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综合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无论是经济水平的发展还是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方面,都已经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这种新形势下的发展背景,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自然而然会增加很多的工作量,这对于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本文通过研究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操作意义,将其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仔细剖析,从而结合实践经验提出相关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现代化;企业档案管理;创新
引言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人事管理的作用逐渐凸显,成为企业吸收人才的重要形式,越来越多的员工都会关心自己的档案内容以及档案的储存问题,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以及档案的利用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比如部分领导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档案的信息化程度还有待加强、人员素质偏低以及档案材料的制作还不够规范等,导致因工作的调动,员工的档案会出现“死档”或者“无档”的情况,有些企业因为缺乏相关的规范管理制度,不能为员工提供档案的接收和储存服务,造成档案信息不完善。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生生不竭的动力和源泉,而人事档案管理就好比一个人才信息库,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向至关重要。
1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1企业档案是助力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资源。企业档案有效地记录了企业的发展历程,档案中所呈现的各项信息数据为企业以后战略决定提供了依据。鉴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特殊价值,其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企业档案是推动企业实现科学商业化管理的重要载体。企业档案不仅包括记载企业日常发展活动的常规文件,还包括企业管理和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的一些商业秘密文件。随着时间发展,这些记录企业商业秘密的文件自然也就成为了推动企业发展的载体基础,对企业长久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1.3企业档案是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信誉度的重要力量。在新形势下,社会公众对于企业诚信愈发重视,企业要想得到发展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诚信口碑,企业信用档案标识着企业的信誉度,很多企业为了更好提升自我信誉,所以越来越重视企业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现存的问题解析
2.1很多企业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有很多企业在实际
发展的过程中,只是注重对自身经济效益的提升,而忽略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档案管理工作是对一个企业发展历程的记录和总结,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会根据之前的发展趋势来进行企业发展经验的总结,将一些雷区有效地避免开。但是大部分企业领导人认为发展的眼光应该是向前的,这样使得经济利益和眼前利益作为重要关注点,就造成了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忽视。一旦企业在前进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无法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2.2人员素质不足
目前来看,我国许多企业和相关机构档案管理人员并没有对信息化管理的价值具有确切认识,认为信息化对推动档案管理发展并没有直接作用。因此,许多企业和机构档案管理工作出现边缘化现象,不仅影响工作质量,更对档案管理这项工作未来发展造成阻碍。与此同时,由于企业和机构并没有培养员工对自身工作价值产生一定认知,致使员工在管理工作时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此外,企业和机构内部缺乏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造成档案管理人员出现个人水平及能力不足问题,且在信息化普及的现代,员工个人并不能很好的操控先进设备来进行档案管理,从而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企业和机构的档案管理部门中,管理人员的个人能力和工作水平都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目前为止,多数企业和机构的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性较低,缺乏管理档案方面的工作经验,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并不具备规范性。
3新时期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深化和创新路径
3.1提升对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提升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一方面是对于企业的领导者来说,另一方面是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基础操作人员来说。只有提升其对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才能够做好档案管理的基础建设。
3.2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顺利开展各机构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与优秀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密不可分。因此,各机构需加强提升档案管理部门所有工作人员的个人专业水平及知识内涵,提高管理人员对档案信息化的认知和能够带给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培育员工对管理档案的保密意识。与此同时,各机构还应重视提升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知识及技能操作能力,定期组织培训环节,以确保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能够随着社会需求不断提升,一直具备高素质综合人才的能力。
3.3对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
企业要想切实做好员工的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就需要建立起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系统,但不是完全抛弃过去的管理方式,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起将纸质档案与数字档案相结合的管理系统,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程度。在现代企业中建立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将每位员工的信息详细录入到数据库当中,然后把纸质资料通过技术手段转化成影像资料保存在员工的档案中,这对于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只需要录入一次数据就可以重复多次使用,调用信息也十分便捷,同时纸质档案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降低了丢失的概率。
3.4观念创新,使档案在服务中实现经济效益
3.4.1要管好档案、用好档案,首先要熟悉档案
随着温宿农村商业银行的挂牌,各项业务也逐渐按照商业银行的轨迹运行,如信贷资料手续的齐全性、合规性更为重要,这是日后货款形成不良而打官司的重要依据。为接收和管理好这一类业务档案,档案人员应转变观念,要主动请教相关信贷人员,熟悉了解信贷流程,弄懂档案的内涵关系和保存意义,对各种信贷档案、资料做到“胸中有数”。
3.4.2要确立档案是资产的观念
在企业中,无论是人事档案、科技档案、还是文书档案、声像档案、会计档案,都是全体员工从事生产经营实践活动的劳动结晶和智慧积累,是企业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和客观评价。以产品为例,从设计试制到品牌的创立,各级参与者和员工的聪明才智和辛劳汗水无不凝聚在以文字、数据、图纸、音像等各种形式的档案载体上。档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产,它除了具有企业无形资产的属性外,还具有专有性、地域性等公共属性。企业法人认识到档案是资产以后,就会千方百计去管理、保护、利用好这些资产,就会下决心做好档案工作。
3.4.3要确立档案是企业独有的信息和知识观念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大潮中,企业各自的档案是独有的原始记录,记录着未公开的、未申请专利的知识和技术,如各种设计资料、图纸数据等。占有这方面的档案就是占有企业的技术秘密和独有知识。如果企业的档案材料不收集、整理、保管好,在市场竞争和信息流通的今天,很可能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信息化管理技术可以令企业和相关机构在管理内部信息数据时有着较高的质量保障,在未来企业和机构发展过程中,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还有待完善。建立优秀的档案管理平台可从员工综合素质方面入手,并优化档案管理模式,从真正意义上建设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赵晨宏.论新时期档案工作要为企业改革服务[J].东方企业文化,2010.16.
[2]王毅.新形势下人才服务机构对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初探[J].办公室业务,2018(9):42-43.
论文作者:杨邻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档案论文; 企业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员工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机构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