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论文_许丹丹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南通 226001)

【摘要】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7月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140例分两组,普通护理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康复护理组在普通护理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就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状况、臂丛神经功能和患肢康复效果、术后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康复护理组患肢康复效果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组,P<0.05。康复护理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普通护理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存状况、臂丛神经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康复护理,康复护理组患者生存状况、臂丛神经功能均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显著,可有效改善臂丛神经功能,加速患肢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康复护理;臂丛神经损伤;患肢功能恢复;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9-0177-02

目前,随着交通事业不断发展,因交通事故所致臂丛神经损伤的创伤事件也不断增多,目前膈神经移位手术在臂丛神经损伤治疗中广泛应用,但术后康复护理对患肢功能的康复产生重要影响,需给予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干预[1]。本研究探讨了康复护理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3月—2016年7月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140例分两组,普通护理组男41例,女29例。年龄23岁~76岁,平均年龄为46.25±2.66岁。左侧臂丛神经损伤有34例,右侧臂丛神经损伤有36例。臂丛神经损伤时间10天~1.5年,平均4.25±1.24个月。其中,全臂丛神经损伤有45例,束支部神经损伤有25例。康复护理组男40例,女30例。年龄22岁~76岁,平均年龄为46.19±2.57岁。左侧臂丛神经损伤有33例,右侧臂丛神经损伤有37例。臂丛神经损伤时间10天~1.4年,平均4.21±1.32个月。其中,全臂丛神经损伤有46例,束支部神经损伤有2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

普通护理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康复护理组在普通护理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1)早期康复护理。早期患肢制动,保持头部偏向患侧或正中。术后第一天开始给予氦氖激光照射,每次20分钟,每天2次,连续治疗2周。并指导患者深呼吸,每天2次,每次10分钟,后逐渐增加次数;指导患者自然站立和下垂双肩,并进行肩部外展和耸肩动作,进行健侧肢体全方位活动指导,每天3~4次,每次15分钟。协助患者进行患肢关节被动活动以及向心性按摩。(2)中期康复护理。在第2~5周,给予神经损伤治疗仪电刺激,每次20分钟,每天2次,可逐渐增加强度,并用动态干扰电疗仪对肌肉进行刺激,每次30分钟,每天2次。(3)后期康复护理。在6周可拆除支架,并继续进行早期和中期康复护理,除此之外,指导患者进行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主被动活动,以提高肢体动作协调性;指导患者进行橡皮筋弹指运动等精细动作,并进行患肢感觉功能训练,每次20分钟,每天2次[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状况、臂丛神经功能和患肢康复效果、术后并发症率。

显效:神经传导恢复正常,肌力改善大于4级,活动功能正常;有效:神经传导加速,肌力改善3级,活动功能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计量数据运用t检验,P值低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状况、臂丛神经功能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存状况、臂丛神经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康复护理,康复护理组患者生存状况、臂丛神经功能均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P<0.05。如表1。

3.讨论

臂丛神经损伤后,给予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可有效延缓肌肉萎缩,预防关节僵直的发生,还能够对移位神经再生进行有效刺激,加速神经生长速度,对患肢术后功能康复意义重大[4-5]。臂丛神经损伤术后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根据患者术式的不同给予合理的康复护理,协助患者掌握相应的康复知识,提高康复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以提高康复效果,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患肢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6-7]。

本研究中,普通护理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康复护理组在普通护理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结果显示,康复护理组患肢康复效果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组,P<0.05。康复护理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普通护理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存状况、臂丛神经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康复护理,康复护理组患者生存状况、臂丛神经功能均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P<0.05。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显著,可有效改善臂丛神经功能,加速患肢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世俊,徐海婷,焦薇等.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3):139-139.

[2]王明娜,郑宏明,赵刚等.中西医结合在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2):275-278.

[3]袁夫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意义探究[J].医药前沿,2015,5(35):259-260.

[4]刘素哲,赵硕,赵文颖等.早期康复对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1):27-29.

[5]郑宏明,刘倩,刘红梅等.康复护理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11):1930-1933.

[6]陶敏红.综合性康复护理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6):821-822.

[7]阮顺秋,黄琴,王琪等.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操作要点及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1):1475-1476.

论文作者:许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  ;  ;  ;  ;  ;  ;  ;  

康复护理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论文_许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