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改革与发展研究_外汇公司论文

印度改革与发展研究_外汇公司论文

印度改革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印度论文,改革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印度正在积极推进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的背景

印度是混合经济体制的国家,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而且长期实行着相对封闭的经济政策。印度推行改革开放新政策,始于1991年7月。由于海湾战争、前苏联解体等外部因素的冲击和国内政党、种族、教派之争造成的政治动荡,使印度经济1991年处于崩溃的边沿。当时,海外劳务收入急剧下降,石油进口支出大幅度增加,导致外汇储备下降,外债余额上升。到1991年6月,国家外汇储备仅剩10亿美元左右,外债高达720亿美元。1990~1991年财政年度赤字52亿美元,通货膨胀率上升到16%。为了挽救印度经济,拉奥总理上台后,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帮助下,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2.将对外经济领域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印度改革开放的切入点是对外经济领域。这一方面是为了治理宏观经济的暂时危机,克服外汇短缺和财政赤字的现实困难;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解决印度经济长期闭关自守形成的各种弊端。如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和保护主义经济政策造成的效率低下,竞争力不足,与国际市场长期隔绝,以及与此相伴随的制造业水平落后,产品质量低下等问题。

为了扩大印度经济的开放度,印度政府对关税、许可证、外贸外资和外汇政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大幅度削减关税。从1991年7月至今的3年中,将最高关税率从300%分阶段降低到110%、85%,计划在本年度进一步降到65%,其中生产设备的关税率从55%降为35%,零部件关税率从35~40%降至25%;优先发展部门的工程设备、煤炭、炼油、矿产设备等的关税率由30%降至25%,电力工程设备关税率降至20%。第二,取消了每年高达200亿卢比的出口补贴,迫使出口企业面对国际市场,开展竞争。第三,取消了进出口许可证制度,以及除消费品外的所有进口品的配额限制。将一部分原来由国家专营的进出口商品向私营企业开放。允许6种出口商用其自有外汇进口原禁止进口的18类商品。此外,将黄金的进口税降低了50%。第四,汇率贬值并逐步放松对外汇的管制。1991年7月,将卢比贬值20%,1992年3月,宣布卢比可部分兑换,即印度商人为出国经商可按每人每天300美元,一次20天自由兑换外汇;出口企业所赚外汇可将40%按官方汇率兑换,60%在自由市场买卖;另外,允许出口企业有25%的外汇留成,用于企业进口。完全出口型企业、出口加工区企业以及电子硬件和软件可有50%的外汇留成。最近,印度政府又宣布实行经常项目下的外汇自由兑换,向外汇完全自由兑换迈出了十分重要的一步。第五,放松外资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印度加入了国际投资保证公约,与英、德、美签定双边投资条约;修改外汇管理法,取消了外资控股限制;允许外资在合资企业中的股份限额从40%提高到51%,对一些特殊领域或全部出口的企业允许外商独资。规定出口加工区的企业,其产品在当地通过劳务和原料等增值30%以上的可内销25%。外国投资机构购买印度股票,每种股票最多可购总额的5%,每一上市公司股票的24%以下可出售给海外投资机构。允许私营企业的资本超过原来的最高限额10亿卢比。为了鼓励印侨及外籍印度人回国投资,印度政府规定海外印度人可独资建立出口型企业、出口贸易公司以及在出口加工区建立工厂,其收益在纳税后可全部汇出。在采矿业,允许海外印度人拥有50%的股份,而在一些非垄断性矿业公司可拥有50%以上的股份。海外印度人可用外汇在任何一座印度城市购买或租赁房产。此举吸引了大批海外印度人回国投资。

除了吸收外资外,对于印度企业到海外投资也制定了比较宽松的政策,只要印度人股份总额达到200万美元,并且汇回现汇50万美元,即可自动批准到国外去办合资企业。随着外资政策的放宽,一些国际知名的大企业如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通用汽车公司、摩托罗拉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以及日本富士通、铃木、德国奔驰公司等正纷纷进入印度。

为配合经济上的开放政策,印度政府在外交上努力改变以往的形象,重视发展同西方的外交。今年2月以来,印度总理拉奥率领庞大的经济代表团先后访问了瑞士、德国、英国、日本和美国,4月中旬,印度外交部邀请了日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的经济记者访问印度,扩大了印度同西方的交往。

3.加快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

印度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税制改革,政府计划分两阶段改革间接税体制,推行增值税。第一阶段,建立完善的中央政府增值税,对绝大多数制成品和服务业征收增值税。减少税率档次,降低税率水平,将增值税率简化为10%、15%、20%三个档次。对少数产品如石化、烟草和部分奢侈品征收特别税。第二阶段,将增值税扩展到批发业,由各邦征收并上交中央财政。将中央的产品税和邦的销售税合并为邦的增值税或实行中央、邦的两级增值税。

