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投资控制可以视为过程控制的一个区块,但是其控制对象又有超出过程控制的部分,因此在相关研究和管理上往往将投资控制视作一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区块。文章分析其投资现状及问题,探讨控制和管理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管理
引言
内部控制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的保证工程项目的有效进行和质量的提高,从而使政府资金得到更好的利用,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但在当下水利投资项目内部控制管理中,还是存在着相应的问题,并影响到水利投资工程项目的有效进行
1 当前工程投资控制与管理的现状
1.1 参建各方目标不统一
投资方或建设单位都想在充分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成本;施工承包方在承接项目后都想尽可能通过最少的成本投入来换取赢利的最大化;页第三方普遍把控制工程投资控制的主要精力放在造价的预、决算和造价资料的审查、核定上。各方综合作用的结果往往是造价控制的核心目标无法达成,造成超概算现象频繁发生。
1.2 项目立项预期和实际存在偏差
个别地方政府或部门为了争取中央专项资金的补贴,经常通过各种手段促进项目建设。项目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将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筑标准,增加附带项目和辅助项目,使项目成本超出预算估计,甚至估计,加之部分地方财政配套跟不上,造成资金链断裂,增加工程的投资管理难度。
1.3 项目前期设计工作不够重视
水利工程的前期设计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监督和管理不到位。许多水利工程基础资料收集不活跃,数据不完整,没有限制设计和设计人员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经常导致选择的设计不高,不够深。而现有水利工程监理只注重对施工阶段的全过程监理,对设计阶段的监理鲜有涉及。
1.4 工程建设管理及施工过程混乱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造价的政策法规调整不断,物价指数飞涨等原因。部分工程建设管理中未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监理制等,致使合同不规范,投资风险得不到保证,甚至发生参建各方恶意串通和挪用项目建设资金等事件。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现场签证频繁,恶性和循环最后导致豆腐渣工程、投资失控、国家资产流失等现象。
2水利工程经济投资三超问题
2.1许多新项目都是快速启动的,因为在投资决策阶段,每个项目的全面评估标准缺乏评估标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这样就造成了相关的投资不足,以出现了资金缺口,导致工程的投资不断的增加。同时,由于工程完工造成的资金短缺继续拖延,目前的恶性螺旋式上升趋势,与投资者和承包商相应的,承担了巨大的责任和责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对水利工程建设来讲工程设计是最关键的。初步设计对项目经济投资的影响将达到25%,技术设计对项目投资的影响是35%,而工程投资对项目经济投资的影响是5%。在项目决定了对应的投资策略之后,这时工程的经济投资管理控制最重要的就是设计。设计单位只是局限于技术上的可行性,对于经济投资的概念以及合理性缺乏重视,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投资资金的浪费。
2.3在工程施工期间,许多承包商都在追逐所谓的最高利润,对相关工程的数量进行虚假报道或报告。同时,相应的监督也十分关注项目的质量和最终期限,但对投资管理和监督的监管缺失仍有一小部分,这是三方面的一个重要因素。
3 水利工程经济投资管理控制策略
3.1工程施工招投标。施工队是工程施工的执行人。许多实践表明,项目的质量、投资、工期、最重要的是项目的施工队伍的选择。施工项目需要在传统的“直接任务”类型、开工项目施工招标、选择施工队伍的优质和高质量等方面进行改革。为了确保最终的工程施工质量,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施工队伍的管理水平的刺激,非常有利于控制建设项目的投资管理,挖掘潜在的技术相关的企业,使用最先进的建设策略,以减少工程投资。
3.2强化合同管理。要不断的强调项目工程的相关合同管理,特别是在合同的履行期间。并且,在合同履行的期间因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影响因素,会导致工程在进行的过程在会偏离了经济投资的最终目的。所以,一定要基于原理性的指导进行动态控制,经由相关的合同管理人员对该项目工程建设展开跟踪式的检查,技术的发现问题并即刻进行调整处理。
3.3工程完工验收及后评估。关键是影响评价,也是水利工程的影响在所有方面操作后评价;经济效能评估建设项目相关的经济投资和国家经济利益,和必要的财务效益和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可行性研究评估,以及在项目的竣工投产后,整体经济效益评估,促进各种经验的全面总结,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找出技术和经济投资组织更有效地计划,不断提高项目投资决策水平和最终的经济效益。
3.4强调项目工程信息管理。相应的经济投资控制和信息管理具有直接的相关性,信息是投资控制的关键基础和基础。摘要在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的过程中,重视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为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服务或方便的信息检索。
4 结语
总之,在投资管理和管理工作中,我们应主动加强与国外相关行业的沟通与联系,逐步实现从配额法到实物数量法的过度使用,并符合国际标准。通过不断探索,谋求改革与发展,以适应水利建设事业需要。
参考文献
[1]韩冰如.议如何提升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实效[J].科技展望,2015,01:73.
[2]孙静.水利工程不同建设阶段的工程造价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3:195-196.
[3]叶文武,施维军,吴斌,曹驰宇.关于水利建设项目责任主体问题的探讨[J].江苏水利,2015,01:22+25.
论文作者:曾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3
标签:项目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经济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