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人民币有望成为硬通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硬通货论文,行业动态论文,人民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20年之后,世界上肯定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种货币。他认为,在亚洲,中国的货币可能占主导地位,在南美和北美,美元将通用。在其余地区欧元将占主导地位。中国政府官员认为,人民币能否做到这一点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西方人士的这种看法表明其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的乐观预期。
——德国《明镜周刊》
前不久,世界著名经济学家鲁迪·登布森教授在德国《明镜》周刊发表的文章里说,在20年之后,世界上肯定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种货币。他认为,在亚洲,中国的货币可能占主导地位,在南美和北美,美元将通用。在其余地区欧元将占主导地位。
对此说法,中国政府表示谨慎乐观,认为人民币能否做到这一点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西方人士的这种看法表明,他们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的乐观预期。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就目前中国的金融形势发表讲话,他说,中国已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面对金融全球化的挑战,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扩大金融开放。
截至去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1500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当前外汇储备已超过一年进口付汇的总量。这是支持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强大后盾。人民币币值继续保持稳定,去年底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8.2793元人民币。
香港《经济导报》周刊载文指出,中国政府关于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得到很好的履行,不仅显示了中国在维护国际经济秩序和金融稳定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而且也坚定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
中国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多种金融机构全面发展,目前已基本建立起了种类齐全、功能互补、发展健康的金融机构体系,初步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初步建立了有效的金融监管调控体系,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初步形成了金融法律、法规框架体系、金融事业已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金融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在中国金融机构大步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外资金融机构也开始走进中国,强化了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促进了中国金融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去年以来,中国进一步提高了出口退税率,加快出口退税制度,随着一系列政策的落实,外贸出口逐步增长,保持了贸易顺差。专家分析认为,中国加入世贸以后,也会有大量外资进入中国。以上两个因素表明,加入世贸组织不可能造成人民币的大幅度贬值。
戴相龙表示,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这是中国政府的目标,但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还没有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