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近几年的建筑行业当中,由于受到建筑工程市场的变化影响,很多建筑工程单位遇到了一定的问题。所以如何把握市场中的竞争机遇,在市场竞争中时刻保持核心竞争力,是建筑单位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本文绍了建设项目工程的计价方式及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以期促进工程造价行业的持续进步。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优化策略
1导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工程项目建设所需要的经费也不断攀升,如果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跟不上,势必导致工程建设出现大量的问题,对于建筑工程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能够实现对施工人员、建筑材料等的最优使用,优化设计方案,争取让项目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在近些年,建筑工程行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工程造价管理系统还不完善,资源浪费和“三超”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对工程造价管理的研究工作应该加强。
2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及其管理控制重要性分析
任何企业想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对自身的投入与产出进行仔细的衡量。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来讲,在满足发包方设计使用要求和现行国家或者行业规范以此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时,将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管理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有效降低成本,从而使收益最大化。在施工单位进行项目建设时,工程造价的意义就是以较为全面、精准的预算数额来促使施工单位运用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为建设工程在合理的预算范围内持续高效地进行,工程顺利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促使企业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持续整合资源配置,稳步提高盈利能力,维护公司稳定大局,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3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
3.1工程结束时的工程造价管理形式
在工程项目结算阶段,企业应该按照招标文件精神开展审计工作,对建设工程预算外的费用进行严格控制,对违约费用进行核减。一方面,企业需要对相关的竣工结算资料进行检查,如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施工合同、竣工图纸等。另一方面,企业要查看建设工程是否验收合格,是否满足了工期要求等,并对工程量进行审核。
3.2对预算定额予以合理确定
定额计价模式,可以说它是计划经济时代下的产物。虽然这种模式相当成熟,但它仍有很大的弊端。在这种模式中,所有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量都存在着固定的标准,同时,这些费用的取费标准又被各种文件进行了规定,所以,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限制了工程造价的数额。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工程造价的合理性、规范性和统一性,也可防止出现因恶意竞争带来的过高或者过低的报价;而它的弊端就是没有使市场竞争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严重影响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高、技术的创新。
3.3建筑工程企业对建筑工程实施经费的掌控管理
施工项目的实施成本的有效控制,可以使施工项目成本更合理。施工项目实施前,工程建设公司的施工成本管理将按照施工项目实施方案管理项目成本,在建设项目预算时,建筑施工企业应选择专业管理人员使用科学的计算方法进行预算工作,但要确保施工项目的有效实施,并且必须以科学的方式实现项目的成本节约。
4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要点
4.1对建筑工程投资估算的管理
目前来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工程项目被划分成诸多阶段,这就导致工程造价不能形成整体性的管理,严重的降低了造价管理的效果。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当中,建筑企业把视线只停留在了工程建设上面,对于工程项目的确立、设计方案的选定、投资的概预算都过于忽视。大部分的工程在开工前都缺少对项目的深入研究,这就造成了建筑企业的造价估算有很大的“水分”,投资是不科学的,项目的造价估算缺少数据支持,这位以后的工程造价管理制造了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对市场公平竞争的管理
目前建筑市场的现状就是“狼多肉少”,建筑公司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此种情况下,甲方可能被短期收益误导,常常只关注眼前的市场利润和定额利润,缺少了对中标单位的资质、信誉、投标价格的重视。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较大,存在的利润也十分可观,一些资质不高的单位千方百计的想要赚取利益,通过挂靠高资质单位的手段来完成投标,一旦获得施工权,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或者不惜触犯法律的高压线来实现对工程投资的压缩。
5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优化策略
5.1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一般的工程建筑项目中,在设计阶段支出的经费大约占到了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本投入的百分之一左右。但是,一旦确定了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具体实施工程项目设计方案的支出将达到总成本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由此可见,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是决定整个工程项目建设投入的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造价管理是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设计阶段,可以采取限额设计的方法。限额设计就是根据工程量设计工程预算的方法。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去,可以将建筑工程的总概算分配到工程中的分部工程与分项工程当中去,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投入。
5.2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是投入成本最多的阶段,所以,在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就显得异常重要。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是建设工程项目实现经济目标的重要环节,做好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能够为施工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项目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的具体措施主要有:第一,了解并掌握市场上建筑材料的价格变化,并对建筑材料的采购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建筑市场上,建筑材料的品种、种类是很多的,并且价格也是一直浮动的,在进行建筑材料采购之前,一定要充分做好建筑市场的调研工作,认真分析建筑材料的价格变动,最好是在材料价格处于低峰期时进行采购,尽量避开材料价格的高峰期。而且,在选购材料时,要货比三家,尽量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绝对不能购买伪劣材料。第二,规范现场的设计变更,严格控制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如果现场设计变更,必然导致施工建设的成本增加,一旦设计变更,双方必须要进行协商,认真研究发生变更的原因,经双方同意之后才能进行设计变更之后的施工工作。第三,努力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支出,进行严格的跟踪调查,一定要明确每一笔费用的使用情况,避免工程款被挪用,确保资金的安全。
5.3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工程造价的监督管理体系对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首当其冲的问题转变造价工程师在管理项目造价时的职能要求,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规则,另一方面要完成监督,对其管理质量进行拔高,组建成专业技能强的造价管理团队。并且,政府相关部门应该要推动当地建筑单位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手段来实现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企业可以通过咨询了解到动态价格变化,还能获得清单计价方面的政策条纹。同时,有关部门也应该做好造价管理工作中各环节的协调工作,避免问题的出现,起草并应用科学的管理方针,进行高效率的管理工作。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将建筑工程施工的造价管理、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有效降低成本,从而使收益最大化是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想要生存与发展,必须重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遵循动态控制原则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方式,保证企业稳定、向上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文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要点及优化策略[J].门窗,2017(12):62.
[2]范辉.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几个要点及其优化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49):148.
[3]罗庆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优化策略[J].居舍,2017(33):112.
[4]王贵景.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7(17):241-242.
论文作者:唐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