为了减少财政赤字,政府在财政上开源节流,一方面精简政府机构,减少行政开支,一方面出售了31家国营企业20%的股票,收入约300亿卢比,批准16家国营企业发行债券605.8亿卢比。为了促进预算的积极平衡,刺激生产,提高增长率,政府将上市公司的公司税由51.75%降为46%,将私人公司的公司税由57.5%也降为46%;将外国公司的税率由65%减为55%,公司投资的长期资本增值税由40%降至30%。另外,政府正制定计划,降低部分需求不足的产品的产品税。拟将摩托车的产品税由55%减为40%,非石油驱动的商用车的产品税由23%降为15%,将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的产品税税额大幅度降低。

印度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减少政府对银行系统和资本市场的干预,促进合理竞争。在银行体制改革方面,政府的目标在于:第一,减少行政性控制,发挥市场机制的刺激作用。第二,建立必需的稳妥的法规,以保护储户的利益和银行体系的正常运作。第三,创造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使银行为储户、借贷者以及其他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首先,印度修改了邦银行法,简化印度邦银行股东的注册手续。原则批准设立一批新的私营银行。这些银行可以从外国投资机构筹集20%的资本,从非印度居民筹集40%的资本。允许印度国营银行股票上市筹资,股票可以转让49%。其次,调整银行管理机构。在印度储备银行内成立一个独立的金融监督局,负责信贷管理、分类资产管理等领域条规的实施;将银行运行和发展部的商业银行监督业务划出,成立监督部,其管辖权扩展到金融机构与非银行金融公司。再次,通过转移银行间的拖欠负债,对银行进行彻底的整顿。由于国家长期以低于市场利率管理国营银行的大部分资金,造成银行和企业的利益损失。为此,政府计划在1993~1995年3年内把法定流通货币比例由37.5%降至25%,现金准备金率由15%降至10%以下,同时逐渐降低政策性优惠贷款的比重。

在资本市场的改革方面,废除资本发行办公室对股票价格与股票过户的控制。此举使公司有更大的自由度按自己的方式和价格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另外政府已允许国营企业股票上市交易,私营公司自行决定其证券价格。为了规范对股市的管理,赋予印度证券交易局改革和调节资本市场的必要权威和权力。当上市公司发行公共股票时,要求披露项目的原材料、特定的风险因素等事实,确保广告的公正性,避免采用不确定的表述误导投资者。向公众发行股票的最低比例由60%降为25%。允许建立私人共同基金,所有共同基金均可申请购买一定份额的公共股票。外国机构投资者在印度证券交易局登记后,即可在印度资本市场投资。

二、印度的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

经过3年的改革开放,印度经济已经度过了危机,正在逐步走上稳定发展的轨道。3年中GDP增长率分别为1.1%、4.0%、3.8%。1993~1994年度,出口增长19.8%,进口下降1.3%,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38亿美元。引进外资40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达到25亿美元,消费品物价指数8.6%。印度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缺乏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

尽管拉奥总理成功地控制了通货膨胀和外汇危机,但反对党一直利用印度教派之争和民族主义情绪反对现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在议会中处处为难政府。另外,一些长期困扰政府的老问题如旁遮普问题、克什米尔问题等始终得不到解决;最近印巴关系紧张,濒临战争边缘,这些都成为政府推进改革,加快发展的心腹隐患。

2.国营企业改革困难

印度国营企业共237家,其中盈利企业131家,亏损企业104家,这些国营企业得到国家近一半的投资,但只能创造国民经济约27%的产值。政府一直试图推进国营企业的私有化,关闭一些“病态”亏损企业,但阻力很大。一方面,有关政府主管部门不愿放权;另一方面,国营企业的职工担心失业,由各政党控制的强大工会已发动多次全国性罢工,使政府不敢贸然采取行动,国营企业的改革雷声大、雨点小,成效甚微。

3.财政赤字居高不下

拉奥总理执政的3年中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分别为5.9%、5.2%和7.3%。1993年,政府计划将赤字控制在4.7%,但由于国营企业继续亏损,政府减少补贴的设想难以实现等多种原因,最终仍然大幅度超过了计划指标。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使回落的物价开始反弹,到今年5月底,通货膨胀率达到11%。物价的上涨反过来推动利率的上升,从而抑制经济的回升,增加失业人口。目前,印度的外债余额已达840亿美元,明年将进入偿债高峰期,无疑将会对政府平衡预算增加更大的压力。

4.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增长缓慢

印度的公路、铁路、港口、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能源、电力供应不足,尤其是石油供应短缺,40%依赖进口。据估计每年缺电约11%左右,使一些工厂停工停产,开工不足。这些都影响了工业的发展,妨碍了外资的流入。工业生产连续3年回升乏力,增长率分别为0、1.8%、1.6%,其中采矿业3年的增长率为-0.2%、3.9%、-1.6%,制造业为-2.5%、3.9%、1.0%,电力为9.6%、4.3%、7.6%。工业的缓慢增长是财政赤字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印度的产业政策

