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华山建设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16)
【摘 要】本文就目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现状和发展作了分析,对如何运用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指导建筑施工以及在其编制方法、现场供电方式、配电线路外电防护、变配电、工作照明、重复接地和用电技术档案方面作了重点阐述,为安全规范用电提供了支持方法。
【关键词】建筑施工;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管理;现场
【中图分类号】TU7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6-0097-02
1.目前建筑施工现场用电概况
随着我国建筑业飞速发展和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在建筑业新形势下通过开展以人为本,使以安全达标为突破口和重心的创建文明工地的必然要求 。其中涉及施工用电的各种电气装置和建筑机械设备大量增多,对电气设备特殊性、复杂性的安全运行尤显重要,因此规范施工用电必须首先从软件上完成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2.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中对施工用电的要求:“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5台以上或用电设备总设备容量在50kw及50kw以上者,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是“保障临时用电安全,加强用电技术合理,经济适用节源能源”。
2.1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封面要求
必须在封面上标明工程名称、施工单位、编制人(电气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审核人(技术负责人)、批准人(企业技术负责人)的签章,以及编制日期等。
2.2 被编制临电施组设计的工程概况
主要从工程规模;施工进度安排;机械设备的投入情况;施工现场的总平面布置等方面对工程施工情况作详尽全面的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编制工作做准备。
2.3 现场勘测
主要是确实现场电源采用TN-S系统还是采用TT系统输入;现场地形、地貌和工程施工位置的了解;施工场地内地上地下管线路径;建筑材料堆放场所及生产、生活用临舍建筑的位置;外电供电情况以及用电设备布置等。
2.4 确定电线布置
一般情况下,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位置,分配电箱应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较为集中的位置。支线架设按照JGJ46-2005的布置形式,可按照情况采用放射式、树干式、链式等,采用架空线路或埋地电缆方式布线,设过路保护,保证缆线不被挤、压、缠、绕、轧。
2.5 现场用电负荷计算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主要是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两部分。
(1)用电总容量可此公式计算:P≥(1+K)[(1.05~1.10)(K1∑P1/cosφ+K2ΣP2)]。式中:P—施工现场供电所需总容量(KVA);P1—施工现场用电动机额定功率之和(KVA)996。P2—施工现场电焊机额顶容量之和(KVA)。K1—电动机同时需要系数(套用原则:10台以内取0.7;11~30台取0.6;30台以上取0.5)。K2—电动机同时需要系数(套用原则:3~10台取0.6;10以上取0.5)。cosφ—电动机平均功率因素,施工现场最高取0.78;一般取0.65~0.75。K—表示生活及照明用电量一般以动力用电量的10%计取,但现在用电器具增多,可适当增至25%。
(2)施工过程用电特点:现场用电量随着工程进度的变化和机械进出场的变化而变化;可根据工程施工安排,计算出地下室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设备安装工程、交叉作业及室外工程段的用电量和高峰期用电量。而计算用电量的目的是为选择电源用量提供依据。上述公式中P值的准确度,关系施工用电源容量是否选择合理,经济适用。常见用电机械设备需要系数按有关工具数据取,不常用的一些机具等可根据需要做Cosφ和K值测算。
2.6 变压器容量、导线和配电器具选择
变压器容量应使其额定容量稍大于施工现场用电负荷;导线选择应同时满足JGJ46-2005中三个条件:机械强度、容许电流和容许电压之要求。选择原则:取三个条件中的最大值,作为导线截面积选取的根据。现场每条主干线和分支线应分别计算,以达到最经济、合适的匹配;配电器具的选择:选择对象是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各级漏电保护器,熔断器,磁力起动器等。电器选择应根据主分干线,用电设施和设备分型号逐级配置;计算和选择流程:不同线路的电力负荷→负荷电流→适合电器。
2.7 绘制电气平面图、立面图和接线系统图
电气平面图:仅是图例标示出建筑物、临舍、用电设备、电源位置、导线走向,注明导线规格、型号、布线形式,各电箱位置;电气立面图:对高层建筑施工来说,显得很重要,主要反映电气及线路的空间位置关系;电气接线系统图:指表示负荷分配和控制顺序的关系详图,标明电气控制设备的型号、规格和线路的型号,但不注明线的敷设方式和走向,也不注明用电设备的位置。此三图集体反映出了布线方式,电器及导线规格、尺寸。绘制图应用标准图例,达到施工人员能一目了然,按图施工。
2.8 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制定这两个措施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决定,制定措施的重点是对线路安装的质量、标准的控制。对总分配电箱和开关箱、配电板的材质及安装位置、电气装置的规格是否匹配和使用合格产品进行选择;对外电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制定有针对易发生触电场所用电设备、手持移动式电动工具的安全使用措施;指定有预防易引起火灾和如何同易燃易爆物品保持一定距离的措施。措施中包含对供、用电人员开展安全用电责任制、安全用电教育等内容。
3.施工现场供电方式、配电线路和外电防护
3.1 供电方式
当施工现场采用电业部门高压侧供电、自设变压器或施工单位自备发动机组时应作工作接地,必须采用TN-S系统供电;当施工现场采用电业部门低压侧供电与外电线路采用同一电网时,应按照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采用TN系统或TT系统供电。其选择是从本质上提高了施工用电的安全性。自备电源及其安全技术要求:主要用于当外电源停止供电时,作为继续供电电源使用。发电机组及其控制、配电、修理室等可分开设置;在保证电气安全距离和满足防火要求情况下可合并设置;发电机组的排烟管道必须伸出室外;发电机组及其控制、配电室内必须配置可用于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严禁存放贮油桶;发电机组电源必须与外电线路电源连锁,严禁并列运行,应采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和独立设置TN-S接零保护系统,其工作接地电阻值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第5.3.1条要求;发电机控制屏宜装设下列仪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有功功率表、电度表、功率因数表、频率表、直流电流表;发电机供电系统应设置电源隔离开关及短路、过载、漏电保护电器。电源隔离开关分断时应有明显可见分断点;发电机组并列运行时,必须装设同期装置,并在机组同步运行后再向负载供电。
