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年科技人才建设的探讨_科技论文

关于青年科技人才建设的探讨_科技论文

关于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调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人才论文,队伍建设论文,青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速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是关系到未来我国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为了能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并保证它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们先后到省农科院、福建农大,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的结果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一、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上述两个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截止1996年底,福建农大有专业技术人员884名,其中教授(含研究员)37人,占总数的4.1%,副教授(含副研究员)179人,占20.2%;在省农科院现有的703名专业技术人员中,研究员有35人,占5.0%,副研究员116人,占16.5%;中青年专家队伍有较大发展,在福建农大216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学、科研人员中,45岁以下的有63人,占29.1%(其中18人担任博、硕士生导师,占全校博、硕士生导师总数的28.1%),在省农科院151名高级职称人员中,45岁以下有9人,占高级职称人员总数的6%;高学历人员比重的所提高,福建农大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有98人,占教学科研人员总数16.7%,省农科院有32人,占全院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6%;中青年科研、教学人员的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他们参与或主持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攻关课题,一些研究成果已达到或接近国内外领先水平。

同时,这两个单位也普遍存在年龄老化、人才断层、高学历比重偏低等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科带头人数量不足,且年龄老化。截止1995年12月,农大全校37名教授、研究员中有24人年龄达到甚至超过60岁,占正高总数的65%、平均年龄61岁。省农科院也存在类似情况,目前全院45岁以下的高级职称人员仅9人,占高级职称人员总数的6.0%,尚无45岁以下的研究员,而且这些高级职称人员到本世纪末有70%左右达到退休年龄。

2.高学历人员比例偏低。截止95年12月,福建农大的教师、科研人员中有博士学位的16人,硕士学位的82人,分别占该系列人数的2.75%和14.1%,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省农科院仅有4名博士生,所占比例极小。

二、培养造就跨世纪科技人才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在福建农大、省农科院的专业技术人员中,45岁以下的科技人员分别占72%、67%,这是一支数量可观、具有发展潜力、起骨干作用的科技队伍,两单位的领导均深刻认识到培养年轻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对年轻人才的培养锻炼,主要措施有:

1.给任务、压担子,坚持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年轻科技人才思维活跃、理论知识较丰富,但工作经验不足。为了让年轻人才更快成长,他们能结合实际,创造条件,让年轻人才有施展才华的舞台。省农科院设立了“第二课题”专项基金,让35岁以下青年人才直接向院长申请使用,并实施“院管课题第二主持人制”,即规定每一院管课题均应由一名40岁以下的青年人才为课题第二主持人,逐步培养年轻人才担当重任,至今全院共配备第二主持人35名,其中有15名已晋升副研究员,8名成为课题主持人。而且,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制订实行了课题主持人浮动制,通过科研日记的详细记载来确定课题组成员贡献的大小,并据此决定成果排名,打破论资排辈,激发年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大在科研立项时,尽可能向中青年人员倾斜,在每年130项科研课题中,主持者为中青年人员的占70%左右,在今年上报5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中,主持者为中青年人员的有42项,占79.2%,还设立“中青年科研基金”,资助45岁以下年轻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发表论文等。

2.加强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更新中青年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竞争力。农大发挥自身5个博士点的作用,积极招收在职年青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省农科院制定优惠政策,通过合作或委培培养方式,鼓励年青人攻读博士、硕士学位,规定研究生在学习期间享受单位奖金、职称评聘等一切福利待遇,攻读并获得博士学位者,其学习费用由院负责,攻读硕士并获得学位者,其费用由院、所各负责一半,为保证该制定的顺利实施,他们还规定每个所、中心每年都要推荐所在单位年轻科技人员数的8-10%攻读学位,并将完成情况与单位领导的考核挂钩。还积极选派政治过硬、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专家赴国内外培训进修。省农科院自1980年以来共派出75人次中青年科技人员到欧美、日本、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地区)留学、进修,大部分已按期返回,多数成为该院科研骨干或学术技术带头人,有的还承担了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和"863"高新技术攻关课题。农大在“八·五”期间共选派20人到国外进修培训、其中45岁以下的有15人,占75%,今年共派出6人,全都是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才,“八·五”期间,农大选送赴外学习进修的931人次中,中青年占95%,派出进修新课的65人,全都是中青年教师。

3.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省农科院设立了青年奋进基金,对参加国际学术与合作的青年科技人员给予奖励,对获省(部)三等奖以上的科技人员,按原奖励标准,由该院予以加倍奖励。农大于1994年选拔了21位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加以表彰,并配备固定的指导教师,在学习进修、科研立项、职称评聘予以优先照顾,还设立了“年轻教师基金”,资助优秀年轻教师进修、发表论文。

