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共产党宣言》中的“主义之辨”及其当代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产党宣言论文,当代论文,意义论文,周年论文,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0-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257-2826(2008)03-0014-04
16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划时代的思想家撰写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发表,向世界郑重提交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出生证”,无私无畏地宣告了登上政治舞台的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1](P271)尽管当时科学社会主义仅是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种,尚未成为工人运动的主要指导思想,尽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还是被各国统治者痛恨污蔑并欲联合“围剿”的“幽灵”。此后的160年,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现实社会制度的发展,其中既有辉煌的成就和宝贵的经验,也有巨大的挫折和惨痛的教训。但无论如何,岁月的风雨无法涤荡和销蚀掉这部划时代著作的历史意义和改变世界的巨大威力,这甚至是马克思主义的敌人也不得不或公开或缄默地承认的。正如马克思在写作《宣言》以前所说的:“那最好是把真理比作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2](P69)本文仅从《宣言》中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及“主义之辨”的内容,展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鲜明阶级性和与时俱进的品格及其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一、一部关于“主义之辨”的杰作
《宣言》运用新的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方法,透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的对立、斗争及其发展趋势,所以这里讲《宣言》的“主义之辨”,首先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之分之辨。另一方面与此密切相关的“主义之辨”,是科学社会主义同其他种种以“社会主义”冠名的思潮流派之辨。马克思恩格斯在写作《宣言》的时候,把自己称为共产主义者,《宣言》是共产主义宣言,“我们不能把它叫作社会主义宣言。在1847年,所谓社会主义者,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他们凭着各种各样的补缀办法,自称要消除一切社会弊病而毫不危及资本和利润。”[1](P256)而在称为“共产主义”的思想流派中,主要是“还没有很好加工的、只是出于本能的、往往有些粗糙的共产主义”,即空想的共产主义。因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宣言》之所以对各种反动的、错误的思潮进行辨析和批判,是因为在西欧主要国家的工人阶级中,有影响的、起主导作用的还是那些小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的或空想的社会主义派别。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承担阐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任务的同时,还必须在批判各种错误思潮的过程中,争取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工人阶级,使刚刚独立登上政治舞台的工人阶级斗争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而《宣言》的第三部分“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也同前面的第一、二部分那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列举了三大类六种非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流派,我们今天读起来,最感到受启示和有吸引力的,不是关于这些流派主张的叙述,而是分析和批判这些流派所运用的唯物史观和科学分析方法,直到今天也是经典杰作。其中蕴含的很有启示意义的三点是:
第一,透过表面相似的现象洞察背后的阶级本质。《宣言》中列举的几种思潮流派都自诩为“社会主义的”或“共产主义的”,都批判资产主义,大多宣称自己是为了无产阶级的利益。比如,封建的社会主义“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作旗帜来挥舞”,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则“从小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替工人说话”,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论断是“资产者之为资产者,是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空想的社会主义则是求助“资产阶级发善心和慷慨解囊”来拯救受苦最深的无产阶级。[1](P297-305)《宣言》则透过各种华丽诱人的辞藻,深刻地揭示了各种思潮的阶级实质。反动的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实质上是维护已衰亡的封建阶级的利益;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是为了维护被大生产日渐吞没的小资产者的利益;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是为了使资产阶级更好更稳固地统治下去;空想的社会主义则代表无产阶级对社会普遍改造的最初的本能的渴望,不符合已独立登上政治舞台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的利益。总之,《宣言》运用的阶级本质分析方法,至今仍然是社会阶级分析的典范。
第二,以是否适应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作为客观的评判标准。对阶级本质的揭示与更为根本的经济根源分析紧密相联,阶级利益的尺度与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尺度相辅相成,这是《宣言》评析各种思潮的显著特色。反动的社会主义是“完全不能理解现代历史进程”而企图螳臂挡车,使历史车轮倒转;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则“企图恢复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或者是企图重新把现代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硬塞到已被它们突破而且必然被突破的旧的所有制关系的框子里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则是“愿意要现代社会的生存条件,但是不要由这些条件必然产生的斗争和危险”;空想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意义,“是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的”。[1](P295-304)可见,对各种思潮的评价标准,不仅仅是感情好恶,而且是作为社会发展根源的生产力尺度和客观的历史尺度,这也是最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尺度。
第三,批判错误思潮的目的在于发展科学的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同非科学社会主义思潮的对立和斗争,不是像有人褊狭认为的那样是由于马克思的“好勇斗狠”的性格造成的,也不是有人说的那样是争占上风的无谓舌战,而恰恰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本质和革命性所决定的。正如列宁深刻指出的:“马克思的学说直接为教育和组织现代社会的先进阶级服务,指出这一阶级的任务,并且证明现代制度由于阶级的发展必然要被新的制度所代替,因此这一学说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也就不足为奇了。”[3](P1)同错误的思想辩论和斗争,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必然途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原则得以巩固、发展和深入人心的契机。《宣言》对待各种思潮,既客观地评价其积极的内容和因素,又深刻揭示其错误及其实质。那种不分青红皂白全盘否定的批判,为了斗争而斗争的想法和做法,或那种毫无原则地迁就妥协、任由错误思想泛滥,一提起批判和斗争的字眼就怕被说成是“左”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这一点,也是《宣言》的“主义之辨”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二、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
