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视野应该用来与“桂花雨”“对话”?_桂花论文

当以怎样的视野与《桂花雨》“对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当以论文,视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期初,集体备课《桂花雨》,为阔放视野,我们从四个维度展开了“对话”。

一、与作者“对话”

中国文化讲究“知人论事”。孟子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事以论其是也。概言之,即“知人论事”。

“知人论事”旨在通过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作品风格、社会影响等,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说起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桂花雨》作者琦君,孩子并不像了解根据其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橘子红了》一样耳熟能详。不知其人,何解其文?要引领孩子走近琦君,老师没有理由不先走进琦君。

琦君,原名潘希真,1917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永嘉县瞿溪乡。她五岁认字,六岁描红,七岁读诗经,八岁读女诫,九岁读论语,十岁过目能诵,挥笔成文。十二岁随父母迁居杭州。高一那年便在《浙江青年》上发表了处女作《我的好朋友小黄狗》,后以优秀的成绩直升之江大学,师承“一代词宗”——夏承焘,因此诗词造诣极高。1949年去了台湾。几十多年来,她笔耕不辍,出版散文、小说三十余本,有些散文被选入课本,作品被译为英、日、朝鲜文,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

琦君的散文充满“诗意”“禅意”“情意”。

“诗意”是琦君散文的气质。只看标题,就能感觉到缠绵的诗情:《往事恍如昨》《一回相见一回老》《三更有梦书当枕》……读来如饮醇茶,淡香满怀,涤荡身心。

“禅意”是琦君散文的风骨。在琦君心中,母亲是最伟大的佛。琦君将母亲和观音菩萨等而论之,因为从小琦君就为母亲的善和温柔所折服,这种善和温柔是植根于干百年来千千万万中华女性的血液中的,也同时植根在琦君的字里行间,这就是琦君散文的“禅意”。

“情意”是琦君散文的灵魂。“任何景语皆情语”在琦君的散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以什么为素材,几乎都是无情不下笔。亲情、友情、故乡情、国家情,哪一种都无法舍弃。正如琦君所言“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或许,琦君正是用这种深入灵魂的情意来抒写对亲友、对故土、对逝去的岁月那无可替代的爱,才会这么广泛和永恒地获得了读者的青睐。

备课时,设若以这样的视界与作者“对话”,便可概要的知其人,识其文。

二、与原著“对话”

与原著“对话”,在我们理解,意味着要努力做到三点:一是通读原著,了解其原始风貌;二是比读原著,即将教材与原著对比阅读,体味其原生态;三是批读原著,“个性化”地审视增删的内容。(注:下文( )中的文字是教材删改了的内容,[ ]中的文字是批注的内容)

(删:“故乡的”)桂花雨

[批注:“手”与“妈妈的手”,“桂花雨”与“故乡的桂花雨”,能一样吗?“妈妈的手”有不可抗拒的亲情;“故乡的桂花雨”有割舍不掉的乡情!]

中秋节前后,(删:“就”,改:“正”)是故乡(的)桂花(添:“盛开的”)季节。(删: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批注:“一……就……”,可见作者对“香味”有条件反射了似的敏锐、深刻。这是“香”情的开端,也是“乡”情的生长点。]

小时候,(删:“我”)无论什么花,(添:“我”)都不懂得欣赏。(删:“尽管”)父亲(添:“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删:“凌霄花、这是叮咚花、这是木碧花”,改:“梅花,那是木兰花……”)[批注:这是……这是……这是……一方面可以想见繁花的成簇成片,满目满园;另一方面可以想见父亲的殷殷教导,盈盈爱意。改为:“这是……那是……”情味便淡多了。]我除了记些(删:“名称”,改:名字)外,(添:“并不喜欢”。)[批注:“并不喜欢”极端否定的情感不与下文的“最喜欢”矛盾吗?“尽管……还……”的删去,不丧失了句式逻辑结构的严谨?]最喜欢的(删:“还”)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 (删:笨笨拙拙的“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改:“不像梅花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是满树(删:茂密)的叶子,(删: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不与繁花斗艳。改: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删: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气。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批注:作者感受的个性与独特性被删的同时,还剪断了“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与“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的情感连线。]