印度具有倾斜的产业政策,主要侧重在如下两个方面。

1.将农业发展放在最优先的地位

印度有8.5亿人口,农村人口占很大比重。为了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自60年代和70年代分别成功地推行“绿色革命”和“白色革命”,解决了粮食问题和奶制品供应问题之后,又于80年代中后期推行“蓝色革命”,即大力发展水产业。在相当长时间内印度政府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二是缩小工农产品剪刀差。对农业的信贷1991~1992年增长8.4%,1992~1993年增长9.5%,1993~1994年增长20%。在中央、邦和直辖区1992~1993年的年度预算支出中用于农业及相关活动的支出占5.4%,用于农村发展的支出占6.5%;1993~1994年度,财政预算中用于农村发展的支出占6.2%,比上年增长39.2%。另外,各级政府取消了对农产品流通的限制,提高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和支持价格,以补偿农民的投入。与此同时,政府还增拨了4000亿卢比作为肥料补贴,缩小工农产品的剪刀差。

2.放松对产业部门的直接控制,加强基础产业建设

近年来政府逐步取消了对大多数工业部门的许可证制度,减少为国营部门特别保留的领域,放松对出口导向部门中大型企业的进入限制,尤其对部分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放松了管制。允许私营部门进入基础产业投资领域。这一措施一方面是为了扩大这些产业和设施的生产服务能力,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创造竞争性的经营环境,提高行业经营效率。尽管到目前为止,煤炭、电力、石油、邮电、通讯、铁路、民航、港口等领域国营企业仍占主导和垄断地位,但是私营企业正在进入。

对于电力部门,政府制定了鼓励行业发展,允许私营部门投资的具体政策。第一,将电力设备的进口关税降低20%;第二,新建电厂享受5年的免税优惠;第三,保证电力投资16%的回报率;第四,将个别邦的电网分配权移交给私营部门作为试点。

对于石油部门,政府改组了行政管理部门,将石油天然气委员会企业化,改为石油天然气公司,赋予该公司在国际国内资本市场筹集资本的权力,计划出售该公司20%的股权,允许私营公司参与资源勘探,以发现更多的可开采资源。此外,还允许国内外的私营公司开发中小规模的油田。为保证石油行业的利益,政府提高了石油天然气的价格,以改善石油和炼油的经营条件。

在通讯、民航、可再生资源、铁路、交通等领域也都制定各有特点的优惠政策,印度的私营航空公司已经建立,并投入国内航线的营运。总之,加强基础建设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都将是政府产业政策的重点。

四、印度的地区发展现状与政策

印度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差距、南北差距十分明显,德里(Delhi)、果阿(Goa)、哈里亚拉(Haryana)、旁遮普(Punjab)等地发展水平较高,而比哈尔(Bihar)、奥里萨(Orissa)、特里普拉(Tripura)等地发展水平较低。1980~1981年度,印度全国人均GNP1630卢比,德里人均GNP3759卢比,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是最低的比哈尔邦的4倍。按照类似于基尼系数(Gini)的Elteto-Frigyes指数计算,该年度印度各地区人均GNP的差异程度十分明显。全国的总体不平衡指数为0.4626,落后地区的不平衡指数为0.1882,发达地区的不平衡指数为0.3380。到1990~1991年度,最富的德里人均GNP仍为最穷的比哈尔邦的4倍。全国的总体不平衡指数上升为0.4790,落后地区的不平衡指数为0.1772,发达地区的不平衡指数为0.3654。总体上看,在最近10年中印度的地区发展差距既没有明显扩大,也没有改善的迹象。但落后的各邦之间的差距略有缩小,发达各邦之间差距有所扩大。

印度地区发展差距基本上是历史、自然因素和地理条件形成的,从政策的角度来看,印度没有特殊的、鲜明的地区优惠政策,这主要是在议会民主的体制下,各政党间平衡的产物。由于不同的党派控制着不同的邦,因此,如果制定带有明显倾斜性的地区政策,必然会招致不同党派的反对。事实上,印度的地区政策主要是通过产业政策和转移支付的式体现的。

考虑到落后地区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合格的各类人材,政府确定了对落后地区投资的鼓励政策,包括税收优惠,享受一定年限的免税;低价出租或出卖土地,如对公用土地实现50%的优惠和99年的低价租用政策;对私有土地,由政府买进,再以优惠价卖给投资者;提供能源补贴。但即使如此,私营企业主仍然愿在落后地区投资。

对落后地区的另一项直接的支持是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政府计划委员会与财政部每年核定一次转移支付的总强度及对各邦的分配方案。在印度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1981~1985年)中央政府财政总预算用于转移支付的比重约在40%左右,从第七个五年计划开始,转移支付的比重逐年上升,从期初40%到期末的50%左右;进入90年代后,转移支付的比重又上升到53%以上。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既包括比较发达的邦,也包括比较落后的邦,但从总体上看,经济落后的邦得到的比上交的多。在转移支付的总额中,用于经常性支出的份额约占85%,用于资本项目的占15%。

除了规范性的转移支付政策外,中央政府还由计委与财政部确定一些在落后地区投资的具体项目,这些项目一般是基础性建设。政府在定项目的同时也带帽下达财政拨款计划和信贷计划。政府每年用于建设性投资和贷款的财政金额约占财政总支出的14%左右,但这些资金只有一部分分配到了落后地区。

标签:;  ;  ;  ;  ;  ;  ;  ;  ;  ;  

印度改革与发展研究_外汇公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