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西峡县豫西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河南南阳 474500)
【摘要】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梗后抑郁的疗效观察。方法: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病人43例,并设对照组36例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神经内科功能评分(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梗死后抑郁能很好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脑梗死后抑郁;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9-0103-02
脑梗死是影响中老年健康的主要杀手,据报道1/3的脑梗死患者会出现梗死后已于,主要表现情绪低落,兴趣减少,思维迟缓,少言懒动,严重者有自杀行动,对治疗失去希望,服药依从性差,影响康复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及医疗成本[1-2]。因此,早期识别梗死后抑郁症状,早期抗抑郁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及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目前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发病部位、病情的程度、社会支持情况、患者的认知、性格、家庭及教育情况,都是该病的诱发因素,有些研究证明脑梗死后具有生理功能、对情感活动有调控作用的目前中枢递质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不足可导致抑郁。艾司西酞普兰可抑制5-羟色胺摄取,增加脑部5-羟色胺浓度,起到抗抑郁作用。
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43例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初发脑梗死患者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头颅MRI+DWI证实,且均内配合汉密尔顿量表评分。中度以上神经内科功能评分(NIHSS)≥13分,汉密尔顿量表评分(HAMD)≥16分,临床上除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及严重精神障碍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岁;对照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41岁~75岁,平均年龄62岁。
1.2 治疗方法
在脑梗死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聚集、降纤、护脑、营养支持及对症支持治疗,病情稳定后康复锻炼)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5mmg晨服一次,1周后艾司西酞普兰改为10mmg晨服一次,对照组采用安慰剂(谷维素)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评定:
(1)用NIHSS及生活状态评分(ADL)评定神经功能康复;(1)基本痊愈(减分率>90%,ADL0级)(2)显效(减分率45.7%~90%ADL1~3级)(3)有效(减分率>16%)4.无效(减分率≤16%)(5)恶化治疗后3个月>治疗前。
(2)用HAMD评分的减分率评定治疗前后比较基本:减分率>70%为基本痊愈;50%~70%为显效;25%~50%为有效;≤25%为无效。恶化治疗>治疗前。
2.结果
艾司西酞普兰+米氮平治愈16例,基本治愈10例,总有效率:83.05%,对照组治愈6例,基本治愈8例,总有效率:53%,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脑梗死后抑郁指脑梗死发生后临床上除脑梗死各种躯体症状外,出现的以情绪低落、活动机能减退、思维迟钝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障碍性疾病[3]。约40%-50%的生存者脑梗死患者存在有抑郁,高于正常人的5~6倍。自杀意念高达17%。
脑梗死后抑郁发生的临床机制可能为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NE)系统的失衡。5-HT和NE是机体内重要的神经递质,它们与人类精神活动密切相关[4]。5-HT水平降低可直接使患者出现绝望、无助、情绪低落、缺乏信心、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NE参与情感、思维、认知、理解和推理等精神活动的调节。
脑梗死后抑郁严重影响患者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影响患者认知功能,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无抑郁的患者。
艾司西酞普兰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前膜神经元对5-HT的在摄取,增加突触前膜5-HT的浓度起到抗抑郁的作用,抗胆碱能作用小,无膜稳定性,减少心脏猝死,无α2肾上腺能受体亲和性,无体位性低血压,无三环类过量引起的心脏毒性,无脑电图改变,与其它药物无相互作用[5]。
总之,尽早对脑梗死患者抑郁识别、评估及治疗,在应用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同时还要从心理、社会等方面进行干预,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死亡率及复发率。
4.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梗死后抑郁能很好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慧芬.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3,5(14):121-122.
[2]牟成志,张海山,曲元明,徐广明,韩韬,张玉宝,杨伟,王旸.艾司西酞普兰对胶质瘤患者术后抑郁症状疗效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2(03) :78-79.
[3]郎延梅.脑梗死后抑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J].吉林医学, 2010(28):148-149.
[4]吴玉洁,王少石,卒中后抑郁[J].国外脑血管疾病分册,2005,13:99.
[5]《精神病学》郝伟,于欣主编.-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论文作者:邵书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普兰论文; 抑郁论文; 患者论文; 脑梗死论文; 羟色胺论文; 疗效论文; 评分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