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开发管理研究论文_崔晓宏

摘要:实施绿色建筑是彻底改善我国人居环境、降低建筑能耗、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运用工程管理和系统分析方法,对绿色建筑开发管理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提出绿色建筑开发管理模式、工程设计评价和施工管理方法,并用于建筑开发管理分析中去。实施绿色建筑是彻底改善我国人居环境、降低建筑能耗、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本课题从开发管理角度对具体内容和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融资管理;开发模式;设计管理;施工管理

引言

“绿色建筑”日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提倡。在 2006 年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将“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房地产业必须适应低碳经济的需求,建造低碳低成本的绿色建筑已成为全球建筑业乃至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生态、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是开发商必然选择,针对绿色建筑开发管理进行系统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本课题研究成果,可对我国绿色建筑实施过程中的政府管理、开发商管理以及制定出台相应的经济激励政策提供重要的借鉴。

1 绿色建筑开发管理模式

1.1 绿色建筑开发管理模式

近年来,国内通过多部门协调,推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及体系的尽快出台,逐步建立绿色建筑评估师制度和三方监督制度;解决部门交叉管理问题;强化量化验收,推动绿色建筑的全过程控制和市场准入度;借鉴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等国家的做法,完善惩罚、激励机制,细化配套政策、财税激励办法,合理引导银行介入,不断为“绿色建筑”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推动政府建筑、国家投资工程率先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各类单位的创新活动,通过各级地方政府的“绿色建筑”创新奖励活动,对专项技术、综合技术创新予以支持,尽快降低技术成本。推动绿色建筑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化教育和市场宣传、推广工作。通过媒介、非政府组织、学校等对政府官员和普通百姓加强绿色建筑相对应的生活方式教育,明确绿色生活的内涵和要求,培养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绿色建筑的管理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绿色建筑管理模式

2 绿色建筑设计管理

2.1设计管理理论基础

(1)设计依据

设计主要依据人体工程学、人性化设计、环境因素、智能化系统、绿色建筑设计有关规范等。

(2)设计原则

原则主要包括:绿色建筑设计应立足于本土、以节能为核心设计绿色建筑、以科技创新实现精细化设计、尊重自然与环境、

(3)设计基本内容

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绿色材料、室内环境质量、安全耐久适用、健康舒适、自然和谐、绿色文明、适宜绿色建筑技术、

(5)设计程序

项目委托和设计前期的研究、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现场的服务和配合、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申请。

2.2设计具体措施

①专业工种的合理配合。主要包括控制建筑师的控制地位,同时要配合好不同角色的把握。

②优化绿色建筑设计模式。设计工具多样化、集成化设计、注重运用生态设计手法。

2.2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建筑物从可行性方案研究到竣工使用的过程中,设计在决定建筑物使用功能的优劣程度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影响建筑物节能环保效果的设计主要集中在绿色建筑的概念设计(在方案中表现最多)、绿色建筑的构造设计(主要表现在建筑施工图中)和绿色建筑的节能设备设计(主要表现在设备施工图中)。

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炊事、家电和热水供应等能耗,其中以供暖和空调能耗为主。作为耗能大户的建筑,节约能源将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节能的技术途径,主要依靠减少围护结构的散热以及提高供热、制冷系统的热效率两个方面。前者要求加强门窗、外墙、屋顶和地面的保温隔热;后者则要求系统设备合理配套,运行控制调节灵活,并有能量计量装置。

绿色建筑的概念设计是绿色建筑的灵魂,构造设计和设备设计是概念设计的有力支撑。概念设计和构造设计主要由建筑师完成,设备设计则大部分由设备工程师完成。

2.3绿色建筑设计质量评价

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质量包括功能性、安全性、美观性、环保性以及可施工性。设计的功能性指绿色建筑工程的用途、规模、能力以及相应的各种指标要求;安全性指工程设计将伤害或损坏风险限制在可接受水平内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绿色建筑工程的各专业设计文件之中;美观性指建筑美学与环境景观协调等满足业主以及公众审美要求的能力;环保性则体现了设计对建造和使用中消耗资源与废物的最小化的考虑;可施工性指建筑工程设计符合施工安装等作业技术条件的能力,如设计文件的编制深度应满足施工要求,使施工简便易行。

3.绿色建筑施工管理

3.1承包商选择

具体到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中来,业主所要考虑的机制设计包括的内容如下:首先是决定选择中介机构来代理招标还是自己组织招标。若让代理机构组织招标,就要考虑对其的激励和监督问题,激励要解决的是代理机构的责任心问题,监督要解决的是招标代理人有无和承包商串谋的问题;若自己组织招标,就要从整个招标的流程——编制招标文件、信息发布、资格预审、开标评标到签订施工承包合同等各个阶段来通盘考虑,并在每个阶段都要注意收集信息,决定自己的策略,这样才能在和承包商中取得主动。

3.2施工组织规划管理

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三个方面。

3.3施工监督管理

建立绿色建筑施工准备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可以明确绿色建筑施工准备工作内容,进一步明确关键的技术文件以及绿色建筑施工准备要素应该包含关键内容,通过规范绿色建筑施工准备阶段质量评价内容,避免了绿色建筑施工准备工作丢项、落项,关键准备工作内容更加符合绿色建筑建设实际;施工过程中,利用排列图、模糊因果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查找和分析影响绿色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解决主要矛盾,从根本上提高绿色建筑工程监理质量;竣工验收阶段对工程质量综合评价,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工程建设质量水平。

4.结论

绿色建筑是彻底改善我国人居环境、降低建筑能耗、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运用工程管理和系统分析方法,对绿色建筑开发管理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提出了绿色建筑开发管理模式、绿色建筑设计评价和施工管理方法。希望本课题研究能够为绿色建筑开发管理提供指导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吴志强,邓雪,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战略之三——战略的推进与展望,城市住宅2008.(6):80~83

[2]王润霞,低能耗的绿色建筑,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44~148

[3]张仕廉,章丽玲,低碳建筑开发阶段间的互动研究,建筑经济,2010,(5):34~38

论文作者:崔晓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绿色建筑开发管理研究论文_崔晓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