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病人ICU内肺部感染护理对策分析论文_欧阳玲玲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江西 九江 332000

【摘要】目的 探究气管切开患者发生ICU内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总结有效护理对策。方法 对78例来院就诊的ICU内肺部感染的气管切开患者深部痰液进行培养,同时进行药敏实验,详细了解致病菌药敏信息,分布情况与种类。探究其发生原因以及相关护理对策。结果 肺链球菌感染例数为33。铜绿假单细胞菌感染例数为25。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例数为9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例数为4例。溶血性链球菌为7例。经过有效护理之后,所有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均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中治愈者58例,显效者15例,有效者5例。有效率100%。结论 全面探查患者感染原因,加强重症监护室内部环境,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控制感染,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气管切开;肺部感染;重症监护;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322.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5)11-169-01

气管切开患者在ICU内肺部感染主要指的是当患者进入重症监护病房3d内发生的院内感染。患者病情通常十分危急。因为患者昏迷时间长,因此呼吸道内积聚了大量的分泌物。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清除,则会引发二次感染,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保证患者呼吸道内通畅性,控制病情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存在。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ICU内肺部感染者78例为研究对象,提取所有患者深部痰液进行培养,同时进行药敏实验,探究其发生感染的原因,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ICU内肺部感染者7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47人,女患者31人,年龄区间为29---75岁,平均年龄为(59.4±4.8)岁,从进入ICU病房到行气管切开术时长为4---9d,平均时间为(6.8±1.4)d。所有患者中,清醒者18例,昏迷者60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现象。

1.2方法

对于行气管插管或者切开患者进行痰液培养,具体方式为:使用吸痰管吸取在无菌剪刀上留取的痰液,制作成样本后送到检验科中化验,1个星期后取出化验结果。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进行药敏实验,目的是为了了解导致感染的细菌种类,分布情况和药物敏感性。

在经过相关治疗和有效护理72h后,如果患者排痰情况正常,咳嗽次数减少视为痊愈,和之前相比排痰情况有所好转,咳嗽次数相对减少视为显效;患者若咳痰量无明显变化,咳嗽现象有所改观视为有效。

2.结果

2.1肺部感染者病原菌株检查结果

将所有患者的深部痰液进行全面提取,了解细菌种类与相关信息,通过血液以及痰液培养,肺链球菌感染例数为33。占总数的 42.31%。铜绿假单细胞菌感染例数为25。占总数的32.05%。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例数为9例,占总数的11.53%。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例数为4例,占总数的5.13%。溶血性链球菌为7例,占总数的8.97%。

2.2临床疗效

经过全面治疗与护理,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治愈者58例,显效者15例,有效者5例。

2.3病原菌株耐药情况

本实验使用环丙沙星,万古霉素,红霉素以及青霉素对菌株进行耐药性检测,详情见表1

3.讨论

从本实验的相关结果中能够看出,引起ICU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类型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氯西林金葡菌和溶血性链球菌。

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医院中的重症监护病房是出现院内感染的高发地带,极易出现交叉感现象。

(2)患者因为进行过气管切开术,令呼吸道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导致相关防御能力降低,因为患者自身咳嗽反射现象下降或者消失是导致出现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

(3)院内呼吸机中可能残有大量的致病菌,如果没有将呼吸机彻底消毒,会导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现象。

因此,除了对患者最好必要的基本护理意外,还应该进行好以下工作:

3.1全面掌握吸痰技术

护士应依照正确的流程,对患者进行吸痰,在此过程中应严格依照无菌操作的原理进行相关操作【1】。对于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在进行吸痰的时候应双人配合。呼吸机和回路连接部位应该在全面消毒以后再对患者使用,在吸痰过程中应由浅至深,防止将气管外部的痰液带入到其中。在气囊放气和拔出套管之前应该清理口腔中的分泌物,相关报道表明,所有进行过气管切开的患者约有70%会发生误吸现象,一般在术后72h出现,患者咽喉与口腔分泌物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感染源。因此将气囊中的滞留物清理干净是非常必要的,在充气的时候可以使用一定浓度的生理盐水将患者的口腔和鼻腔加以全面冲洗,拔管和气囊放气之前应清理好其中的滞留物。

具体方法为:

(1)全面清理引气管中以及口腔,鼻腔中的分泌物。

(2)连接气管和呼吸套管,当患者吸气的时候轻轻挤压呼吸器,令患者肺部能够全面膨胀,呼气的时候护士挤压呼吸器【2】,令肺部全面膨胀。另一名护士把气囊中的气体排空。令气体顺利排出,把集聚在气囊上部的滞留一直吹到咽部,之后使用吸痰管把滞留物吸出来。在进行该项工作的前后应令患者吸纯氧3min。

3.2全面抑制口腔内细菌繁殖

(1)强化口腔护理工作,依照患者口腔中PH值情况,对患者使用合适的清洗液。口腔环境为偏酸性时,使用浓度为2%的碳酸氢钠,中性时使用1--3%双氧水。如果患者口腔出现感染现象,则使用非吸收性抗生素药膏,预防感染的出现。

(2)在患者自身身体情况允许的条件下,调整床头角度30°。在鼻饲的时候可抬升至45°,保持60min以上。如果患者的胃部出现大量潴留物,且听诊未见肠鸣音时,应该停止鼻饲,防止吸入性鼻炎现象的发生。

3.3全面湿润患者消化道

当患者呼吸道阻力增大的时候,可以先在其中注入10ml生理盐水后再吸痰。具体方式为:令患者侧卧1次,仰卧1次,在注入生理盐水之后轻叩患者背部,再进行吸痰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该项工作的劳动强度偏大,应该保证4小时为患者进行1次。

参考文献

[1]蒋美芳.气管切开患者重症监护病房内肺部感染分析与护理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07:966+968.

[2]刘清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D].南方医科大学,2014.

论文作者:欧阳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1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2

标签:;  ;  ;  ;  ;  ;  ;  ;  

气管切开病人ICU内肺部感染护理对策分析论文_欧阳玲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