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法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解法论文,化学实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综观五年(2007年-2011年)的广东省高考试题,化学实验探究试题的命题日趋成熟。试题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主旨。试题注重思维过程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是新课程高考的亮点和精华所在。
一、实验探究题的特点分析
从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看,实验探究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设计实验方案”。广东高考实验探究题是以给出材料为基础,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以考查考生“使用恰当的方法验证简单的化学事实”和“具有对一些化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二、实验探究题的解法归纳
实验探究题的逻辑性很强,题目中的每一个条件,每一个步骤,都有着紧密的联系。遇到实验题时,着重考查能否根据问题提出假设,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探究假设的实验方案(包括设计对照实验),能否按照实验计划准备实验材料,有步骤地进行实验,能否按照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完成实验,能否安全地使用各种实验器具,能否依据现象归纳得出结论等等。
2.设计实验方案要从实际实验角度制定,充分考虑相关实验基本操作和试剂用量的基础上,形成具体的实验步骤。如果实验材料和用具是给定的,要考虑每一种材料和用具的作用,要根据实验材料和用具来推断实验步骤;如果材料是自选的,也可以先确定实验方法,根据实验具体操作步骤来推断实验材料和用具。
3.探究性实验的实验结论的基本句式是“如果……,那么……。”,“如果”后面跟的是预测的现象,“那么”后面跟的是相应的结论。
三、实验探究题的典例分析
(1)装置Ⅱ的试管中不装任何试剂,其作用是________,试管浸泡在50℃的水浴中,目的是________。
(2)装置Ⅲ和装置Ⅳ的作用是探究本实验气体产物成分。请完成实验设计,填写检验试剂、预期现象与结论。
(3)装置V的作用是防止尾气污染环境,烧杯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
(2)
(3)6mol·NaOH溶液。
【方法归纳1】书写步骤时,一要注意取样,如试样是固体一般是“取适量试样研磨成粉,将粉末在烧杯中溶解……”;试样是液体或溶液一般是“取试样少许或上层清液或洗涤液于试管中……”;试样是草本植物一般是“取试样少许灼烧成灰,将灰在烧杯中溶解,过滤……”。二要注意试剂的选择,不要选择试题没有提供的试剂,如试题提供的氧化剂是稀硝酸,就不能用没有提供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如试题提供浓硫酸没有提供稀硫酸,而实验必须用到稀硫酸,就一定要有浓硫酸的稀释过程。三要注意标明试剂的浓度和用量,浓度可以是试题提供的,用量一定要考虑试剂的性质,反应的要求。格式可以为“向0.1 mol/L‘XX’溶液中加入适量或少量或过量0.1 mol/L‘YY’”。
【例2】纯碱、烧碱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利用图2所示装置可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发生了反应:将A与B连接,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此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2)向100 mL 2 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发结晶,得到少量的白色固体。试设计实验确认该白色固体的成分。
①提出合理假设。
【方法归纳2】对于有关步骤、预期现象及结论的概括,要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表达过程中一定要按格式答题,同时要体现出科学、等量、单一变量与对照性等原则。表述时要注意:取适量的物质……(取样:写明适量或少量,分成A、B、C等试管),进行实验……(写滴加操作,写过量或少量或几滴,写浓度mol/L或%,再写操作振荡、静置、过滤等),如果有……(现象),则得出……(结论),如果没有……(现象),则得出……(结论)。
四、实验探究题的强化练习
答案:(1)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1分),先滴入足量的稀盐酸(1分),再滴入氯化钡溶液(1分),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1分)。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制备银镜,并与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提出假设]
假设1:________。
[设计实验方案]
(1)基于假设1和假设2设计实验方案。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提示: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2)若假设1和假设2经验证均成立,是否能得出假设3成立。若能,请用离子方程式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
标签:化学实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