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教学策略论文_段建锋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教学策略论文_段建锋

河北省隆尧县东良中学 055350

摘 要: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的两翼,两者齐飞才会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为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其策略进行了论述:一、以学生为本,预设学情;二、立足文本,弹性预设;三、充分预设,科学调控生成。

关键词:课堂教学 预设 生成 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预设是对教学过程的预先设定和计划,生成则以对预设的重要补充和修正为基础直指教学过程的动态和可变性。故此,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用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的话说,即是“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预设与生成是互补关系”。或者可以说,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的两翼,两者齐飞才会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把控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采取恰当的策略是必要的。

一、以学生为本,预设学情

教学过程中,尽管生成并不完全来自预设,但预设一定是要为生成——“为学习而设计”,也就是为学生的知识获得、技能掌握、情感和价值观的建立等服务的。故此,教学预设必须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位”并反映到教学设计中去。这种设计观的确立必须以“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观为基础,关注影响学生学习的诸多要素,如心理素质、性格特征、知识水平、成长经历、教育背景、生活感悟等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影响。换句话说,在富含浓烈情感色彩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与文本对话拥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感受与见解的同时,还要从学生的真实问题与经验出发,将师心比学生心考虑学生的需要与可能,而不仅从教师的经验或假想问题以及教材的问题预设角度来展开教学。为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如以往的教学经验、师生课前谈话、课前的针对性调研等来了解学生对学习对象的真实想法。如此,才会使教学预设更具针对性,提高后面真实教学的把控性和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学预设也不应是教师个人的独角戏,还应该颠覆传统的预设观念,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到预设中来,从而在教与学的预先互动中提高预设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预设阶段以充分沟通为基础尽量征求学生对预设的意见和建议,以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思维合力以及在尊重学生精神世界和价值取向的创新性表达或者对教学文本独特认知的基础上来提高教学预设的预见性和创新性。显然,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表达的尊重以及学生对预设的主动参与对后面课堂教学成果的顺利达成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立足文本,弹性预设

教学预设是在为“不上无准备之课”以“有备无患”而战,这是确定的,也是有效把握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重要前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一如中国画特别重视画面的留白以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一样,教学预设也应以其弹性设置来为教学开展留下可操作的时间和空间。

做好这一点,第一,教师对教学文本的深入研读是基础。以此为基才会使教师个人成为文本的知音。这需要教师充分而反复的研读、多方查阅与认真研读相关解读资料,参考个人的阅读经验和文化积淀,进而思考以有所得,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得以创造性地使用文本,使科学预设成为后续有效生成的夯实之基。第二,教师要认识到,教学预设仅仅是一种事关教学的构想而非教学实际。故此,它不是也不应是有关后续教学过程按部就班的精密过程的预定。因此,教学预设的设计观应着眼宏观,强调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可能互动并为生成服务。这要求教师在预测学生在课堂上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及突发情况,如有关文本阅读与理解的教师的和学生的解读、学生的阅读经验和困难、解读的正确或错误、解读方法和方式的差异等的同时,从时间预留到程序预设均为学生可能的问题或活动提出做出较为充分的准备。事实上,这样情况的发生是很普遍的。如教学《再塑生命》一课时,即有学生在对主人公莎莉文老师的评价中持“傻子”观。问题在预设之外却又事关语文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问题,使得教师无法对此做到无视并需现场引导学生对此进行讨论、交流从而形成正确的观念。而做到这一点,如果没有预设阶段的时间预留与教师课堂智慧的激发,教学的失败是难以避免的。

三、充分预设,科学调控生成

没有谁会否定生成是对预设的丰富、拓展、调节或重建这一论断,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生成对预设的背离、反叛或否定。出现这两种情况的原因,与教师教学预设的充分与否密切相关。因此,教学预设的充分性是极为必要的,并能够做到以此为基础保障生成的科学和有效。

在教学实际进程中,各种预设外情形仍不断出现,极其考验教师的教学智慧是否能够及时处理与科学处理。如某老师教学《好嘴杨巴》时,对于主人公杨巴的“好嘴”,也就是他的“聪明”——如文中李鸿章所言“这聪明在眼前的府县道台中间是决没有的”之外,有学生却从“只见他脑袋撞地,‘咚咚咚’叩得山响,一边叫道:‘中堂大人息怒!……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说完又是一阵响头”中,读出蕴含其中的主人公杨巴面对权力高压时人格的丧失。对此,该老师基于预设中充分的文本研究,引导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文中所蕴含的这一隐性含义,从而肯定了学生的个性化认知。

参考文献

[1]李欢 预设与生成共融:语文课堂追问教学的有效策略[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3,02,81-82。

[2]张英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策略[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10,75-75。

论文作者:段建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30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教学策略论文_段建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