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护理配合的影响论文_秦绮珑

分析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护理配合的影响论文_秦绮珑

【摘要】目的 分析关节镜下的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9月—2015年10月期间,应用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患者共62例,按随机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通过对比这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康复情况,以及医生和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分别(50.78±5.02)min、(56.29±7.15)mL,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80.25±5.93)min、(88.60±9.71)mL,该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合治疗后的1期愈合率和10周后的膝关节功能正常率分别为97.2%、94.4%,明显高于对照组,该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过程中的医生,满意率和患者满意率分别为100%和91.7%,也明显地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明对于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患者,给予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率,对于医生手术操作和患者的满意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手术配合、交叉韧带重建、关节镜、程序化护理;

交叉韧带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膝关节韧带损伤,在发生病症能及早实施韧带重建术,就能够有效地稳定关节,尽可能地避免关节内其它结构出现严重的继发性损伤。但是,该类手术的治疗效果,和医生的医疗水平有密切关系,同时需要科学的手术护理配合,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为了研究有效的护理方法,我院对于收治的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术中给予程序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4年9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共62例,该两组患者均给予关节镜下的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按随机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在23~55岁之间,平均为(35.2±6.4)岁,按类型划分,后交叉韧带损伤共13例,前交叉韧带损伤共16例,两者均损伤的共4例,合并有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的共3例,半月板损伤的共4例;观察组患者中,按类型划分,[观察组性别,年龄资料]后交叉韧带损伤共13例,前交叉韧带损伤共16例,两者均损伤的共4例,合并有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的共3例,半月板损伤的共4例。该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损伤部位等一般资料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特征。

1.2护理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常规护理,来配合医生完成手术为主要目标和要求。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护理在手术前详细地了解患者的疾病特征和当前身体状况,并向患者具体手术目的和过程,在心理上消除患者手术前的焦虑和紧张情绪,恐惧和焦虑,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积极准备常规的关节镜系统,将电动气压止血仪、负压吸引和交叉韧带重建专用器械以及骨科常规器械等准备就位;术前还应当加强空气消毒,防止出现污染,并按要求准备好无菌台[1],防止感染情况的发生;术中护理巡回护士应当正确使用电动气压止血仪,认真检查气囊是否存在漏气状况,并记录止血带的加压起始时间,涂过设置时间不足,则要及时提醒医生,同时,要注意灌洗液的连续性与压力[2]。积极保持等渗盐水的灌洗连续,同时确保手术的视野清晰;在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要积极配合医生消毒、铺巾和贴手术膜工作。并仔细清点手术需要的器械、纱布、缝针等数量,防止出现差错,要认真检查各类器械物品的齐备状况,及时整理器械台,并连接冷光源、刨削器和吸引器。在手术结束以前,要认真核对各类器械物品,并协助医生将引流管放置,之后关闭切口,再包扎后伸月泰支具外固定;术后护理在术后嘱患肢抬高,并随时观察患者的肢体末梢的血液循环状态,如果患者有疼痛肿胀感觉,可以在局部用冰袋外敷,来减少术后的关节内出血现象,如果出现疼痛,应及时使用止痛剂,还要妥善地固定植入的引流管,并保持引流的通畅状态;在患者麻醉清醒以后,即可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并进行直腿抬高和躁关节背的适当伸屈,对于患膝,可用数字卡盘支具加以固定,一周后即可指导患者开始膝关节活动度的训练,手术后1个月即可恢复正常的生活活动量。

1.3主要观察指标

通过观察,认真记录该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并统计患者的Ⅰ期愈合率,详细记录手术后6周患者的膝关节屈伸功能状况;制作满意度评分表(总分值为100分),请手术医生及患者对于护理德满意程度进行综合评价,80分以上为满意,进行汇总。

1.4统计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综合分析,全部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如果P<0.05,则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指标显示结果按照小标题罗列,以示条理性,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分别(50.78±5.02)min、(56.29±7.15)mL,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80.25±5.93)min、(88.60±9.71)mL,该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合治疗后的1期愈合率和10周后的膝关节功能正常率分别为97.2%、94.4%,明显高于对照组,该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护理过程中的医生满意率和患者满意率分别为100%和91.7%,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针对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传统术式一般采用切开重建术,由于该手术得创伤较大,并且容易损伤道伸膝装置,结果造成术后的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且并发症也较多。近些年来,随着膝关节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在关节镜下给予患者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已经成为当前治疗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最主要的手术方式,该手术创伤面较小,操作较为简单,并且有着手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的优点,得到了普遍应用,但对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研究认为,在关节镜下进行交叉韧带的重建,应当重视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其中,电动止血仪的正确使用,并保证灌洗液的连续性与适当压力是确保该手术视野清晰的重要关键和抱保证,同时,还应做好手术台面与手术人员的防水措施,可以实现手术的无菌化要求,尽可能地减少患者术后感染的机率。在交叉韧带的重建术后,护理人员要要指导患者严格按照康复,以进一步地强化功能康复训练,这些都会对患者术后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大有益处。

此外,护理满意度也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该研究中,观察组护理过程中的医生满意率和患者满意率分别为100%和91.7%,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充分说明了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于医生手术操作和患者的满意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总之,对于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患者,给予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率,属于一种较为科学的护理方法,临床效果表现优良。

【参考文献】

[1] 李红霞,舒辉,郭莉.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2, 18(4):241.

[2] 王卫青,初冬,胡婷婷,等.飞行人员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 25(17):237.

论文作者:秦绮珑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  ;  ;  ;  ;  ;  ;  ;  

分析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护理配合的影响论文_秦绮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