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河池市罗城县中医医院内一科 广西河池 5464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中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4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2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银杏达莫与神经内科常规护理配合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开展中医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临床疗效、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ADD)评分及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降低(P<0.05),ADL评分均升高(P<0.05);且组间改善幅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评分较之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HAMA、HAMD相比于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较之对照组(69.05%),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风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可改善其心理状态、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提升临床疗效。
【关键词】中风;中医康复护理;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运动功能
【中图分类号】R2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290-02
中风作为一种常见且较多发型神经内科病症,认知障碍、口眼歪斜及言语不利等症状乃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后因病情进展而出现半身不遂[1]。中风后偏瘫由于在肢体功能等方面出现障碍,患者因过度担心病情及害怕连累家人,而出现抑郁与焦虑,最终对其日常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文章通过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40例中风患者,探讨中医康复护理配合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40例中风患者,均与《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相关脑卒中诊断标准相符,经MRI或CT检查确诊,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晰,伴有一侧偏瘫。排除精神疾病者,认知障碍及重度痴呆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20例,两组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银杏达莫(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3515,5ml×5支/盒)与神经内科常规护理配合治疗,即5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25mL银杏达莫性静脉滴注治疗,1次/d。同时做好血糖及血压等控制工作,基于常规治疗,开展康复训练,如助力运动、主被动运动,40min/次,1次/d。强化交流,树立信心,健康教育,合理饮食。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开展中医康复护理,即(1)软瘫期。①针刺治疗。选取委中、穴内关、水沟及三阴交等穴位,用泻法于捻转提插结合治疗,后留针30min;②穴位按摩头面上肢。去俯卧,用拇指腹顺时针对患者印堂、头维及百会等穴位进行按压,揉压同进,力度均衡与适中。对合谷、曲池、尺泽及手三里进行按与揉。(2)痉挛期。按摩手法施治。①肩颈上肢按摩。取坐位,以按法按摩颈项两侧及患侧肩部周围,以手法配合被动活动,如肩关节外展内收及患肢向背后回旋上举等。运用拿法自肩拿至腕部,来回3~4次,并与腕部及肩活动相配合。最后运用搓法,从肩部搓至腕部,来回2~3次,时间控制在3min。②腰背按摩。取俯卧,医生位于患者侧面,先采用按法,自上而下,于背部脊柱的两侧,以肾俞、肝俞、天宗及膈俞为重点。于脊柱两侧位置,法实施治疗,从下分别至小腿后部、股后部及臀部。将跟腱部、承山及腰椎委中作为重点治疗处;并与患侧后伸及腰后伸的被动活动相配合,时间控制在5min。
两组均以7天为一疗程,持续治疗3疗程。
1.3 观察指标
依据ADL量表Balthei评分测试日常活动能力,分值越高,则表明患者具有越强的独立活动性。遵照Hallis肢体功能评分[2],开展肢体功能评分,评价内容主要为活动度、畸形及疼痛程度,分数越高,则表明具有越高的功能状况。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定。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实施评定。依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3],若功能缺失评分减少幅度达91%~100,则为痊愈;若为46%~90%,病残程度为1~3级,则为显效;若减少18%~45%,则为有效;若<17%,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0.0处理数据,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行t检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若比较差异显著,由P<0.05表示。
2.结果
2.1 两组ADL、NIHSS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降低(P<0.05),ADL评分均升高(P<0.05);且组间改善幅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ADL、NIHSS评分对比(x-±s)
3.讨论
经研究得知[4],中风患者中枢神经在结构及功能方面存有再生构造力与重塑性。伴随康复护理干预及临床治疗,能够再生患者神经细胞,使其受损功能加速重建,继而对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较为有利。在其实施肢体康复训练,对于建立脑侧支循环较为有利,对于健侧脑细胞的重组具有促进作用。中医理论指出,中风多由气滞血瘀所致,所以采取康复护理时,需始终遵照活血化瘀及通经活络的原则。脑卒中不管有何种兼症,诱发因素均为肾精气血衰竭。针对患者各类临床表现,对其实施对应护理,调整机体气血阴阳平衡,补益气血,疏经通络,尽可能恢复功能。在实际操作中,需做到标本结合,以中医推拿与肢体功能训练相结合,这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促进效果。由本次研究得知,采取按摩及针灸护理,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降低,ADL评分均升高;且组间改善幅度比较差异显著。两组治疗后HAMD及HAMA评分较之治疗前,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由此得知,中风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可改善其心理状态、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提升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李成国, 胡一莉,戴慧峰,等.针刺结合运动康复疗法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3):442-443.
[2]陈红霞,谢仁明,谢雁鸣,等.早期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9(6):113-114.
[3]付婷婷.对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4]杨琼,王普清,YangQiong,等.中医结合康复护理对脑中风瘫痪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 22(7):934-937.
论文作者:吴美秋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评分论文; 中医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日常生活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