故乡是(删:近海县乡,改:靠海),八月正是台风季节。(删:母亲称之为“风水忌”。)[批注:“风水忌”为俚语,非“忌”语。]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删:“可别做风水啊?”改:可别来台风啊!)(删:她担心的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将收成的桂花。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批注:“担心的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将收成的桂花。”才合乎民以食为天需要的次第。]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删:遭,改:回),嘴里念着:“只要不做(删:风水,改:台风),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删:斗,改:箩)给胡(删:宅,改:家)老爷爷,一 (删:斗,改:箩)给毛(删:宅,改:家)(删:二婶婆,改: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删: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批注:置换称谓,在当地的人读来会怎么想呢?]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删:任,改:让)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吹落,(删:那就湿落落的,)[批注:过水才是香味散失的重要原因啊!]香味差太多了。

“摇桂花”对于我(添:来说)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删:没开足)[批注:“没开足”是“还不摇”的重要理由之一,也是“摇不下来”的重要原因。承上转下。]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删:云脚长毛,)[批注:当时,没有现在的天气预报,看云识天气就显得很重要了,了解“看云识天气”的谚语,难道不是增强防范台风的一种“武器”吗?]就知道要(删:“做风水”,改:来台风)了,赶紧(删:吩咐长工,改:叫大家)[批注:不回避史实,才是真实。]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删:帮着在桂花树下铺,)[批注:摇花时,接住落花的工具,是细节描写之一。]帮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删: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批注:设若琦君有机会读到教材,她也许会告说:“摇花乐”加上了母亲的“供奉乐”,父亲的“吟诗乐”,才是一家人的同乐。]

桂花摇落之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放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删: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添: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过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删:和,改:还有)那阵阵的桂花雨。

与原著“对话”的第一义谛:不在于做原著的“拥趸”,也不在于对教材文本刻意“寻衅”,而在于唤醒自我,广角阅读:读原著与读根据原著改编了的教材同样有必要,同时也在于历练自我,多维甄别:原著与“被整容”的教材哪个更天然,更绿色,更营养孩子的身心?进而,担待再度打磨教材的圣职,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所有的时间使得所有的孩子都绕过原著不读。不是吗?

三、与教材“对话”

与教材“对话”,由对话的主体观之,一是指教师与教材对话,二是指学生与教材对话。教师与教材对话的质量愈高,引领学生与教材对话的质量也愈高。反之,亦然。

教师与教材对话的途径很多,方式各异。有的放矢是决定对话质量的关键。

例如,教师与《桂花雨》对话,关键是抓住“写什么”与“怎么写”。

“写什么”,一目了然:花期——花形——花香——摇花——晒花——吃花——“吟花”(根据与原著对话,我们认为应增添教材内容:“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因为它是文章气脉贯通的重要一环,掐断不得)——忆花。

当然,理清“花香”与“摇花”的逻辑关系因“香”而“摇”,因“摇”得“香”,又因“香”得“乐”是很有必要的。

“怎么写”,清清楚楚:先写其香,再写摇花,接着写吃花。

不过,如何引导学生细致的品读对话,却显得至关重要。

譬如:怎么样写“摇花乐”。扣住“摇——落——乐”,读出“摇花”的动作(“抱着、使劲”);读出“落花”的形态(“纷纷、满头满身”);读出摇花的快乐(“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使得平面的文字,活化为立体的画面。

再如,怎么样写“桂花香”。重点抓住“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与“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的两个句子。品读“浸”字。“浸”是写桂花的香味由表及里的浸透的一种动态过程,它具有弥散性与穿透性。前一个“浸”是说香味弥散与穿透了“十几家邻居”,可见香的范围大,偏重写桂花气味的香,是留在嗅觉里的香;后一个“浸”字是说香味弥散与穿透的时间长,范围更广(“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着重写桂花作为香料的香,是吃进体内,融入血液的香。

有了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胸有成竹,何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不水到渠成?

四、与童年“对话”

人生的源头在童年,童年应该是绿色的。

在绿色的童年里,孩子应该活得像孩子。活得像孩子的孩子一如琦君的童年一样应该有“乐”。

故乡给了琦君童年的“摇花乐”,琦君还了《故乡的桂花雨》;故乡给了琦君花香的童年,琦君还了世界书香的人生。

标签:;  ;  ;  ;  ;  ;  ;  

什么样的视野应该用来与“桂花雨”“对话”?_桂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