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论文_王威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论文_王威

香河鼎泰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河北廊坊 0654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城乡规划与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的社会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城镇化的迅速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新型的城镇化使我国城乡规划的理念不断地更新,这也意味着城乡规划要打破传统。想要为现代社会的发展作贡献,城乡规划有必要与新型城镇建设发展相结合。本文探讨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的城乡规划将要面临的转型。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规划;转型;以人为本

前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也使我国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理念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传统的城乡规划已经不能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的需求,从而如何加快城乡规划的转型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

1.新型城镇化概述

所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它与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思路不同。新型城镇化发展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文明理论等,同时更加注重城市和乡村的和谐发展。该发展理念一经提出,便在社会上取得强烈反响,并在社会舆论之中形成了共识,换句话说,基于传统城市的发展,必须要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协调发展、互促互进”的新型发展理念,同时,在发展中,必须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序地推进农村人口往城市人口转变,从而走一条集约、绿色、低碳的新型发展道路。

而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开始逐步地认识到人的重要性,并在发展思路中强力注入以人为本的思想,将传统的土地城镇化逐步向人的城镇化。换言之,为了加快我国城镇化的步伐,开始越来越注重人的需求,而从发展机制角度出发,则开由传统的以工业发展为主的模式,向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转变。同时,基于城镇化发展,开始注重城市的功能,而不再是单纯以扩大城市的规模为根本出发点。从空间形态上来看,当前的城市发展开始改变过去的中心城市发展思路,以大中城市+小城镇的方式协调发展。此外,在制度方面也加强了创新,开始探索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相关政策。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城乡规划设计不考虑实际需求

在我国许多地区的城乡规划建设中,不考虑实际需要,一味的按照大而全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马路要足够的宽,住房要足够的高大,广场要足够宏大等等这些问题往往会使城乡规划建设中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首先城乡规划建设是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国家财政给予一定的支持,但是如果将过多的财政预算花费在没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建设项目上,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浪费。建设这些项目,人民无法从中获得利益,只是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面子工程。另一方面,城乡规划建设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过多的将财政预算消耗在了面子工程上,那么必要的工程建设将会被迫减少,这就会对我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造成许多负面影响。

2.2不能很好的解决当地的纠纷

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会有许多公共设施及其他建构筑的修建,这往往会涉及到占用农村耕地或者居民住房用地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比较敏感。首先,被占地的用户都希望能从这里面得到更多的好处,以保障今后的发展;而从开发商的角度,又希望通过更小的成本完成工程项目。所以在许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因为占地补偿无法满足居民的要求而出现各种问题和纠纷。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其中有少部分人确实希望通过要求补偿的方式达到一夜暴富的目的,但是更多的纠纷确实是开发商与住户没有协调达成一致的原因。

2.3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在城乡规划建设工程中,许多开发商都想依托政策红利获得更大的开发收益,所以有些企业为了抢占相关的项目采取送礼等的不正当方式去竞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不正当的竞争方式不仅会对我国的城乡规划建设带来负面的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社会的不良风气。尤其在我国现在推行市场化的时刻,这种不良的行为将会拖慢我国的市场化进程。并且如果有些开发商通过这种手段获得了相关的建设项目,也不能保证他们工程建设的质量。因此从这些方面考虑,如果城乡规划建设不能受到很好的监管,将会面临很多问题。

3.新型城镇化下城乡规划的转型策略

3.1规划建设从实际情况考虑和出发

城乡规划建设一定要结合实际需求考虑,避免相关部门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盲目追求面子工程而忽略其真正的开发建设目的。在规划建设之前要经过细致的考察调研,既要看到当地发展的机遇和特色,确保城乡规划工程有利于农村和城市在今后的发展;同时也要考虑当地的实际需要,比如农村地区的居民需要耕种土地,在住房搬迁过程中就应该要考虑他们的住房楼层不应太高,并且要有专门的空间存放农具、晾晒谷物。这样既能保证农村地区的发展,又不会在短时间内强行的改变他们的传统和生活方式。

3.2相关部门作为第三方出面解决纠纷

在城乡规划建设中纠纷无可避免,只要能够合理解决这些问题便能有效的处理矛盾。在这方面如果单纯的让居民与开发商之间进行沟通协商,效果不会太好。可以让政府部门出面了解两方的需求,并且制定合理的制度,在土地补偿方面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中保障公平公正。面对一些弱势群体,开发商和政府方面应该做出相应的帮扶,确保在建设过程中保障其正常的生产生活。总之,在建设的过程中既要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和速度,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做到合理和公平。

3.3加强监管力度

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工程建设还是涉及民生的相关政策执行,都应该受到人民的监督。在工程项目的招标和实施过程中,所有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都有监督和举报的权利与义务,确保工程项目的推进公平合法。在相关政策执行方面,公民应该利用好自身的监督权利,确保政策的执行公平合理,如果出现某些官员徇私舞弊的行为,要敢于举报,给妄图违法的人员发出警告。

3.4秉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基于以人为本的持续发展观,城乡规划的重点要从物的角度转变为人的角度,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从人的角度出发,无论是城镇化的方案制定还是城乡规划的构思都要能够让人更容易理解更好接受。

3.5规划的主导范式向存量规划转变

在国家宏观调控和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背景下,城市发展道路急需由粗放式、资源高消耗式增长向内涵式、资源集约式发展转型,控制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与提升品质是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方式。城乡规划的空间要素从增量土地向存量土地转变,增量和存量规划并重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城乡规划工作的必然选择。

3.6规划的价值观向社会、经济、文化及生态多元价值观转变

在经历了空间超常规的快速发展之后,如今先发地区的城市空间框架基本拉开,而环境、社会、文化及特色等方面的问题开始凸显,传统专注于空间增长的宏观结构规划已不能解决新时期的城市问题。以经济增长为基本导向的依赖路径要逐渐向统筹经济、社会及环境均衡的科学发展路径转变。城乡规划必须适应城市发展模式的价值观转换。

结束语: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发展理念的最好诠释。如今我国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我国城乡规划建设指明了建设方向。虽然其中还存一些问题,同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但是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我们有责任为城镇化建设出谋划策、解决问题。相信在规划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将会很快迈入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看文献:

[1]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设计要点[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2):130-137.

[2]仇保兴.转型期的城市规划变革纲要[J].规划师,2006(3):5-14.

[3]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11-18.

[4]顾浩,陈勇.浙江省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编制的探索与实践[J].城市规划学刊,2012(2):106-111.

[5]张立.新时期的“小城镇、大战路”—试论人口高输出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机制[J].城市规划学刊,2012(2):23-30.

论文作者:王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论文_王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