找与道德与法治有关的社会热点事件,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例如在对《同住地球村》这部分课程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在讲到“共享多样文化”时,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当中的共享资源,寻找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特色,让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顺应国家教育改革趋势,将培养国家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作为自身责任,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方式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下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进行审视和思考。
参考文献:
[1]郭树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思考[J].才智,2018(32):179-180.
[2]杨浩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8(16):87.
[3]张桂兰.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分析[J].科技信息,2018(4).
论文作者:何富寿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6
标签:法治论文; 道德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论文; 课堂论文; 治教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