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路基面是整个施工中的前提保障,它与接下来的施工过程紧密相连,直接影响整体的施工效果。路面承受压力的强度是随着压实施工质量而决定的。所以在实际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应当十分重视,施工单位全力做好各个环节,才能有效的保证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本文将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分析影响施工效果的原因并且针对压实技术提出一些可靠的解决方案,以供借鉴。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
1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关键因素
1.1 含水量
路面路基的密实度主要是由路面结构层中含水量的大小来决定的,含水量越大,密实度越小;反之,含水量越小,其密实度越大。如果施工路面的含水量较低时,土壤内部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摩擦阻力会变大,并且当路面正处于车辆使用阶段,那么过大的压力就会导致密实度与土体将失去平衡状态,干容量也会随之变小。反之,如果施工路面的含水量较高时,有了水分作为土壤颗粒之间的润滑剂,其摩擦力也会大大减小,同等压力的情况得到干容量数值也会相对更大,土壤之间的空气也会逐步排出,得到土壤的体积变小,其密实度也会提高不少。不过物极必反,过多的含水量也会造成相应的问题,虽然对于摩擦力减少了不少,可是土壤中的空气也会被压缩到极限,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其体积会逐渐增大。所以,由于外界因素的干扰,对于土壤含水量的把控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1.2 材料与机械
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机械材料,一般以选用压路机居多,并且如果在保持压路机的质量不做任何改变的同时保持碾压变数相对稳定,那么可以采用增加滚动变量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将会得到一种和土壤含水量密度相同的密度关系,其本质与含水量密度无任何差异。为了增加最大干密度的数值,通常会采用降低土壤含水量会这减少其材料使用的两种办法,并且,压路机质量越大,效果越明显。不过,在使用压路机过程中注意度的把控,其质量大小以及滚动层数则该在一定可控范围之下,若两者任意一方出现问题,将直接导致最大干密度以及含水量的数值大小,进而对整个施工的质量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在选用机械材料的过程中,注意路面材料与含水量的限制,此外还需要根据技术需要选用合适的压实机器,才能够保完成高质量的施工任务。
1.3 碾压控制
压面控制主要是控制其碾压的速度与次数,并且此环节对于整个施工也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不用的碾压技术,其碾压后的质量也各不相同,但是施工规则中明确指出其工作的相应原则与指标,速度由慢逐步加快,力度由轻缓到加重,等从边缘向中间进行施工。如果不严格按照这类规则,必然会导致施工质量大大受损。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碾压工作并不是对所有的公路都适用,一些特殊的路面应当采用特殊的技术进行施工。此外,碾压的速度快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施工的质量。路面产生突起鼓包或者不均匀分布都是由于路面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合理的控制其碾压速度而导致的后果,但是如果过慢的碾压速度同样会导致其他问题的出现。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碾压过程中控制好其碾压速度与次数,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进行施工并且与其他环节进行互相配合。
1.4 测量
在施工结束过后,其检测环节依然不能忽视,通常情况下,我们通过采用盒子密度仪法对施工路面进行检测。对于沥青混合路面高质量检测时此技术的优点所在,其厚度可以达到21cm左右,并且结果高精准度是测量的一大优势所在。除此之外,直接投射相对于土层质量的保护会高于其他检测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
2.1 开挖换土法施工
换土操作在公路施工过程中较为常见,其操作步骤一般分为两步:(1)将原土层进行挖掘,且达到所需深度为止,并且对所挖出来的土体进行击碎处理;(2)利用一些无腐蚀性且稳定较高的土体进行填充并进行压实技术操作。但是由于实验要求比较高,且对于基层厚度的要求应该严格控制在2cm之内,所以并不是说需要替换所有的土体,比如说抗压力加强的土体则无需更换。在实际施工中,对于土体填充也需要格外注意,改进填充手段与技术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挥渗透技术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并且对于土层的干密度也有促进作用。不过为了更好的实现施工的顺利完成,依然需要多方面借鉴并且不断去改造创新新技术的运用,为日后施工提供有效的辅助效果。
2.2 对碾压的控制
对于碾压技术的操作控制应当注重其速度的快慢与被碾压长度大小,为了更好的配合接下来的施工步骤,速度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进行施工碾压长度也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过长过短都不利于工程质量与效率。此外,外界温度与风速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碾压技术的运用,在风力过大或者温度相对低的情况下,碾压长度可以选择较长的路段。反之,在温度比较高且风力较弱的情况,选择路段短一些的作为施工目标最为合适。
3 改进公路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的方式
3.1 将工程的施工材料的配比均匀
工程材料的配比率直接影响着材料的质量程度,并且作为路面压实的重要环节,其配比度的均匀程度应该严格的技术操作性进行,且尽可能的完善配比过程中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并且在大量实验中表面,不同的配比材料进行对比,其施工后公路工程质量方面也不尽相同,所以应该在研究和分析其特定路面的前提下进行合理配置施工,才能最大化的符合所施路面的科学性。一般来说,通常使用材料的混合配比进行配置,并且在混合配比时,一定要精准分析各个部分比例系数,保持在一定可控的容量差异之内,如果没控制好土质体积的问题,带来的问题则是干容量的升高,从而对于路面质量则会大大受损,并出现起伏或凹凸等现象。
3.2 改进公路路面碾压施工方式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与工程路面质量直接挂钩的就是碾压技术的好坏,在此技术实施中应当严格控制碾压厚度的大小,过厚或者过薄都会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必须控制在一定合理的区间之内。此外,对工作人员也有严格要求,在具体施工中,工作人员务必把握好碾压的速度与次数,一般来说是先由緩慢再提速,在碾压次数上根据不同需要做到相应合理的调整。这就要求施工人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路段的特殊要求,选择最为恰当的施工方式进行施工,并且碾压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先关规定的要求,先从边缘开始碾压,随后逐步向中心靠拢,做到力度逐步加重的方式。
3.3 合理控制混合料温度
混合料的温度在实际操作中对施工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混合料的温度相对比较高,那么为了加强其压实系数以及密实度,减少碾压环节中的次数可以有效完成此项目标,如果混合料的温度相对比较低,则会给施工带来一些麻烦,路面碾压过的痕迹很难清理干净,从而降低了路面的稳定性。所以,要求我们在一完成混合料摊铺之后,就应立马进行碾压操作,因为在115℃左右,碾压过程中的阻力会达到最小值,从而保证了混合料的塑形效果达到最佳。
4 结语
压实技术在工程施工中起着决定性因素。为了保证路面施工的质量问题,应当更加注重路基路面的稳定效果以及路面压力承受程度,完善压实施工技术的不足,争取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改善。并且在具体施工中着重处理路面水含量的控制,尽可能达到最优效果,渗透性方面也要严格把控,并做好相对措施,最大限度的延长其路面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孙伯文,张君纬.路基压实的施工实践与研究[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8(3):20-24.
[2] 夏继荣.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4):122.
论文作者:夏正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路面论文; 含水量论文; 也会论文; 路基论文; 压实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