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二人民医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 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与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5月接受治疗的37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心电图诊断方式,予以观察组患者动态心电图诊断方式,并对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状况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成果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心肌缺血诊断成果比对照组患者的心肌缺血诊断成果要高,存在明显的差异,使其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诊断成果比对照组好,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其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方式,能有效诊断出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症状,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参考价值,充分体现其应用价值。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临床效果
引言:
就目前而言,临床上出现冠心病疾病的现象逐渐增多,此病症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心肌缺血或者缺氧进而引发的心脏病[1]。因此本文笔者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5月接受治疗的37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具体研究报告如下文所示。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5月接受治疗的37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185例,有男性患者92例,女性患者93例,年龄在52-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12±3.12)岁;而观察组患者有185例,其中男性患者99例,有女性患者86例,年龄在51-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06±3.34)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发现无明显差异,使其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
(二)方法
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心电图诊断方式,当患者办理住院后,首先对患者进行停药3天,之后进行检测。维持病房的适当温度,防止其出现肌电干扰现象,而且要注意使用安全、可靠的接地线,其接地的电阻低于0.5欧姆。而且心电图设备应该距离诊察床以及电缆一定距离,禁止电器的使用,而且诊断床的宽度不能小于80公分[2]。
予以对照组患者动态的心电图诊断方式,首先患者需要做一些运动,这样有利于观察患者运动量以及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联系,而且患者在检查期间禁止洗澡,防止出汗,还要记录患者24小时以内的身体出现不适的情况以及运动的相应时间,为医生提供有用的参考价值。在对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诊断时,还要记录患者的1份常规心电图内容,便于与其对照。此时患者可以处于坐位体位,也可以处于平躺体位,然后对其进行电极处备皮措施,对此位置进行酒精棉球的擦拭以及小砂片磨皮,之后予以皮肤清洁措施,进而减少电阻[3]。然后把动态心电图的电极线路与相应电极相连,并把电极稳固的粘贴于患者皮肤上,再用胶布将其固定好。把准备好的记录装置放置在患者身体上,对其具体的活动情况进行记录,24小时之后将其取下,将患者的具体信息进行输入,然后将其数据信息扫描至计算机当中,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最终得到诊断结果[4]。
(三)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与整理。把具体资料用±s进行表示,并对具体数据进行t 值检验,然后x2对其资料进行检验。当P<0.05时,差异性比较显著,使得统计学存在意义。
二、结果
三、讨论
伴随时代的进步,我国临床上出现冠心病的患者日益增多,而且大多数患者为心肌缺血病症,此病的高发人群为中老年人,此病症的临床特征为动脉粥样硬化、栓塞以及炎症等原因致使其管腔出现狭隘现象[5]。此病症的出现严重危机人们的生命,甚至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对此病症采用常规的心电图诊断方式不易检测,所以就要对这些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因为动态心电图诊断能时刻记录患者的活动情况,其能有效的反映出人体活动量变化情况,弥补了常规心电图检测的缺陷[6]。由于老年人患有心肌缺血疾病在初期很难发觉,所以采取动态的心电图诊断,就能对老年人的心脏安全进行随时检测。
通过此次研究表明,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成果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心肌缺血诊断成果比对照组患者的心肌缺血诊断成果要高,存在明显的差异,使其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诊断成果比对照组患者的心律失常诊断成果明显要好,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其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
总而言之,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方式,能有效诊断出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症状,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参考价值,充分体现其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隋鑫,赵东旭,金慧鹏,等.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医学信息,2016,29(17):364-365.
[2]郭冰,朱红梅.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对比分析[J].疾病检测与控制,2016,21(6):501-502.
[3]代少华,陈浩刚,梁翠娟,等.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2):37-39.
[4]马茜,胡萍,雷敏,等.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比较[J].医学信息,2016,29(3):49-50.
[5]夏国宏,郑争达,杨海燕.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2):354-356.
[6]杨法,苏明兰,李小珠,等.12 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医药科学,2016,6(11):172-174.
论文作者:李洁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患者论文; 心电图论文; 心肌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冠心病论文; 动态论文; 常规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