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曲丽丽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曲丽丽

天津市塘沽渤海建工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1

摘要:本文介绍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1土建工程存在的问题

1.1一些施工企业在建筑场地完成场地平整后,场地范围内局部或大面积积水,主要原因:一是场地平整时,尤其当挖、填方面积较大或较深时,填土碾压密实度差,或填土的土质不符合要求,有的在平整场地时甚至用淤泥、冻土、膨胀土做回填土,遇水后就会产生不均匀沉陷,低洼处造成积水。二是排水措施不当,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泄水坡度不合理,地势较低的建筑场地周围无截水沟。三是场地平整过程中测量人员不够重视,测量时误差较大或出现测量错误,使场地标高不一,致使场地积水。

1.2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主要原因:一是基坑(槽)开挖较深,经过不同的土壤时,没有根据土壤特性分别放成不同的坡度,致使个别土层边坡不稳定,造成塌方。二是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开挖基坑(槽)时,降、排水措施不当,地表水较多时,边坡上土容重增大,凝聚力降低,滑动力增大,造成塌方。三是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四是土方堆放位置不合理而造成塌方。

1.3砌体组砌方法混乱,出现直缝和“二层皮”,砖柱出现包心砌法,里外皮砖层互不相咬,形成周圈通天缝,降低砌体强度和整体性;砌体出现竖缝宽窄不匀,影响美观。主要原因:一是进行砌筑施工的操作人员不具备进行砌砖的水平,不宜进行此项工作。二是砌体砌筑时对组砌形式无规划或没有确定,或有规范但实际上未对进行施工的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操作人员砌墙忽视组砌形式,致使出现多层砖的直缝和“二层皮”现象。三是砌砖柱需用大量六分砖,打砖较费工时,操作人员为省事常不打六分砖,用包心砌法。四是在同一单位工程,采用几个砖厂的砖,致使砖的规格,尺寸不一,造成累积偏差,而常变动组砌形式。五是没有严格按照皮数杆进行砌筑。

1.4地下防水工程的预埋件部位渗漏水。沿预埋件周边渗漏水,或预埋件附近出现渗漏水。主要原因:一是预埋件周围,尤其是预埋件密集处混凝土浇筑困难,振捣不密实。二是没有认真清除预埋铁件表面锈蚀层,致使预埋铁件不能与混凝土黏结严密。三是暗线管接头不严或用有缝管,水渗入管内后,又由管内流出。四是在施工或使用中,预埋件受振松动,与混凝土间产生缝隙。

1.5土建工程中的裂缝问题。裂缝作为土建工程的第一大通病,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裂缝主要分为墙面裂缝和地面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墙面裂缝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就是贯穿性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不同的建筑材料由于其线膨胀系数不同,在温度骤增或骤降时容易产生裂缝;二是窗下口八字缝和窗间墙的水平缝主要是由于砌体截面变化和应力变化产生的;三是对于混凝土建筑结构来说,整体现浇屋盖会因为温差产生的水平推力而致使屋盖下方产生水平缝;四是土建工程的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也会产生的斜裂缝。地面裂缝的产生原因:首先,设计上板厚不足、钢筋间距偏大;其次,由于土建工程中,住宅的面积加大,板四周受力复杂,板角钢筋布置不合理;再次,施工的天气影响、混凝土质量、模板支撑的强度、拆模时间和混凝土养护、钢筋保护层与楼面管线复杂等直接原因。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2.1施工质量管理

工程开工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将企业技术主管部门批准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核;按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对于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要求各级作业人员对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注意事项和工程质量做到心里有数;正确选择、合理调配施工机械设备,搞好维修保养工作;严格按照施工程序施工;所有隐蔽工程记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方可组织下道施工工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除了要对质量标准规定的检查内容进行严格检查外,还应在重点工序施工前,针对关键的检查项目进行严格复核;坚持“3检”制度,即每道工序完工后,首先由作业班组提出自检,再由施工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质检员、技术员进行互检和交接检。

2.2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经常性安全教育反映安全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长期性,有利于加强领导干部的安全理念,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更加具体地反应出安全生产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施工现场的班前安全活动会就是经济性教育的一个缩影,坚持长期有效的班前活动,使其更面向一线、贴近生活,具体地指出了职工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该怎样做,注意哪些不安全因素,怎样消除不安全隐患,从而保证安全生产,提高效率。

(2)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机制,企业和下层分公司、项目部,项目部与作业班组,作业班组与作业人员必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对责任目标执行情况实行平时抽查、季度考核、年终认定。实行安全生产工作业绩考核与管理人员日常工资挂钩,实行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对发生事故或安全管理不善,按照《岗位绩效考核办法》和《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制考核表》的内容,给予工资浮动。

(3)对现场危险源进行识别与控制。准确及时地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控制是一项事前控制,只有事前进行有效地控制才能避免事故发生。常见的危险源有:施工生产用电,高空作业,高空坠落、塌方、特种气体等。危险源一经确定,就必须通知现场作业区内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并设置危险源安全警示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挪动或拆除,现场指挥人员和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本区域的安全动态,危险源发生变化必须及时更改。

2.3改善人员管理方式,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改善管理方式。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管理。管理人员只有扎扎实实地提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注重细节管理,用心管理,才能发现细节问题的实质,同时,要改善决策方式,加强管理中的民主化和集体化,加强和施工人员的交流,促进人员关系的和谐。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的熟练度。由于建筑工程一种庞大复杂的操作施工过程,其中无论是先进的设备还是纯人力劳动,手工操作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我国建筑业起步发展时间晚,对技术人员的系统培训尚不够完善,手工操作人员的手工操作能力相对而言有着很大的差距,操作不熟练,操作失误多,不利于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因此,要加强对施工员工的培训,提高其操作的熟练程度,严格执行操控标准,提高操作效率,保证整个项目实施中的技术水准。

2.4加强物料管理

针对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也必须要制定一定的措施,加强施工材料管理,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首先,对于施工材料的采购,一定要根据工程的要求采购合格数量、品牌、规格以及产地等等施工材料,要慎重选择施工材料供应商,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其次,施工材料一定要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来供应,杜绝偷工减料现象的出现,必须要安排专人负责。对于材料的堆放,也要按照现场的实际情况和规范要求进行,不能随便堆放,保证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数量要求及合格率,将材料隐患降低到最少。

结语:

有效的加强建筑企业的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有助于促进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同时使建筑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天祥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探讨[J]中华民居2017.07

[2]张超松.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3(13).

[3]凌伟华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7.02

论文作者:曲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曲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