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应用题教学困扰因素分析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逻辑性较强,特别是工程应用题, 题中有显现的已知条件,也有隐藏的已知条件,对于显现的已知条件,学生还能充分运用进行问题分析,对于隐藏的已知条件,学生要通过求证方可运用,小学生擅长于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处于朦胧状态,还不明朗化。另外,计算不熟练,对于解出来的答案判断能力差。第三,学生生活经验不足,有的题目涉及到生活常识不提醒,其中就隐含已知条件。
例如,“木马板凳三十三,百个脚脚地上翻,问有多少木马?多少板凳?”看到这个题目都知道板凳有四个脚,木马现在的学生没见过,不知道为何物,更不知道有几个脚,这就是生活常识隐含的已知条件,学生就遇到困难了。还有我们上车是从左手边车门上车,这个生活常识不清楚,解题也就困难。
二、科学分析找出教学切入点
要突破这个难点,突出教学重点,我们要仔细分析教材和课程标准,从学生对应用题的认知能力出发,恰如其分地找出切入点。在应用题初始教学阶段,应力争做到剖析应用题数量关系直观化、形象化,让学生能感悟到应用题的构建模式,问题的演变,能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应用题,挖掘隐藏的已知条件,建构解题模式。
例如,工程问题学生对把工程看作“1”不理解,我就充分利用分数含义解释,同时将问题图形化,学生直观、动画地看到了问题的本质。教学的切入点就是将问题直观化,在积累感性认识的过程中探索数学规律。
三、应用题的习题教学方法
应用题的解法千变万化,应根据具体的题目来讲解。我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主要以归类进行习题教学。在小学阶段有相遇问题、追击问题、工程问题、流水问题等几大问题,我分类讲解,揭示习题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了一下方法:
1.倒推法
什么是倒推法呢?就是先从问题开始,紧扣题中的已知条件,推到问题直到能够解决为止。倒推法是非常高效的解题方法,它可以充分地把习题中的已知条件运用起来,统摄在问题下,目标明确,问题转化快,能够排除题中进行干扰的已知条件,剖析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不在习题外围徘徊,直接深入到习题的实质问题。
例如,有这样一道习题:“小华数学、语文分别为97、87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为90分,问小华的英语成绩多少分?”如果正向思维比较困难,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倒推法,分析:小华的英语成绩应该为:总分—语文—数学=英语,里面语文、数学成绩都告诉了,问题的关键转移到求语数外三科的总分,三科平均分数为90分,总分=平均分×3=90×3=270,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讲解学生能够高效地思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图形讲解法
因为应用题数量关系复杂,学生难以理清数量关系,我在教学中将习题当中的数量关系图形化,学生通过观察图形来整理习题中数量关系,图形直观、形象便于学生思考,适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形像化,学生从图形分析中慢慢形成逻辑思维顺序。
例如,我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有一条路2700米,甲每分钟跑500米。以每分钟行走跑400米,两人相向而行,多少时间相遇?”分析:画一根直线,标出甲乙二人的出发地点,标明甲乙二人的行进方向,学生很直观地就会算出时间为:
2700÷(500+400)=3分钟,
3.探索算术解法和方程的关系来解决习题
我们用实例来探索方程与算术的解法的关系:
“向阳小学五年级一共有3个班,三个班平均人数为57人,五一班为51人,五二班比五一班多10人,问五三班多少人”
算术解法分析:要求五三班的人数,必须知道全级人数,全级人数减去五一、五二两个班的人数,五一班人数已经告诉,五二班通过已知条件可以计算出来,全校人数可以用三个班的平均人数×3得出,这样问题就解决了,解法如下:
57×3-51-51-10
=161-112
=49 答:五三班为49人。
简易方程解法分析: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全级的总人数就是三个班人数相加的总和,三个平均人数乘以3也能求出三个班的总人数,这就是一个等量关系,可以通过设元,建立方程求解,解法如下:
设五三班的人数为x人,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
51+51+10+x=57×3
X=57×3-51-51-10
X=49 答:五三班为49人
算术解法与方程解法在小学有一定联系,同一道应用题中,简易方程解法中,在运算时,将题中的数据参与其中,用这些数据把未知数x表示出来,就是算术解法中的综合算式,虽然这一结论,没有形成定论,甚至到了比较复杂的数学应用题不再成立或者错误,但是在小学简易方程解题还是可以运用的,学生如果熟悉算术解法,可以用它探索简易方程来解应用题,如果学生熟悉简易方程的解法,可以用它探索算术解法,可以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深刻理解应用题的内涵,养成学生数学探索精神。
论文作者:柯鲁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10月总第8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2
标签:应用题论文; 解法论文; 学生论文; 方程论文; 习题论文; 条件论文; 算术论文; 《教育学》2015年10月总第8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