4.做好留学回国人员服务工作,充实中青年人才队伍。省农科院在做好派出人员出国前教育外,积极制定有效措施,吸引留学人员学成回国服务,优先保证科研资金、设备和人员需求,并从院长基金拿出5000元,所在单位配套5000元,作为回国人员科研启动经费,还对他们的生活待遇予以保证,对获得博士学位的每人安排二房一厅住房一套,发给安家费1万元,对获得硕士学位的,提供单间套房一套,发给安家费5000元;农大在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生活条件同时,大胆探索,为在外留学的人员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资格审查时,对他们的论文、成果等硬件要求不变,而对他们的工作量予以减免,政治思想考核主要视其是否关心祖国、学校的事业,有无回国服务的意向等,评审程序与国内专业技术人员相同,对于经专家评审通过的,暂不对外公布,等他们回国时再行文公布,迄今农大已为两名在外留学的人员评审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受到广大留学人员的好评,也极大地激发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的热情。

5.发挥老专家传、帮、带的作用,加快培养中青年人才的进程。老专家具有较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科研、教学经验,是科研、教学工作的宝贵财富,也是培养人才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他们“传、帮、带”的作用,是促进科研、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所必不可少的。省农科院一方面从思想上树立老专家培养人才的荣誉感,设立“伯乐奖”,激励发现、培养人才的老专家。另一方面从制度上规定老专家必须培养青年人才,并将在培养人才中所取得的成绩作为考核老专家的重点内容,以此鼓励老专家逐步从承担课题主角、转移到培养人才上;农大也成立了校、系督导组对中青年教师的日常教学予以扶持,加以引导,在科研、教学中注意老、中、青的搭配,还为全校2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配备了固定的指导教师,明确具体任务和目标,而且要求每位教授必须负责指导2-3名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

6.在生活和思想上关心年青科技人员的成长。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不断冲击着青年人的思想堤坝,为了使年轻科技人员树立较强的事业心,省农科院教育他们处理好讲奉献和给实惠的关系,专心从事科研、业务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方面,加强青年科技人员的思想教育。通过进行爱党、爱国、爱岗的教育,倡导“奉献、创新、吃苦、真诚、博学”的院风;开展各种讨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激发年青人艰苦奋斗,多作贡献;规定新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必须下基层锻炼,鼓励年青科技人员在农业生产实践中锻炼成长;在年青科技人员当中,推优入党、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另一方面,采取措施,解决好青年科技人员的实际困难,并在生活上关心他们。院领导在办公用房不足的情况下,腾出一层办公楼,建立以青年博士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高新技术公共实验室,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还创办青年之家,为青年科技人才的业余文体活动创造条件。院领导经常深入基层召开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并尽可能予以解决,坚持重要节日慰问制度,使年轻科技人员经常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农大也十分关心中青年科技人员的思想教育,并尽可能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他们积极选送中青年骨干到党校进修学习、举办青年教师骨干培训班,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并注意从高学历人员中发展党员,把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安排到各级领导岗位上,促进中青年科技人员更快成长。在45岁以下中青年骨干中,有一位担任副校长,另有七位担任系(所)负责人。

三、几点建议

1.增加投入,加快培养中青年科技人员力度。在调研时,我们发现目前中青年科技人员的工作任务多、生活负担重、但工作生活环境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收入低、住房紧张、生活困难;二是进修深造的机会少,知识的更新、业务水平的提高难以如愿;三是教学、科研经费缺乏,设备陈旧,出成果难。农大目前招收一个本科生,省里只拨给经费2020元,这是华东地区最低的,山东农大同样情况下省里拨给经费4000元,这也只是全国中等水平。为此,建议加大教育、科研的投入,尽快成立福建省跨世纪专家培养基金,资助年轻科技人员从事科研、发表论著、参加学术会议等,让他们担当重任,早日成才。

2.采取灵活措施,破格评审“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的职称,使他们尽快脱疑颖而出,这样有助于他们在国家级的科研项目中争取到课题,促进我省的科研、经济再上一个台阶,也可以缓解高级科研人员年龄老化的趋势,弥补人才断层的缺陷。对留学回国人员的职称评审,应放宽资历限制,根据其水平高低,直接确认专业技术职务。对在外留学的人员,可在考核的基础上,按照正常程序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待其回国后再予确认,以便吸引更多的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并进一步壮大年青科技专家队伍。

3.为了更新中青年人才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两个单位都非常重视学历教育,培养在职博士、硕士研究生,这一作法在全省的高校、科研部门有普遍意义,建议省里对这一作法给予支持和鼓励。

(本文执笔:康文杰)

标签:;  ;  ;  

关于青年科技人才建设的探讨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