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我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对策_农业论文

21世纪我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对策_农业论文

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方向和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业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策略论文,农村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中国农民约占12.6×10[8]总人口的70%,农村占全国城镇村居民点面积的86.1%,而农业产值只占GDP的17.2%。“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已成为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与农村既是基础和优先领域,也是最具挑战和难度最大所在[1]。人类步入21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当前乃至今后20~30年内,中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多地少、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农民科技与文化素质差的基本国情还难以根本改观,而且,未来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还面临着食物安全、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的持续性、农民经济收益的挑战[2],以及加入世贸组织(WTO)之后来自国际贸易激烈竞争的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工农之间、城乡之间逐步趋向协调发展。1999年与1979年相比,农业种植业产值比重由78.1%下降到57.5%,牧业、渔业产值分别由16.8%和1.5%上升到29.7%和10.3%。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带来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促进了以乡镇企业为主的二、三产业的较快发展。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产值首次高于农业产值,使得中国农村非农经济成分超过了农业经济[3]。然而,随着农村人口增长与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与农民增收的问题日趋突出,目前约有1/4的农村劳动力仍处于稳性失业状态。此外,中国人口增长与耕地锐减的反差不断拉大,农业地位与其保护措施不相配套,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不相适应,传统农业产品质量与WTO贸易要求不相符合的问题亦愈益暴露,成为新时期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2 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1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中国,当工业迈入现代化大规模生产之时,广大农村由于受到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和自身落后的生产与经营方式的限制,并没有随之走向规模化和现代化,产业化水平很低,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农民由于积累少没有投资能力,也缺乏投资的冲动,社会资金则因农业比较效益低也不愿进入农业,致使农业成为缺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的产业,迄今中国还没有一个健全的农业产业体系,大量的农业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生产、加工和销售不能很好地衔接。农业产业化是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其本质是通过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产业体系,使中国的农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在产业发展、农民富裕的同时推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特点是能够把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有机联系起来,把生产领域和交换领域密切联系起来,把资源利用和市场需求联系起来,同时在农业产业内部建立起合理的分工体系。因此,健全农业产业化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产业联系,扩大适度规模经营,既是实现中国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关键措施,也是协调解决中国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突破现阶段农业发展所面临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的根本途径。

2.2 重视农业清洁生产,促进农村生态化发展

1989年UNDP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概念,即生产的全过程污染控制模式。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被正式公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随着以高度集约化和大量化学物质投入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及其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在农业领域的清洁生产正在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4]。在中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增产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高投入来推动。1999年与1978年相比,中国粮食产量增长了1.67倍,而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却分别增长了4.67倍和2.72倍,对照国外经验,约有20%~35%属于无效使用。据估计,目前中国受劣质化肥和农药严重污染的农田分别达16.7×10[4]hm[2]和667.0×10[4]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7%,因农业环境污染年损失粮食在100×10[8]kg以上。中国一些城市郊区农田因遭受重度污染,所生产的粮食和蔬菜污染物质含量多半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标准。近些年来,中国农业清洁生产与农村生态化选择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模式,即依靠发展生态农业,寻求既能增加农业生产,又能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农业持续发展模式[5]。1992年以来,中国已建成不同层次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000多个,覆盖耕地面积达1333.3×10[4]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7%,无疑对21世纪前期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发展“绿色产品”和无公害生产,是世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中国加入WTO,要参与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因此转变过去主要依靠化学物品高投入和粗放经营方式,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2.3 立足比较优势,加快农业国际化发展

进入90年代以来,农业国际化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向,美、英、法、澳等对国际农产品市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和地区,都在修改自己的农业政策或粮食出口政策,以适应农业国际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要求。中国农业国际化对于克服农业的先天不足,提高农业综合能力,进而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将产生积极的影响[3]。按照发展经济学理论,在农业国际化进程中,中国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在生产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重点发展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的生产部门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处于相对劣势的产品。目前在种植业方面,中国小麦、玉米、大米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高出国际市场价格达20%~70%,因此失去了国际市场上价格竞争优势。而蔬菜、水果、油料、糖料等经济作物在国际市场上则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中国畜牧业在价格方面除禽肉外其它肉类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猪、羊、牛肉价格分别比国际市场低50%、50%和80%。因此,肉类生产将是中国农业的一个重要优势领域;中国是世界上第一渔业大国,水产养殖成本相对较低,其价格竞争与生产规模优势都比较明显[6]。总之,中国农业国际化发展应着眼于3个方面:一是按照资源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实行出口替代。特别应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菜、果、油等)方面取代东亚国家,加速农业劳动力转移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二是根据要素禀赋和产品特性,加快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作物的选择上更偏重于劳动密集程度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作物,增加单位面积上的劳动投入达到增产;三是从专业生产的角度,立足地区特色,完善基地建设,强化产业分工,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从而更好满足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2.4 遵循地域差异性,促使经济区域化发展

