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了电网检修计划的概述及编制现状,并对检修优化模型及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网检修计划;优化系统;实现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增大和结构复杂化,为确保其安全、可靠、经济运行,需对电力网络的检修计划进行适当优化。同时,建立合理的检修计划优化模型,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
一、电网检修计划
1、检修计划概述。电网设备检修工作是保证配电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能极大提高设备元件的安全性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电力设备的使用效率,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电网设备检修方式主要以提高可靠性为目的的定期检修方式,同时实施状态检修及事故检修。状态检修指的是以时间为标准的预防性检修,避免出现设备事故的发生。定期检修方式是目前最适合电网实际情况的方式,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性,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2、检修计划的作用。检修计划指的是以电力设备的工作状态、设备缺陷及用户的需求为前提,合理设置检修设备的停电时段,主要有年检计划、月检计划及日检计划。设备检修计划的目的在于保证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中的缺陷问题,并进行及时解决,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性,避免造成严重的事故。同时,检修计划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检修计划对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影响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对供电部门而言,检修的直接费用是巨大的,另外,还有为保证供电可靠性而必须增加的检修备用容量的投资;二是对用户而言,停电所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实施检修计划保证了统一的计划停电管理,有利于各个专业停电计划的优化和合并,即作为联合检修计划,使输电、变电和配电各专业的检修、改造和缺陷处理工作得到充分准备,综合检修得以有序开展,最大限度的避免重复停电。此外,按照检修工作“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可以有效控制故障停电,避免临时检修事件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
二、检修计划的编制现状
我国的检修管理执行过程中一般采取扩大性大修、一般性大修、小修、临修等形式,按相关规定大修间隔时间为2-3年,小修间隔时问为4-8个月,检修项目、工期安排、检修周期均由上级主管部门根据经验制订。运作过程中,下级基层部门按照检修规程规定的检修周期和项目申报大、小修标准项目(主要覆盖一些常规的检查项目),根据运行缺陷历史、检修经验和设备健康状况申报非标准项目(包括重要、复杂部件的更换、技术改造、更新改造),最后由上级主管部门根据电网运行状况和资金情况统筹安排,制定检修计划。目前,电力系统各单位的调度机构的检修计划大多采用手工编制,对已使用信息管理系统(MIS)的单位,是将检修计划和执行结果输入MIS网,供调度员或其他生产部门查阅;有些单位采用检修计划自动编制软件,主要仍是根据电业局调度工作的实际情况,用计算机实现手工操作流程,即按照现有的手工编制步骤制定检修计划,完成检修计划的计算机化。这种软件为检修计划编制人员提供了计算机支持系统,减小了工作量,但大多未考虑检修计划的优化问题,所编制的检修计划只能称为是可行性计划,而非最优或较优的计划。
三、检修优化模型
电网检修计划实际上是一个多目标、多约束的优化问题。由于该问题的复杂性,一般难以建立统一的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在电网检修计划问题中通常有2类目标函数:可靠性目标函数和经济费用目标函数。本文采用4个基本的优化目标:等备用容量、等备用率、缺电量最小以及备用方差最小。
1、目标函数。a.等备用容量:尽量使各时段的等效负荷值相等。 (1)其中, 分別为第i、j时段的系统备用容量,等于系统装机容量减去相应时段的最大负荷和检修停运容量。b.等备用率:尽量使各个时段的等效空闲率((装机容量-等效负荷)/系统负荷)相等。 (2)其中, 分别为第i、j时段的系统备用率,等于该时段的系统备用容量与最大负荷的比值。c.缺电量最小:缺电量是指等效负荷大于系统装机容量部分的总和。由于目前整个电网的负荷需求较大,系统的装机容量不足,所以在计算时为了尽量避免限电发生,引入了缺电量最小的目标函数。d.备用方差最小:备用方差是指等效负荷曲线的方差。备用方差最小实际也相当于使各个时段的空闲容量相等,计算过程中等备用容量法是采用启发式算法,将要安排的检修机组放在等效负荷最小的位置,这样可以满足各个时段等效负荷值到平均值之间的距离之和最小,但是不能满足等效负荷的方差最小。经多次计算结果表明,备用方差最小目标在优化计算过程中得到的方案是最好的,因它可以保证各个时段的等效负荷值尽量相等,同时可以保证缺电量达到最小。
2、约束条件。a.检修活动的连续性。一台机组开始检修后必须在一个连续的期间内完成,即: (3)其中,Sk为检修持续时段(周数或月数);tk为检修开始时段(第tk周或日);mkt为检修时段,k=0时,时段t没有检修;k=1时,时段t处于检修状态。b.检修期间约束,指机组k的检修必须在给定的期间内进行,即: (4)其中,S={1,2,…,k}为研究周期内参与检修的发电机组集合; 为允许第k台机组安排检修的时间间隔的始、末时段。c.机组k一年检修次数。我国电网机组一年的检修次数一般为2次(1次大修和1次小修,当年无大修则为2次小修)。设2次检修的持续期间分别为Sk1和Sk2,则有: (5)d.机组k 2次检修之间的最小间隔。设此间隔期间为B周,则: (6)e.检修班组约束。一般情况下,同一电厂在同一时段内不能安排2台发电机组检修,此时Vn=1,只有少数检修力量雄厚的电厂容许Vn>1,但须满足: (7)其中,Vr为电厂r的机组集合;Vrt为t时段检修班组数量。f.梯级约束。尽量让梯级电站中各个子梯级机组同时进行检修。g.区域约束。为满足电网系统各个区域的安全运行,必须保证每个区域各时段的检修容量小于规定的区域检修容量。 (8)其中,Md为d地区同一时刻最大检修容量;Rd为d地区所有检修机组。模型求解过程中充分结合启发式搜索与逐次逼近算法的优点,先采用启发式搜索方式获得检修安排的初始结果,然后以该结果作为逐次逼近算法的初始可行解,通过不断迭代逐步寻优,获得满足各类约束的最优结果。
四、应用实例
1、应用背景。本系统已在某电网公司投入运行,电网统调装机容量由8887.9 MW发展到目前装机容量为23839.25MW,其中水电14225.5MW,占总装机的59.67%;火电9535MW,占总装机的40%;风电78.75 MW,占总装机的0.33%。。500 kV输电线路由原来的12条增加到48条,总长度为6332km,220 kV输电线路由原来的102条增加到248条,总长度为11157 km。面对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系统并未做任何调整,各个功能模块均运行稳定,检修模型及算法也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结果表明,系统不仅具有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快捷、系统扩展性好等特点,而且检修优化结果也达到了预期效果,减轻了人员计划检修安排的工作量,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
2、典型界面。在电网设备检修计划查询及跟踪界面,可以查询全年和某一时间段内的检修情况,只要查询时间范围内有检修的,界面中相应的电厂或输电线路会以不同颜色信息提示。在为检修优化修改界面、优化计算后,认为哪个检修安排不合理,可在图形中直接手动修改,方便操作员的人工干预调整,缩短编制检修优化方案的时间。界面中可针对每个电厂每台检修机组进行修改。
五、结论
电网检修计划是电力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能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加强对电网的检修及优化工作,保证电网的供电稳定性,减少因设备检修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保证电网安全。
参考文献:
[1]陈俊峰.电网检修计划优化研究[D].电力大学,2017.
[2]冯永青.电网检修优化模型探讨[J].工程学报,2017.
[3]黄弦超.电网检修计划优化方法的应用[D].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
论文作者:朱毓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8
标签:计划论文; 电网论文; 时段论文; 机组论文; 负荷论文; 方差论文; 最小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