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顺捷兴宏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45
摘要: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这四方面。经济的发展带动着各行各业进步,在“行”上面改变极大,出现了地铁等交通工具,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被使用。由于我国各个区域的地理特征和人文风貌不同,导致每个区域的建筑物和交通工具设计的理念也有所不同,但是其主要作用是一样的,给人们的出行方式带来了极大的方面。区域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决定了设计建筑物的理念,彰显出了区域的与众不同。本次主要对讨论地铁建筑设计的地域特色工作展开了详细的探讨与分析,并提供参考性建议,为今后的讨论地铁建筑设计的地域特色工作提供了参考性依据。
关键词:绿色;地铁站;建筑设计
引言
地铁是现代化城市中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之一,是解决地上堵车最有效的途径。在大城市,地铁已经充当交通的主力军。近年来,许多城市的地铁都在建设,由很多条线路组成,基本覆盖了整个城市,比较发达的,如上海、杭州等地,它们的地铁可以跨省,这就让人们的出行更为方便。地铁是为人们服务的,它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部门和专业人员系统配合。所以要根据人们出行、购物、观景等,先作分析,再从实际出发,谈谈地下车站设计的想法。
1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想法
1.1合理地布置进出口、直升电梯等
它的展开首先需要根据城市道路、建筑、景区等因素,积极配合这些来规划进出口;其次,根据现场的地形、地理环境,合理利用底下空间;最后就是要考虑到地铁是为人服务的。在西安的一处地铁出口设计的就非常有问题,它的周边没有车站,不是旅游景点,经常没有人从这个车站进出,他们没有考虑到地铁是要为人提供方便的。综合上面的因素,需要考虑到公交车站、人行天桥、商务区等,使人们上下班、观光旅游更加方便。
1.2地铁地下车站的舒适度
要保证地铁车站有舒适的环境。在地铁车站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以人为本进行设计。车站的设计应该要确保乘客的安全、集聚方便、进出快捷等,并且要具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导向等设计,也需要合理地设计候车座、厕所、防火工具等,这是地铁车站必不可少的东西。如何高效创造地下空间是设计地铁地下车站必须考虑的问题。当下,地铁地下车站的设计考虑到人们对地下光线和空间的不适应,已经采取合理的手法进行缓解,要让每一位乘客有更舒适的乘车环境。为了更好地服务人,地铁车站设计应该要考虑到人们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地铁地下车站。
1.3考虑因素
地下车站的设计在满足相应的规范和制度下,应积极地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工艺等,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同时,也需要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应在设计上更加灵活、多样。在设计之前,应做好现场地质、水文地质的调查,也需要考虑周边客流量及其走向的问题,应尽可能减少对已有建筑物的拆迁,尽可能避免影响地上交通正常运行。
2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的想法
2.1人性化设计
鉴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十一,春运中客流量会很大。所以,在对其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避免出现华而不实的问题。我们不仅要对有关装修方面不断完善,还要体现出本地区的人文特色,使来往的人员体会到现代化、多元化的气息。使其符合大众的审美,改变人们对车站以往的压抑的想法,为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乘车环境与服务。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合理的使用灯光与色彩还有材料,使其虚实结合。选择合适的整体颜色,减少乘客对空间压抑的不适感。我们需要对地铁进行协调性的建筑设计,不能够仅仅的考虑室内装修,还需要考虑到周围环境以及市民的需求,从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出合理化的地铁装修风格,为乘客提供以舒适化的乘车环境。
2.2当地文化相互结合的设计
对地铁建筑物进行设计时,参与设计的工作人员想将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通过构建的建筑物表现出来,这时相关工作人员会翻阅大量该地区的历史资料和对比这两年发生的变化,协调好三者的关系,从而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地铁建筑物。建筑物的意义不仅只限于展示城市风貌和城市的文化内涵,还将现阶段的历史载入城市发展的史册中,成为了记录时代变化的不动产。自然环境孕育着城市的文明,为了展现出建筑物的亲切自然的感觉,设计师把地铁周围的环境划入设计的范畴内,使建筑物成为连接自然和城市的桥梁。在城市发展的时代潮流下,地铁建筑物俨然成为了区域文化特色的主要标志。这一标志的建立形成了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特性,是对传统文化的再一次大突破。
2.3优化方案设计
在BIM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RevitStructure模拟构造一个5D模型,通过设定施工时间、周长和工序,以动画展示的方式,进行一次模拟的施工作业。设计人员可通过施工模拟动画过程,找到设计环节中可以改进或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及时的修改。确保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能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完成最符合要求的建筑工程。三维可视化效果设计出来的结构图,相较于传统CAD效果图,具有立体化、可视化、通俗化和直观化等优点,无论是专业人员还是非专业人员都能高效迅速地理解设计内涵,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分层展示 图2可视化设计
2.5改变空间的方法
从目前我国建设的地铁车站来看,已经基本满足乘客上下班、观光的需求,但是如果仅仅只是把地铁车站当成等待地铁的地方,这很显然不符合地铁的发展方向。从另外一个方向也可以看出,既然地下车站建筑设计经常被人们探讨,就足以证明地铁车站的重要性。发达的城市好多年前就已经建造了地铁车站,然而当时的技术没有那么先进,现在看来,有许多缺陷,如果对现有地铁车站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不仅会耗费大量的资金,而且会对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因此,应当在现有的地铁车站上进行改进,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本地标志性、特殊性的东西,将该城市的特点充分融入地铁车站建筑空间中去。比如,对地铁车站进行创新设计,将该区域文化、习俗融入其中,这样不仅能保持出行的畅通,还使地铁车站有了新的建筑形象,让乘客感觉焕然一新,有效避免了每个车站重复。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可知,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人们的出行方式有了极大的改变。在现在交通方式中,地铁作为人们主要的出行方式,不仅方便了人们,还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出行方式。为了给人们呈现出地铁建筑物最好的一面,设计师在设计地铁建筑物时需要将地理环境,人文特色及文化内涵这几个因素考虑到里面,设计出功能性较强的、美观地铁建筑物。在对地铁站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周围的环境及客流量的变化,看设置的地铁站点是否符合人们的需求,除此之外,人们还要对地铁站的设施进行完善,确保有安全消防通道,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设计地铁建筑物时,需要设计师拿捏好颜色的配比,突出建筑物的特征,丰富建筑物的外貌特色,吸引人的目光,即使历经百年,仍然会让游客有耳目一新,内心激动的感觉。不仅促进了我国地铁建筑行业的发展,还加快了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使我国成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强国。
参考文献
[1]周宏阳.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思路浅谈[J].低碳界,2017(28):244-245.
[2]汪晓江.浅谈地铁车站标准站建筑设计[J].中国标准化,2017(22):130-131.
[3]李坤.BIM技术在地铁车站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5,32(2):103-108.
[4]梁学艳.BIM技术在沈阳地铁车站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交通,2015(7):107-110.
论文作者:郭冰月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0
标签:地铁论文; 车站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地下论文; 考虑到论文; 城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