中国地带差异性大,因此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与模式亦应有所不同。东部地区农村非农产业发育较好,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与商品化率较高,以工业、第三产业的收益补助农业的现象较为普遍。农村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是长期低成本工业化与城市化累积起来的环境污染与耕地资源的锐减。未来发展应以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为目标,促进农村实用科技推广应用,以及产业转移与替代升级,逐步实现农村经济的综合化、生态化与高效性[7];中西部地区农村自然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劳动力素质较低,特别是广大山区农村面临着土地严重退化与农村相对贫困化的双重压力[8]。农村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是长期以来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产生的资源衰竭与环境退化。为此,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将强调生态环境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和农村脱贫致富。在省(市)域层次,旨在适应WTO要求,立足比较优势的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必将成为新的趋向。如黄淮海地区小麦产业带、长江流域优质油菜和柑橘产业带、新疆棉花产业带、东北和内蒙古东部的玉米—大豆产业带等建设步伐必将加快,以质量与效益提高替代传统的数量扩张,从而实现地区性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3 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3.1 中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应优化制度环境

3.1.1 土地制度创新

土地制度是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制度创新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不变,在此前提下寻求产权主体明确和权能完善的新型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二是保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在此基础上探求土地资源配置和土地集约利用方式。在中国,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有其重要意义,但其中最大问题在于它对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土地集体所有权属关系存在的固有缺陷采取回避态度,试图通过经营形式的改善来克服根源于所有制的产权缺陷,然而这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不足。中国农村适宜的土地制度可考虑土地股份承包制或“股田制”,实行个人适度规模承包和企业化经营。这一制度模式既保留了现有土地股份合作制中的“土地股份”创新成份,又吸取了家庭承包制中的“家庭经营”合理成份,引入了土地竞包机制,因而能够从土地产权关系上真正构造土地合理流转机制,为新时期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奠定良好的产权制度基础。

3.1.2 户籍制度创新

中国现行户籍制度是形成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根源,它的最大缺陷就是人为地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不仅加剧了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矛盾,而且农业生产率、农民收入都很难提高。已“离土又离乡”的农民由于户籍不能“农转非”,既无心在城里长期安家落户,又想留条退路而不愿轻意放弃承包责任田,因而阻碍了农村土地特别是耕地的合理流转,导致农业兼业化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受阻。90年代以来,围绕城乡人口的合理流动问题,已开始重视户籍制度的改革,以1998年国务院下发文件批转公安部关于“当前户籍管理几个突出问题”为标志,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非农经营者在城镇落户(办理农转非),这无疑对农村城镇化和非农产业的健康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深化与户口相连带的各种福利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市与农村户口所具有的在身份、待遇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及其不公平性,实行城乡居民在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和保险制度上的平等待遇。

3.1.3 市场交易制度创新

政策对制度的冲击是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制度缺陷的突出表现。在制度上农民是独立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本应完全享有独立主体人的基本权利。可是,迄今为止,政府对部分农产品销售仍采取强制政策,国家垄断买方市场,类似现象在中国农业领域还有很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制度的确立尚缺乏应有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公平和规范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没有健全规范的制度保障,其结果必然导致农业生产与经营的短期行为和投机行为,造成农业发展的盲目性和波动性。因此,未来中国农产品市场交易制度创新应突出3个方面:一是界定广义的可交易农产品及其交易者的资格;二是制定对非法交易行为惩处的条例;三是合法保护市场行为人的利益。最终达到4个“完善”:一是完善农村市场交易中心体系及交通、信息等设施建设;二是完善农村市场交易制度与法规建设;三是完善市场价格体系,理顺工农产品价格比;四是完善农业产品外在效益(社会、生态价值)内在化的评估制度。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以粮换生态”补偿制度的基础上,更有必要建立以国家为集中购买方的“生态购买”制度,让退耕户或企业经营“生态林草”的市场交易合法化、制度化。以生态商品交易促进“山川秀美”工程建设,还将从根本上扭转宏观生态目标与微观农民收益目的之间的长期错位问题。

