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临床比较论文_张振东

七煤医院有限公司 154600

摘要:目的比较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6年8月收治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选择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在为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会给患者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治疗相对于内固定术更好,可以改善患者的患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老年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骨折内固定术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otal hip arthroplasty and internal fixation for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 90 cases of middle-aged and old femoral neck fracture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August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al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methods. Each group had 45 patients.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ernal fixation,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operation time,time of hospitalization and the time to go out of bed,P < 0.05,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for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the patients will be treated with total hip replacement,which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is better than the internal fixation. It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limb func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atient's life.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words] middle 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 with neck fracture,total hip arthroplasty,internal fixation of fracture.

固定骨折是临床当中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这种骨折的发病因素是较为复杂的,可能因为外界的撞击、摔伤和车祸等原因而导致。从以往的诊断情况来看,股骨劲骨折发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群体当中,这种发病的发病原理和患者的骨质疏松存在有密切的关系。当患者出现钙流失的情况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导致骨质疏松情况出现,再加上中老年患者身体素质较低,患者长期卧床就容易导致骨头坏死和其他并发症情况的发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1]。所以对于中老年固定骨折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需要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常规的治疗主要应用到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原理不同,但是效果也各有差异。本研究主要针对于此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的治疗价值,结果取得满意成效,先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有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6年8月收治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计纳入本研究9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1岁,最小年龄为45岁,平均年龄为(56.4±5.6)岁;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47岁,平均年龄为(56.8±6.2)岁。本研究两组患者出现固定骨折的时间均在3天以内,分组以后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比较,P>0.05,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骨折固定治疗。手术前,持续创伤性肢体牵引,两组患者接受并发症的治疗和治疗。手术时间:内固定组6~40小时后骨折,平均18小时;髋关节置换组术后2天至5天骨折,平均3.6天。对于老年骨折患者,应在股骨踝牵引治疗前进行手术,直到原始下肢长度恢复后再手术。

①骨折内固定。患者选择仰卧位,同侧臀垫高度,牵引力手动复位。固定固定与小切口压缩空心钉固定和股骨近端短解剖板固定。通过C臂机监测股骨头颈部钻孔和螺钉放置。如果复位困难,则在切口切开之前进行关节囊的解剖复位。适当放置负压排水。根据X线检查的结果,确定时间到接下来的4-6周开始绑架/步行者,8-10周后单拐,3个月后放弃拐杖行走。

②髋关节置换术。根据具体的替代程序采取不同的方法。本组9例非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24例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12例股骨头置换。术后常规放置负压引流。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后3~10天下地活动,采用行助器保护三个月。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常规给予广谱抗生素3~6天预防感染治疗;常规抗凝防栓治疗至少两周以上。术后第二天即开始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肌肉关节的功能训练。

1.3观察指标

对本就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选择IBM 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值检验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请详见表1所示。

3.讨论

股骨颈骨折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是一种多发的疾病,一旦患者发病以后就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本研究当中所有患者都为中老年患者,所以患者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差,而且恢复能力较弱[2]。对于一些年龄较高的患者,还伴随有心脑血管疾病,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患者康复的难度,而且在患者调养的过程当中,容易出现褥疮和尿路感染等情况。当前对于我国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一般选择手术治疗,手术常使用的方法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两种手术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一直存在有较大的争议[3]。本研究据此进行分析,为了尽量减少治疗疼痛,并使患者能早早出床,恢复治疗的自我护理能力是理想的治疗方法,特别是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使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得到改善,睡眠时间缩短,降低患褥疮患者的风险。髋关节置换术可以使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脱床,有利于肢体运动患者,逐步恢复肢体功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恢复自我照顾能力,减少护理负担。髋关节置换术中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骨折固定,对于老年患者,有助于恢复手术后的身体功能,避免对其身体造成过度损伤。睡眠时间越短,手术中出血量越小,患者疼痛越少,患者就能恢复正常生活。综上所述,对于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在为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会给患者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治疗相对于内固定术更好,可以改善患者的患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于中百.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06(05):58-59.

[2]张体怡,刘宏.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临床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7,04(04):63-64.

[3]黄胜荣.用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7,11(04):78-79.

论文作者:张振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  ;  ;  ;  ;  ;  ;  ;  

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临床比较论文_张振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