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能力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科研论文,能力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07)04-0001-05
一、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发展问题在30多所大学进行了几十次调研,总结成绩和经验,发现问题和不足,明确下一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进一步繁荣发展的任务、目标和措施,确定工作的重心和突破口。有人说是体制问题,有人说是经费问题,也有人说是队伍问题等。最后我们提炼出一个关键词,那就是提高质量,也就是说中国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要从重数量增长向重质量提升转变。提炼这个关键词,并反馈给各有关科研单位、各有关管理部门后,得到大家高度认同。普遍认为,这抓到了工作的牛鼻子。2006年7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会议,部里几位领导都出席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会后下发了《关于大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立足创新、提高质量被确定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的指导原则。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我们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举世公认,我们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一个经济大国,今年年底GDP总量有望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我们的外汇储备在去年就已经是世界第一了。我们现在正在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什么是经济强国呢?我理解,首先是人均GDP要上去,其次是经济质量要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左右,不仅经济总量很大,而且人均GDP也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们已经从一个经济穷国发展到一个经济大国,然后再发展到一个经济强国,我们的第一步已经实现,第二步也已经指日可待。
但是相对于我们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而言,我们的文化力量却不相称,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不仅要看其硬实力,还要看其软实力。硬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国防等,而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外交、文化等的影响力。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文化影响力还不够强,不够大。我们文化产品的出口与我们工业产品的出口不成比例。工业产品我们是顺差,而文化产品是逆差。书籍、影视、音乐、舞蹈、美术、建筑、主题乐园、娱乐项目等等,我们都是逆差。这其中的因素非常复杂,但与我们的研究基础、文化含量也有很大关系。哲学社会科学是文化的核心,是文化的灵魂,它是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理论表达,是社会认识能力和预知能力的表现。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和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能力是关键。总的说来,高校与全国一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空前繁荣,现在我国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有36万人,其中正副教授有12万多人,每年出版的专著有25000多部,每年发表的论文有25万多篇,这个数量是非常可喜的,是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表现。但我们不能满足于这些,我们要有更高的要求,要向高质量、高品位、高影响力、高引用率进军。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要求,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建设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要上一个新台阶,实现既本土化,又能走向世界的哲学社会科学,这些既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必然。30年前我们谈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没有条件的,因为我们缺少社会条件,缺乏社会建设的成功经验。30年的改革开放,不仅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最主要的是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和社会发展上都有丰富的经验。时代需要我们去进行历史总结和理论提炼。过去经常有人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我不能接受这个说法。退一万步讲,如果这句话成立,也是在中国贫弱、无助的情况下,我们的敦煌资料被帝国主义掠夺去了所造成的局面。现在我们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绝不可能出现改革开放的成就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在外国的情况。现在有北美模式,北欧模式,西欧模式,日本模式,也有了“中国模式”,中国模式的理论形态是什么,在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我们有必要、有责任,也有条件去回答这个问题,为人类文明做出新的贡献。
从另一方面来讲,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关键时期,改革进入了深水区,碰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新的发展任务。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都是以前所没有碰到过的,急需我们去研究,去回答。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向我们提出了挑战,希望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能够有所作为,能够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只关心自己的一篇论文发表了,一部著作出版了,这当然是需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科研论文,我们的研究项目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在应对这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做了什么贡献。我们要强化国家意识,责任意识,强化社会贡献意识。