3.1.4 农业科技与推广制度创新

目前世界各国农业研究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平均在1%以上,且有不断上升趋势,而在中国只有0.2%~0.25%。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业科研特别是应用型技术的开发投入,将由依靠政府财政支持,转向主要依靠政府,并发挥社会企业、团体和个人力量,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必须从农业科技投入、科技体制改革、科研与推广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超常规的政策与激励措施,促进中国农业生产由资源依附型产业向科技先导型产业转变,在此过程中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工厂化、企业化和自动化。重点抓好4个方面:一是按照市场化准则,进行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农业教育、科研、推广的一体化,形成能实现科技与农业有效结合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二是调整农业科技创新思路,把农业技术供给体系转变到以提高品质为核心并兼顾数量增长上来,加强对农业产后开发技术的深化研究;三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建立多元化、灵活高效的推广机构;四是积极培育和扶持农业科技企业或龙头集团公司,形成多元化的技术投入与创新体系。

3.2 中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应完善保护体系

从满足人民生活必需和社会稳定的角度考虑,中国加入WTO后保护农业显得更为迫切。长期以来中国对农业实行负保护政策[9],所以现有农业保护政策是否切实可行,将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建立农业保护政策体系有4个关键环节:一是良好的政策环境。农业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农业资源分配模式,建立一个保障政策实施的良好外部环境,促使农业在参与竞争中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和保护。如今中国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根据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经验,中国“以工哺农”的时机已基本成熟,应适当调整工农业发展速度比例,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二是明确农业保护对象。综合考虑比较优势和重要性,只有对不具备比较优势,同时又具高度重要性的产业、产品实行重点保护,其中食物安全是一个首当其冲的战略重点[1];三是充分利用WTO“绿箱政策”。把“绿箱政策”作为WTO框架下政府支持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手段,新时期中国农业生产的国内保护应建立以农产品价格支持尤其是以粮食价格支持为核心的保护政策体系;四是从中国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规范的农村金融市场,明确产权和责权利关系,规范服务农村经济的方向,完善农村合作金融的自组织体系。当前应重点支持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骨干企业的改建、扩建和技改,增加对农村非公有制经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

3.3 中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应突破结构制约

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的投入产出比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效益递减趋势[10],因此农业持续发展急需突破结构制约,逐步转向如何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突破结构制约,就是基于对中国农业发展阶段的动态分析,适时调整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传统农业结构,实现从长期追求主要农产品的数量增长,向数量和质量并重、更突出质量提高的模式转变。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已空前激烈,农产品卖难问题涉及品种多、持续时间长,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从本质上讲,这些问题是低层次的经济结构所造成的,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努力把农村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乃至整个经济结构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应是发展精品畜牧业,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比重一般都超过60%,中国的畜牧业具有明显竞争优势但其产值比重只有28.5%。大力发展畜牧业与稳定种植业是相辅相成的,关键是要搞好规划,确立主导产品,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化发展。中国农村产业结构只有实现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结构向更高层次的转型与升级。

在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约束下,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必将发生一些重大变化,即由传统的粗放经营向现代集约经营方式转变;由传统的仅仅依靠耕地向整个国土资源开发和利用转变;由传统的粮食观念向现代食品观念转变;由传统的种植业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由主要注重物质投入的资源型产业向既重视物质投入更重视智力投入的知识型产业转变;由传统的农产品加工向现代化食品制造业转变;由传统的种养业向农工商综合经营转变;由传统的分散经营向现代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转变;由工农分离、城乡脱节的二元结构向工农协调、城乡结合的一体化模式转变;由部门分割、行业垄断的封闭低效产业向国家宏观市场、市场配置资源的现代化高效产业转变;由农产品贸易自给自足向国际化、集团化转变(注:卢良恕,面向21世纪的十大农业新观念,科学时报,1999—06—15,3)。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为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对世界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也将做出具有启迪意义的贡献。

标签:;  ;  ;  ;  ;  ;  ;  ;  ;  ;  

21世纪我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对策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