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着我国的各行各业的不断进步,电力行业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决定电力系统的运行速度和运行安全。本文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供解决办法。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输配电;用电工程;应用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实施意义
一方面,针对现在人类对电力的需要逐步增加,需要建设一个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追随国家现如今的发展脚步。在电力产生和使用过程中,需要电厂发电,再由输配电来运输电能,所以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实施是非常有价值的。自动化的实施,保证传输过程中保存更多的可用电能,增加用户的使用量,也可以让电力企业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方便电力企业整合整改自身设备,优化电能的使用率。另一方面,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实施可以提高生产技术,节省电力生产的时间,提升传输电力的速度。在传统的传输电力的过程中,对人力需求比较大,实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后,需要引进更多的科学设备,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省人力的投入,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将电力产品的质量提升,可以推动建设国家电力企业现代化的实施。
2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自动化技术
当前,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应用自动化技术,是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如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化技术、仿生精神控制技术等,建立起相应的控制系统,实现了远程控制操作,打破了原有的时空限制,提高了控制的灵活性与高效性,促进电力传出的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3 我国电力工程输配电及工程自动化运行存在的问题
3.1 电力工程输配电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在我国现代化电力工程输配电管理工作中,相关管理层人员一般会受到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在对电力工程输配电工作进行管理和对相关人员的选用时,往往不能合理的根据当下时代潮流和市场发展理念来进行,同时,相关管理层人员的专业水平并不具备科学的管理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整个电力企业管理模式落后的情况的发生,同时,由于相关管理人员不具备科学的管理能力,这就导致了电力工程相关工作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基层人员没有归属感,使得整个电力工程输配电及自动化运行工作不能稳定的进行,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也导致了一旦企业进行管理模式创新,企业工作人员在往常的工作中,受到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比较多,可能会导致难以接受模式改变的现象发生,进而会对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户工程自动化运行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3.2电力工程输配电运行相关技术有待提高
近几年来,电力工程输配电运行技术一直是发展的潮流,相关企业也对电力工程输配电运行技术进行了研究工作,但是这项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投入才能完成,并且不能一下就看到实验结果,这就导致了很多企业在进行电力工程输配电运行技术研究工作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电力工程输配电运行技术研究的资金,通常情况下,电力工程输配电工作对复合型技术的要求都非常高,一旦技术水平不达标,将会严重影响电力工程输配电的运行,因此,很多企业减少对电力工程输配电运行技术的研发工作后,都严重影响了电力工程输配电的正常运行,导致了很严重的后果,电力工程输配电运行技术发展水平并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电力工程的需要。
3.3 电力工程输配电过程中的电能损耗多
电力工程输配电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近几年来,电力工程输配电运行过程中的电能损耗成为了越来越多电力企业关注的重点,通过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的电力工程输配电运行过程中的电能损耗相对较多,严重影响了电力工程输配电工作的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输配电过程中的电能损耗将会直接影响电能的使用率,大大增加了电力企业的成本,同时,如果电能消耗水平过高,将会直接影响输配电区域用户的正常电能使用,极大程度上造成了电力企业的损失,电力工程输配电过程中的电能损耗都是由电气设备性能、电力工程输配电技术水平等因素造成的,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会直接造成电力资源浪费、增加电能消耗等恶劣情况的发生,严重影响我国电力工程发展水平。
4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
4.1加强技术开发
加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解决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问题的最直接办法,一方面,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电力企业技术研发的扶持力度,推动电力系统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在研发时要注意将科学技术有效整合,可以和其他相关研究人员讨论学习,得到更多技术可行性的保障,进行高质量的技术开发,使电力系统整体的技术提高,不断更新技术,为电力系统发展保驾护航。
4.2 加强对自然环境的应变能力
自然环境是不可变的,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运行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因此,科研人员在研究时务必将自然环境优先考虑。如高温天气下,用电量增加,电负荷快速增大,要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使电力系统在面对自然环境时可以灵活应对,电力系统要做好如何将资源合理化运用,实时检测设备运行情况,提升整个电力系统抵御自然环境的能力。
4.3配电系统节能
配电系统的节能主要是通过优化配电系统的设计,构建多层次的配电网,依据用户的用电需求对供电进行降压。同时促进电的逐级分配。在某些项目中利用中压电动机,既可降低电价与维修等方面的费用,可有助于简化配电及降压环节,从而减少这一过程中的电能损耗。在优化配电系统时重点在于工程用电的设计,设计人员以大量的实验调查与研究的结论作为设计的依据,提高用电容量评估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4.4电力工程输配电自动化解决运行故障
在以往的电力工程输配电工作中,一旦发生设备或者运行故障,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对电气设备进行逐一排查、检修,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损失,而电力工程输配电自动化系统则可以时刻监控各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一旦发生输配电设施出现故障的情况,电力工程输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自动报警,并定位到出现故障的设备,这就可以省去人工排查故障的时间,大大增加了相关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电力工程输配电自动化系统还可以自动保存设备故障信息,以便于相关人员进行查阅,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原因,并制定针对性地解决方案,大大简化了电力工程输配电故障检修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有效的促进了电力工程输配电自动化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解决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相关问题,先要从优化处理、人员专业提高、解决电能损耗等方面着手处理。社会的不断进步对电力企业要求会越来越高,只有将问题逐个击破,才可以更好的展开用电工作,提升系统的效率,使电力企业的发展能够满足国家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蔡连斌.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92.
[2]赵晖.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及其进展[J].山东工业技术,2017(24):205.
[3]胡涛.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7(23):277-278.
[4]温奕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发展问题探析[J].低碳世界,2017(34):71-72.
[5]朱书琴.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应用自动化技术的实践分析[J].通讯世界,2017(22):74.
论文作者:孙晓庆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输配电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电能论文; 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