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辛安初级中学 266510
摘 要:初中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阶段,教师应当充分把握本阶段学生的特点,促成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进行。可着重从更新教学观念、丰富阅读材料、采取分层教学等方面改善现有的阅读教学,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观念落后。基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反馈,我们发现初中生普遍觉得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初中语文阅读教师一般先生硬地讲解一遍课文,然后对文章中个别句子进行肤浅的分析。这种落后的语文阅读教学观念容易降低初中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学生容易消极地接受语文教师讲授的阅读知识,长此以往,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会越来越低。这种趋势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初中生学习语文的效率,不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这种教学理念降低了语文教师阅读课教学的教学效果,不利于教师从初中生的学习反馈情况中吸取经验教训,进而提升语文阅读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
2.忽视阅读课堂的建设。语文教师为了课程进度与升学率的要求,往往会忽视阅读课堂教学的建设。这是因为阅读教学建设耗时长,而且在短期内不容易看到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时间比较宝贵,教师一般认为建设阅读课堂是浪费学生时间的表现,并且会拖累到整个教学进度,是一种对语文教学没有显著帮助的教学手段。教师主导着学生的学习,如果教师没有这种建设阅读课堂的意识,学生就更难生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部分教师有建设阅读课堂的愿望,但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也容易导致教学进度滞后、教学效果不明显的后果。阅读课堂的建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不仅需要教师有建设的愿望,还要有具体的方案措施来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3.忽视学生阅读能力的个体差异。不同学生由于自身的语文素质水平不同,以及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讲解,在面对同样一篇阅读文本时,提炼出来的思想感情也会有所差异,这里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要能够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若是这种阅读个性常常被忽视,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产生惰性,降低对阅读教程学习的兴趣,更多的则是依赖老师的标准答案,这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发展并没有任何意义。
4.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以自我为中心,偏重对于知识的单一讲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习惯了对于知识的灌输以及一些传统阅读理念的教授,使学生在阅读中不能感受到作品的细节之美,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因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高,阅读教学水平也随之低下。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进的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课堂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向活动的过程,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体,会在不同程度上扼杀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各地学校均如火如荼地实施教学改革。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深入分析新课标的要求,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采用创新的精神实施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处在主导地位,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并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2.丰富阅读材料。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但是由于阅读教学具有的特殊性质,教师应当在结合课本教学的过程中对课外阅读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展。如果想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一方面提升中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丰富阅读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以课外阅读任务的形式进行作业布置,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逐渐提升。
3.采取分层语文阅读教学。初中为了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可通过采取分层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从而实现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针对性。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学生接受统一的阅读教学,但实际学习效果并不良好。由于每位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有较大的差异性,无论其学习能力还是思维能力都有较大的区别。所以为了确保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语文教师应该采取分层阅读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科学地将学生予以分类,将学生分成中等生、优等生等层次,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问题,使得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满足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4.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意识,尽可能减少学生对课本以及教师的依赖心理,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引导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提升知识消化能力。
参考文献
[1]徐超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文学教育(上),2018,05,05。
[2]马磊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优化对策.才智,2018,05,15。
论文作者:焦瑞菊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0月总第27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6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语文论文; 能力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课堂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10月总第27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