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华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对于教师们来说,不仅仅是要去教授学生们教材上直观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去培养学生们学科上的核心素养。本文将针对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理解,就高中化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大家提供一些教学的经验。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11-019-01
化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以及严谨性,在这门学科的教学当中教师要通过灵活的教学,帮助学生们在学习中形成一定的核心素养。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个维度。如何将这些核心素养在高中化学中让学生们良好的掌握,以下我便提出了几点我的看法。
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我们知道其他的一些学科基本上都是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但是只有化学这门学科是从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角度去看待分析世界的。那么要想学好这一门学科掌握良好的宏观辨识微观探析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的为学生们创造这样的机会,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宏观辨识,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比如在设计某一实验的时候我们可以先通过眼睛或者是鼻子等器官的感触去感受判断物质的一些性质,然后再通过微观或模型去进行分析去实验的推理。比如在必修一的《氯气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宏观上去进行辨识发现,氯气是能够融于水的,氯气溶水之后颜色黄绿色,通过煽动可以发现有刺激性的气味。然后再去通过微观的实验探究氯水当中氯气的存在。这是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宏观辨识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的方法。
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被人们定义为是对事物变化与运动的认知,遵循质量守恒的定律,了解化学变化当中的内涵,简单的说就是在一个化学反应发生的时候,只要产生了新物质,就会发生能量的转换,在化学教育中,只有让学生们掌握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才能够更好的让学生们了解化学的本质,了解化学学科的思想内容。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对这一核心素养进行良好的培养。比如说在计算多种粒子存在的溶液中的某一离子的浓度的时候,我们可以为学生们介绍电荷守恒的思想,还有在讲解化学平衡或者是水解平衡的时候可以为学生们介绍动态平衡的思想,通过这些众多的内容的结合去为学生们传授良好的变化观念以及平衡思想,让学生们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主要是指能够依据一定的证据对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等提出一定的假设,通过有效的分析建立正确的观点,结论以及证据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解释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门学科的理论体系本身就是由无数的事实材料证据,通过严密的推理得来的,所以培养学生这种核心素养非常重要。比如我们可以根据钠与水反应时“浮、熔、游、响、红”等实验现象和已有知识进行有关推理,对钠的密度、熔点等物理性质,钠与水反应时的速率、产物以及能量变化形成相应的判断,获得钠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模型去解释这一化学现象。通过这样的一些训练来不断的培养以及提高学生们这种“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
四、探索与创新意识
近年来,很多化学试题是以让学生们设计一些实验方案为主的,这也说明了探索与创新意识在我们教学当中的重要性。要知道探索与创新意识是化学学科当中的重要核心素养,作为教师一定要在教学当中着重突出。所以在教学当中我经常会给学生们设计一些探究性的实验。比如说,在进行氯气的化学性质的讲解的时候,我先给学生们进行了一个氯气可以让红色玫瑰花褪色的实验演示之后,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探究性的实验,就是让学生们去通过实验证明新制的氯水是有哪些性质的。实验过程当中我会给学生们做出一定的引导,首先我会引导学生们提出猜想就是新制的氯水当中存在哪些成分,然后引导学生们做出一定的实验计划,让学生们进入实验室进行探究实验。通过让学生们在实验过程当中进行证据的收集、做出结论等环节,让学生们在实验当中自行进行探究实验,从而良好的培养学生们的探究与创新的意识。
五、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科学精神是推动学生们不断进行创新的一个重要动力,而社会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当具备的一个重要品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配合教学进程因势利导的对教材当中的一些化学家或者是一些著名的发明创造进行介绍,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去培养学生们的科学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比如说,我们在探讨有机物——苯的结构的时候,我们可以为学生们介绍一下德国的化学家在因为对苯的结构日思夜想,从而最终在梦里面获得结论的事实,让学生明白这种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还有在学习必修二的《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的时候让学生们对世界上目前出现的一些环保问题及原因进行查询,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通过课堂上的学习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重大的社会责任感。
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将化学知识,生活常识,社会现实连同环境相互联系的优质课堂,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前提。通过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进一步发展学生学科全面发展,学习素养提升。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应着力思考以上问题,力求创建优质的教学环境。
相关文献:
[1]黄成海.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探究[J].科学咨询,2017
[2]孙慧.核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J].化学教与学,2017
论文作者:魏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学生们论文; 素养论文; 核心论文; 学科论文; 化学论文; 氯气论文; 微观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11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