从这样的角度看问题,就不只是数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质量问题,需要大力提高科研质量、科研能力。
那么怎样提高我们的科研能力呢?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谈:一个是从研究者个人角度,一个是从学校、院系,从作为现代大学制度下的科研机构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对于从个人的角度来提升科研能力的问题,前段时间我曾有文章谈过这个问题,今天我想主要就作为一个学校,作为一个院系怎样整体提升科研能力的问题,求教于大家。
二、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大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可以从两个层次看,一个是现实的科研能力,一个是潜在的科研能力。现实的科研能力是已经表现出来的,能够看得见的科研能力;而潜在的科研能力是未来的可能的科研能力。现实的科研能力强不等于未来的科研能力还强;现实的科研能力不强也不等于未来的科研能力不强。我们应该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现实科研能力强的就要考虑未来怎样保持这样的科研能力,使强的更强;现实科研能力不强的就要考虑采取什么有效措施,改变状态,使未来的科研能力增强起来。
(一)现实科研能力
衡量现实的科研能力强不强,主要有这样几个要素。
1.人员
科研能力是通过科研人员来反映的,是通过有多少科研能力的人员来反映的,有多少教师,有多少正、副教授,有多少拿到博士学位的人等等。没有人,没有梯队,一个人能写几篇文章?没有一个基本的队伍,一个核心的团队,没有一个外围的团队,一个人是做不了什么大事的,所以说人是最基本的。同时又不是只看人数的多少,而是要看你的结构是否合理,有没有合理的人员结构,有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结构,是否能够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另外一个就是看有没有学术带头人,群龙无首是不行的,学术带头人主要就是体现学科的判断力、学科的影响力和学术的交往力,是否能团结大家,共同前进。学术带头人处于领头的位置上,能够准确的引导方向。一个学校最重要的就是学术带头人,他决定了一个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地位。我们在宣传自己学校的时候,不是宣传自己有多少房子,有多少大楼、有多少草地或者有多少钱,而是首先宣传我们有多少著名学者,有多少教授,有多少院士,一个学校的水平主要取决于著名学科带头人。再一个就是有没有学术梯队。如果没有一个有战斗力的学科梯队,一个人的变化就会影响整个学科,甚至是整个学校,那是有问题的。
2.科研成果和科研项目
有多少成果,有多少论文发表,有多少著作出版,这是现实科研能力的表现。不然你说强,你没有论文、著作怎么说你强啊,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
科研项目有国家项目、省级项目、学校的项目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各种项目。科研经费的资助方式主要是通过项目来实现的,所以项目的多少直接决定了经费的多少。以教育部科研项目为例,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两种类型,三个层次是指一般项目、重大项目、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两种类型是指前面说的三个层次的前期资助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也分为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的设立主要是为了鼓励长期积累、厚积薄发。我们现在每年申报的项目在7000—8000之间,而且申报的项目逐年增加,申报的项目和最终获得项目的人数比例大致是10∶1。竞争是比较激烈的,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竞争更激烈。因为攻关项目不仅是申报者个人能力的竞争,而且是团体水平、综合能力的竞争。延边大学作为省部共建的“211工程”大学,一个哲学社会科学较强的地方院校,应该有能力去争取,不要一次申报不成就不报了,大家不要怕失败挫折,科研需要毅力,很多人不是说成功是要1%的智慧加上99%的勤奋嘛,要有不懈努力的精神,只有这样才会成功。不要寄希望于一次成功,一次成功当然很好,但是实际上很多重大项目是经过多次的修改和努力才申报成功的,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是这样。
3.学术影响力
学术影响力是由学术成果和研究的声望决定的。主要是看论文、著作的被引用数量,被转载数。一个人的论文数不少,但是论文发表后没人看,著作出版后不被人们引用,不产生社会效应,那就是没有学术影响力。论文、著作的引用数,特别是高引用率是衡量一个学者和一个学校基础理论研究学术影响力最重要的指标。而应用性研究,决策咨询研究,主要是看研究报告被采纳的情况,被采纳的层次越高,影响决策的意义自然越大。如果被中央、被国家部委采纳了,那就直接影响了国策;如果被地方政府、事业单位采纳了,那就为地方的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学术活动是通过学术会议来进行的,所以召开学术会议的能力、召开学术会议的水准,特别是学术会议有什么突破,在学术史上有什么地位,是学术影响力的决定因素。比如说我们吉林省延边大学开了一次会,以后人们提到延边大学2007年的那次会议,就联想到那次会议上的某一观点、某一理论、某一争论,那就是你延边大学的水平。如果人家问在延边大学开了什么会,人家说不记得了,只记得长白山去了一趟,这样的会议不开也罢,花那么多的钱,投入那么大的精力干什么呀。要开高水平的会议,就需要策划,选题要有意义、有价值,要请高水平的学者,大家要有备而来,不是来纳凉的,纳凉当然也不反对,目的是要强调这个会要有所建树。这不是想达到就能达到的。
现实的科研能力是可以测量、可以量化的,但却是不能改变的;潜在的科研能力比较难量化,但却是可以改变的。
(二)潜在科研能力
1.领导重视
潜在科研能力的提高,首要的一条就是要领导的重视。一个学校的领导关心不关心,支持不支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关键。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这是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定位,也是对哲学社会科学意义的科学判断。但是,是不是真正摆到同样重要的位置要看具体安排。重要的不是听怎么说,而是看怎么做。没有人会说不重要,但是经费不到位,政策不到位,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特性不尊重,就不是真正重视。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社会工程,绝不是单枪匹马的逞强斗能。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实质支持,社会科学研究就可能被边缘化。
