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聊建集团聊城明新建筑有限公司 山东省 252000;
2.山东聊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 252000
摘要:随着近几年施工安全要求及成本精细化控制的不断科学化,安装工程中非标储罐及立式设备防腐、保温脚手架搭设不断改进和创新,在经过多个工地和近几年的实际应用中形成此技术。
关键词:非标准储罐;立式设备;脚手架;防腐;保温
1,技术特点
搭设快速、简单实用,造价低,拆卸省时省力,易于存放和多次利用,便于运输,一次性投入,可以多次利用,在施工空间不占用地面减少与土建专业的交叉面,一般在工程前期作为防腐用脚手架、后期作为保温脚手架,同时可以为管道安装等施工借用。
2,适用范围
本技术适合大型非标储罐及立式设备防腐、保温用,也适合非标储罐内部脚手架搭设使用。
3,工艺原理
根据交圈(周边)管式脚手架搭设原理,将架管式脚手架优化,将原来传统脚手架立足点倒置,并采用圆环搭设结构,多层环向连接,横向固定,非常牢固。本技术介绍的脚手架有许多脚手架节片组成,每个节片相互连接而成。
4,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施工工艺流程
图1:单个脚手架节片 图2:放大的节片弯钩
3、脚手架节片固定装置:本技术介绍两种固定方式,一种固定方式是在非标储罐顶栏杆位置设置固定三角架或者顶部设置中心固定悬杆式,其中三角固定架规格为1米*1米,材料为Φ48*3焊管制成,三角架与栏杆采用挂钩和Φ10铁丝捆扎并固定牢固;中心固定悬杆式选用常用的土建脚手架管Φ48*3作为悬杆,每个悬杆外伸长度为0,8米,为防止滑脱在悬杆末端焊接0,3米高挡杆,并在外圈和中心位置设置连接、固定。脚手架节片固定装置在顶部设置间距为2,5米/个。
另一种固定方式为平台固定式,此方式一般针对设备周围有平台或者框架时,采用在顶部设置割口挂钩,挡棍横挡与平台梁,脚手架节片间距设置同样为2,5米/个为宜,
4、脚手架节片悬挂、连接:当顶部固定装置固定完成后开始悬挂、连接各脚手架节片,脚手架节片连接弯钩的弯钩连接处应保证牢固无扭摆受力,当处于恶劣环境时可以将脚手架节片连接弯钩增加绑扎绳,使挂节连接更加牢固;平台固定时,先将平台割开脚手架节片悬挂处的平台板,将第一节脚手架节片利用挡管固定,然后开始连接挂节,连接成型后如下图:
5、架板搭设固定,本技术采用单块长度为3米铁架板,利用架板将各挂架连接成平台,然后将架板两端用铁丝捆绑固定,架板原则上采用两块并排。
6、挂架自顶部开始一直垂直下来,每层均铺设架板,同时每层拉设生命绳供安全带挂设,并在两层间设置移动扶绳。
5,材料与设备
在本技术中需要用到的设备及材料有:
3、单个挂节制作完成后为防止锈蚀可以进行防腐。
4、架板铺设后必须利用绑丝进行两端捆扎固定,防止窜动。
5、顶端固定装置必须每班进行检查,发现变形或者松动立即整改或者更换。弯钩位置为增加连接强度可以另外进行加固。
7,安全控制
1、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应急预案体系,配备相应监管、管理人员。
2、施工前认真、详细、全面地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要求每个参与作业人员均参加,交底结束后进行相关不清楚问题的解释,交底确认,然后作业。
3、进入施工现场配戴好必要的安全用品,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在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配备安全带,且设置防坠器,在每层施工时需要在施工人员操作位置设置拦腰装置和安全带栓挂生命绳,如下图
4、施工用电线、电缆、二次线要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规定,由安全员和电工经常巡查,维护处理。
5、三角架焊接固定牢固。所有架板均为两端绑扎。
6、当两层同时有人员施工时,应错开层次,严禁垂直施工,并严格控制高空抛掷、物品坠落。
8,环保措施
1、用完的挂节妥善放置,可以再次使用。
2、每次拆除后使用完成的绑丝,收集后集中存放。
3、当有粉尘类产生时,在脚手架外围设置密目式安全网,放置粉尘及飘絮。
9,总结
1、此类脚手架,简单实用,造价低,易于存放和多次利用,便于运输。类似工程施工中经常使用电动吊篮或者钢管式脚手架。吊篮操作范围比较局限,不易形成大面积协同协调作业,人员利用率低,效率低、造价高。
采用钢管式脚手架必须专业人员搭设,搭设及拆除周期长,同时在交叉作业时往往不能满足各空间、各工种同时施工,例如:钢管式脚手架支撑点在地面妨碍土建地面平整、浇筑。购买或者租赁价格较高,形成大量人力、物力成本积压,搭拆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工期时间。
2、经济效益简单对比表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
[2]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 300-2013
论文作者:潘亚非1,宋迎迎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脚手架论文; 节片论文; 非标论文; 作业论文; 牢固论文; 技术论文; 储罐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