3.2 配电线路
配电线路首先应满足JGJ46-2005之规定。电缆线路:主干线用五芯电缆,而不能采用4+1方式,因为4+1方式中两种电线绝缘程度、机械强度、抗腐蚀能力和载流量不匹配而易引发事故;当动力与照明分设时,三项设备可采用四芯电缆,单相设备和照明线路可采用三芯电缆,此时原采用三相四线方式时用的四芯电缆仍可使用;对高层和多层建筑施工室内用电,必须采用电缆埋地引入,电缆垂直敷设位置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竖井、垂直孔洞等,尽量靠近用电负荷中心,每层楼不少于一处固定点。
3.3 外电防护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主要是根据空气间隙的放电特性来确定。在静态和动态因素下,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施工现场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最小垂直距离和起重机与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操作距离(见表1、表2、表3)。按照JGJ45-2005临电规范还必须满足:旋转臂架式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10kv以下的架空线路边线间的最小水平操作距离不得小于2m。设外电防护设施时外电线路与遮拦、栅栏之间的安全距离因电压等级的不同而不同(见表4),施工时必须遵循表四中的静态距离数据,制定切实的控制安全距离的方法。若条件限制,则必须采取停电迁移线路或改变工程位置等措施。
4.施工现场变配电
JGJ46-2005临电规范中要求达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但由于施工现场复杂多变,用水频繁,露天作业,抵抗天气环境湿度变化大,两极保护有时显得不够有力和灵敏,为了切实保证施工安全,也可实行“三级配电三级保护”。基本分级配电示意图: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送电操作: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用电设备,停电操作则为逆向动作。采用“两级保护”方式,可采取一下两种方法之一即可:在末级开关箱内和总配电箱内分部装设一级漏电保护器;在末级开关箱内和上一级分配电箱内分别装设一级漏电保护器;采用“三级保护”方式是指在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和开关箱内分别装设一级漏电保护器;两级或三级漏电保护器应合理匹配,使之具有分级分段之保护功能。当末端发生事故时,保护器不会越级动作,当下一级漏电保护器发生故障时,上一级漏电保护器动作以补救上一级失灵的意外情况。选择漏电保护器应根据使用环境介质的不同选择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30mA、50mA、70mA 或更大的型号;在末级开关箱内应选择定额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漏电保护器;在潮湿场所或管道等容器内作业时应选用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的漏电保护器。
5.施工现场配电箱、工作照明和重复接地
5.1 配电箱
采用铁质标准配电箱、箱内所有不带电的金属部件均应做可靠的电气保护接零。
5.2 现场照明
应优先采用照明回路单独设置的方法,以不致因动力停电或电气故障而影响照明。主要是指从总配电箱引出设置照明分配电箱形成一个单独回路,不提倡从动力分配电箱和开关箱中引出照明装置。
5.3 重复接地
其作用是起到保护零线断线后的补充保护作用,也可降低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和缩短故障持续时间。在一个施工现场中,应至少在始端、中间、末端做三处重复接地。目前建筑施工中,大型机械设备运用日益增多,因此在设备比较集中地如搅拌机(站)、钢筋作业区、塔吊和电梯或物料提升机处应当优先做重复接地。塔吊等高大机械设备在做保护接零的同事,还必须做防雷接地。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档案
应当建立临时用电使用技术档案,其主要内容包括: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分阶段:基础、主体、设备安装、装饰和总体工程)。包含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图和系统图,可用附件分别表示: 基础阶段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图、基础阶段临时用电系统图、 主体阶段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图、主体阶段临时用电系统图、装饰阶段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图、装饰阶段临时用电系统图等;修改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资料;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电工等安全和技术交底内容);临时用电布置后验收记录表;按照JGJ59-2011《建筑安全检查标准》进行检查的资料;电器设备的调试、测试和检验资料;重复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或保护接地电阻测试记录;定期检查表(按安全检查制度中和JGJ46-2005要求做);电工维修记录:注明日期、部位、维修内容、处理结果等;工程完工后临电拆除时间、参加人、拆除程序、拆除方法等记录;雨期电气安全及防雷技术措施;电气火灾应急救援预案;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严格按照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管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把JGJ46-2005临电规定的精神吃透,做到用电标准化,同时提高电气操作人的责任心和专业水平,不断消除用电隐患,才能杜绝事故发生,发挥施工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作用,真正实现规范和安全用电。
参考文献
[1]建标编写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王頔.陕建华山建设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指导手册,2015.
[3]徐荣杰.施工现场临时用施工组织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中国建筑业协会编写,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5]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主编,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实施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5.
[6]周燕.建筑安全,《建筑安全》杂志社,2015.1-12期.
论文作者:王頔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6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外电论文; 线路论文; 电气论文; 配电箱论文; 设备论文; 保护器论文; 《建筑知识》2017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