2.把握问题的能力
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研究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把握问题的能力。
把握问题首先是发现问题。不能发现问题,就不可能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什么叫把握问题的能力强?首先就是有前瞻性,研究问题就是对未来进行预测,当然也可以是对历史问题的研究。但是越是有前瞻性的,未来发展的潜在的科研价值就越大。马寅初先生的人口学研究,罗马俱乐部关于《增长的极限》的研究,就是前瞻性研究的典范。第二是要有战略性。要关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具有影响全国性的、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一个学术团队能力的高低,一个学科、一个学校的能力的高低,再扩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把握重大问题的能力。要勇于对重大问题做出回应,这就是战略性。这就要求学者不能只关心自己的个人兴趣爱好,而是要关注社会发展的需要,关注国家发展的需要,关注世界发展的需要,要抓住重大的敏感的社会问题,如果抓准了,抓住了,潜在的科研能力就能提升上去。第三是要有综合性。随着社会发展复杂性的提高,很多问题越来越呈现出综合性的特征。在很多情况下,很难说哪个问题是经济学的,哪个问题是管理学的,哪个问题是文学的、史学的或者是社会学的,我们教学问可以根据学科来进行,培养人也可根据学科来培养,但是,社会问题是不分学科的,现在的问题的特点就是学科发展的综合性。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不断产生,怎么使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有机结合起来,是科研能力的重要表现。还有一个是问题的延续性。你所从事的研究是一次性的,还是可以不断深化的,是已有问题解决了,又能产生新的问题,还是技术层面的,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到此为止呢?一个问题可以持续地做下去,你的研究才有积累,有厚度,一步一步把问题向前推进,才能形成你的优势。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万金油。
3.规划能力
一个学校,一个学科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形成自己的优势,一是要明确学科方向,二是要明确发展目标,三是要制定发展规划,四是要确立发展重点,五是要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明确学科方向,就是要把握学术发展的趋势。确定了发展方向,才能确定发展目标,近期目标是什么,长远目标是什么,然后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去年,我们要求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都制定一个“十一五”规划,通过制定规划来分析形势,明确方向、明确目标,确定重点,制定步骤,得到了各个基地的支持。通过制定规划,各基地也都系统梳理了头绪,明确了思路,并为整合力量打下了基础。规划得好不好,规划水平高不高,会极大地影响今后的发展。
4.整合能力
现代社会是综合性的社会,传统的研究方式是个体性的研究,是单兵作战式的,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科研的要求。我们要实现从个体性研究向集体性研究的转变,实现这个转变才能把握住大的问题。教育部从1999年开始实施了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就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制度创新。近8年的建设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创新是成功的,成果是丰硕的,打破了院系壁垒,学科壁垒,甚至学校壁垒,实现了跨学科、跨院系、跨学校的组合,实现了问题导向的研究组织形式。凝聚了学科方向,汇聚了学科队伍,构建了学科平台,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以问题为导向,整合学科力量、院系力量和学校力量,这是提升学校科研能力的重要保证。
5.管理能力
管理也是生产力。科研管理的水平高低对科研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什么叫管理?第一条就是服务,信息服务,上传下发,信息反馈,这是最简单的。第二个就是科研发动。现代科研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有效的组织发动。现在的社会竞争很激烈,资源有限,不能有效地组织发动就难以提高竞争能力。以重大科研项目为例,学校首先要自己组织,要把各个院系,把适合这个项目的人集合进来,自己学校内部先进行答辩,甚至再请校外专家进行第二次答辩,不断提高,不断修改,这样不仅提高了中标的可能性,而且带动了全校的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再一个就是协调。各个院系有各个院系的任务,它们之间是各自独立的,但是科研工作往往是跨院系、跨学科的,需要科研管理部门进行积极协调。科研处了解学校全面情况,了解全国的情况。能够把各个院系协调起来,能够帮助确定发展重点。一个学校的科研处在这个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再一个就是评估激励。要改变评价手段,把所要倡导的东西发扬起来,把不倡导的东西抑制下去。提高科研质量,改进评估十分重要。现在科研评估从总体上说还是数量型的,看你发表了多少论文,出了多少书,拿了多少项目,这个当然也需要,我们还是要以数量为基础的,没有数量就不要谈质量。但是怎么把质量提升起来,要有导向性。我们在重视数量的基础上更要重视质量,没有数量便没有质量,但有数量不一定有质量。我们觉得提倡代表作,加大代表作在评估中的权重,可能是最重要的手段。一个学校要有一个学校的代表作,一个院系要有一个院系的代表作,一个学科要有一个学科的代表作,一个人要有一个人的代表作。现在我们的文章不少,但是代表作不多。要10篇文章可能好要,要一篇代表作可能难拿。真正有理论创新,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文章不多。写一本含金量高的代表作是非下苦功不行的。总之,我们的评价制度、评价办法要探索出一条新路。
领导重视、把握问题、规划能力、整合能力和科研管理能力等本身并不是科研,不构成现实的科研力,但都将对学校未来科研能力的提升产生重大影响,起决定性作用。
(本文系2007年7月29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袁振国先生在延边大学检查“中朝韩日文化比较研究中心”建设情况时所作的讲话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