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与理论创新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与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理论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11)04-0003-0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逐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新要求,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目标,关键要把科学化、社会化和现代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握其内在联系和本质要求,科学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一、在科学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融合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时代和实践的客观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学科,多年来我们在科学理论武装、基础理论研究和内容体系构建、科学手段运用等方面下过不少功夫,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同时,我们也看到,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某种程度上停留在经验型、感知型的层面上。一方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思想、行为规律的认识还不完全、不充分;另一方面,对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手段和途径也缺乏深入的研究。这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要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研究和科学把握人的思想、行为规律。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精神面貌、思想观念、心理需求和生活追求已发生很大变化,人们的独立性、自主性、选择性和利益观念、平等观念、民主观念、开放观念等大大增强,人们的眼界日益开阔,个性得到彰显,个人价值得到更好地实现。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努力适应客观实际的发展需要,研究新情况,把握人们思想和行为变化的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符合实际的应对措施,引导和解决人们的各种思想和行为问题。二是深入研究和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新途径、新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不少常规做法,同时也积极吸收借鉴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管理学和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这些都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宝贵财富,是我们进一步实现科学化的重要基础。要在继承思想政治教育好经验、好方法的基础上,适应新时期人们心理、思想和行为活动的特点,讲求科学的教育方法,不断研究和探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新途径。
(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提出更高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社会化特征。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影响下,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许多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要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和健全党委系统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善于借助和整合多方面的社会力量,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良好氛围。二是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这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基本要求。把更多的社会阶层和人群都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范围,并根据社会各阶层和人群的不同需求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择各种载体、开辟不同渠道,把思想政治教育覆盖到更多的人群中。三是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活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需要广泛调动人民群众直接参与,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精心组织的庆祝港澳回归、抗洪救灾、申办奥运、抗击“非典”,“感动中国”等规模大、声势强、政治导向鲜明的宣传思想教育活动,具有亲和力强、参与面广、社会影响广泛等特征,都是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四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融为一体。把思想政治教育独立于社会管理之外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各项社会工作紧紧结合起来,在活动中蕴含教育,在管理中体现导向,在服务中渗透思想,有效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这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三)现代科学技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要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内容、机制和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要抓好如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努力推进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贴近群众,联系实际,深入生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引导人们形成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公开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形成有利于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观念。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是推动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前提,是推动人的素质现代化的基础。积极倡导和推动人们树立与社会实践和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思想新观念,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二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现代科技进步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使人们的视野大为开阔,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生活理念及生活方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必须充分借助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的现代化,用科学技术的手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适应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科学化、社会化、现代化与适应性、针对性、实效性互为条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目标追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应性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必须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创新思路,研究对策,采取措施,努力增强适应性。
第一,要积极树立适应时代发展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观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开放的日益扩大,随着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和自主意识、权利意识、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的增强,迫切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和强化服务观念、市场观念、效益观念、利益观念、信息观念、平等观念、民主观念、学习观念、人才观念、创新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观念等一系列新观念。许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许多变化不适应,对许多观念不理解,对许多事物看不惯,对许多活动帮不上手,与群众缺乏共鸣和共同语言。纠正这种现状,要求树立新观念。
第二,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部门要适应时代变化的新特点,认真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工作的优良传统,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全党动手,大家共同来做,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效机制,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和领导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缺乏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不会做或不愿做思想政治教育的人,不能担任领导职务,尤其不能担任主要领导职务。思想政治教育薄弱的部门,应追究主要领导者的责任;应把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思想引导、领导示范和提供服务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要适应人群的变化,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应范围。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群体发生了很大分化,思想教育的对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针对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前未曾遇到过的。必须把这些新的社会阶层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同时,还要把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民作为重点关注和关心的对象。上述人群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照搬计划经济时代的教育模式,应适应这些人群的工作和活动特点,采用适当的教育模式,解决他们面临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四,要适应科技革命带来的变化,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法。科技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手段,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加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熟练地运用各种现代大众传媒、娱乐设施、沟通方式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例如,互联网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互动性、趣味性等特点,其传播速度快,影响应用广,时代气息浓,对青少年的影响极大,如何利用、管理和发挥好互联网的作用,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从根本上避免大话、空话、套话和形式主义的现象,必须努力学习,扩大知识面,加强对社会环境的研究,加强对人的变化和需求的研究。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
第一,要针对人的自主性特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中表现为人的自主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帮助人们牢固树立自主意识,让每个人都懂得珍惜自己的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懂得遵守社会的规则,懂得触犯他人的合法权利就是损害自己的合法权利,懂得自己的利益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自己的财富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使每个公民实现自立、自强和自主。
第二,要针对人的独立性特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个体对象的独立人格,适应人的独立性发展要求,大力倡导思维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更好地调动人们做好各项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要针对人的选择性特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已成为有着充分的自主意识和选择自由的主体。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体现服务性,充分尊重人的选择性,从对象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出发确定内容、选择方法,考虑对象的可接受性,做到“适销对路”,实现“供需平衡”;要与人为善,使人受益,积极帮助人们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提高选择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
第四,要针对人的趋利性特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务实性。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还物质利益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要针对社会发展中人们普遍重视的物质利益追求的现实,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务实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所以得人心,最根本的就在于这一奋斗目标是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最实际利益的体现,人们从中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实惠所在、利益所在,从心底里拥护这一奋斗目标,这本身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当然,这里必须强调指出,坚持物质利益原则时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性。讲实惠、讲利益要全面、辩证、客观,要公平、合理、合法,要坚持社会义利观,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第五,要针对人群聚合的层次性特点,注意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和广泛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不同人群、不同阶层、不同任务、不同场所,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对普通党员和要求入党的先进分子,要有相对高的标准和要求;对一般群众,应区分不同情况提出他们可以够得着、做得到的标准和要求。不分人群和层次的特点而一律提过高要求,只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虚化,难以落实。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基本要求。、
第六,要针对人群流动性的特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人的流动性增大了,越来越多的人在流动中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和才干。人口流动、人才流动给社会增添了活力,焕发了生机,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人口的流动趋势将进一步增大。如何做好流动人口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让流动人口中的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这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课题,需要我们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上下功夫。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效性不强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工作方法简单,表面化、形式主义、走过场、脱离本单位实际、不切合不同人群的心理要求等等,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在服务群众,为群众多办实事上下功夫。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新时期群众的思想问题大都与实际问题密切相关,许多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成为思想问题的直接诱因。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宣传引导群众与热情服务群众紧密结合起来,把思想、观念、道德等无形的东西融入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有形载体之中,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引导,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变为升华思想、提高觉悟的过程,营造思想引导与利益驱动相结合的新机制、新途径。
第二,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具体的行政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出现两张皮的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惟一出路,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要求更多地融于管理之中,体现在各种规章制度中,体现在政治经济学和利益分配之中,体现在法制教育和执法实践之中。
第三,领导干部要自觉起表率作用。身教胜于言教,领导干部一定要做到言行统一、立传与身教相统一,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性的关键。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在艰苦奋斗、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等方面做出表率,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有吸引力、感染力、号召力和凝聚力。
第四,要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增加办事的透明度。人民群众存在许多思想问题,与领导机关和行政部门的办事不公开、不透明、不民主相联系。办事公开、透明,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与评议,可以减少和消除许多思想问题,群众的民主权利受到了尊重,那么就会把公共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积极参与、热心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威力就会充分呈现。
第五,要充分发挥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企业文化、社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网络文化等是增强文化含量的重要手段,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文化阵地和文化活动的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落实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