《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之作,也是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的奠基之作。正是这样的观点和方法的运用,使科学社会主义同其他种种思潮流派区分开来。否定了这些,也就抽去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160年来,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不断与时俱进,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没有变,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没有变,我们今天纪念《宣言》的发表,就要采取《宣言》所运用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那就是: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又要结合变化了的情况和条件正确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方面,不管160年以来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正如《宣言》中阐释的那样,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扩张,面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和种种社会不平等不公正,那种认为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已经消失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甚至西方的一些严肃的学者和有识之士也清醒地看到这一点。比如英国学者理查德·斯凯思就认为:“阶级对于深入理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动力机制依然是关键的。尽管极少数对阶级相关过程的日常描述是清楚的,但资本主义国家潜在的结构性力量重新肯定了社会阶级作为一种主要的解释性社会过程的价值——得出此结论的前提条件是必须从特定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经验角度去考察和理解社会阶级。”[4](P5)美国学者迈克·霍特根据当今发达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和日益发展的不平等,批判了西方理论界流行的“阶级是一个过时的概念”、“社会阶级正在死亡”的观点,指出“资本主义社会里以阶级为基础的不平等的继续存在,意味着在可见的未来,阶级的概念必将也应该在社会学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5](P75)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思想多样化不断发展的当今世界,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仍将继续发挥着巨大的理论阐释威力。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根据发展变化了的实际,科学对待和正确运用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宣言》发表160年来,世界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巨大变化。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阶级构成和阶级模式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已完全不同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阶级分析赖以进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状况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比如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原来的体力工人数量大幅度减少,所谓“中间阶级”人群成为社会的大多数,工人阶级的内部构成、收入状况、生活状态和思想意识等方面变化很大。资产阶级的统治方式和管理方法也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变化调整,阶级矛盾的表现形式和程度也与过去有很大不同。从理论分析上看,许多现代的社会分层和社会分析方法也不断出现,为阶级分析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科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根据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状况,正确运用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使之更加有效地解释当今时代和世界。
三、对正确认识和评判当今诸种社会主义思潮流派的意义
当前,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存在着诸种以“社会主义”为名称的思想流派。比较有影响的有民主社会主义(苏东剧变后又多改称为社会民主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女权社会主义、宗教社会主义、后工业社会主义、自由社会主义以及地区或民族的社会主义等等。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主要是西方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工党所信奉的思想体系的总称,以上列举的其他思潮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些左翼人士的所谓“新社会主义”,或是带有浓厚民族或地区色彩的社会主义理论(例如当前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倡导的“21世纪的社会主义”等)。
我们应怎样正确处理科学社会主义同其他社会主义思潮流派之间的关系呢?16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对待种种非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态度和方法,在今天仍是我们应该坚持和借鉴的。
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同其他社会主义思潮有着实质的区别。否定了这一点,实际上就是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阶级性。比如前一段时间国内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争论,有人提出“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正统”等,实际上是混淆或抹杀科学社会主义同民主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甚至用后者否定或取代前者。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是一种试图改良资本主义的思潮,其表现就像《宣言》中所揭示的“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那样,“社会主义的资产者愿意要现代社会的生存条件,但是不要由这些条件必然产生的斗争和危险”,这种社会主义所理解的变革,不是要彻底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是一些在这种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实行的行政上的改良,因而丝毫不会改变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4](P301、302)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在本国执政或参政时期,推行了一些有利于劳动者的措施,但这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权力结构,没有改变和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苏东剧变之后,西方一些社会民主党甚至回避“社会主义”一词,而更名为“社会民主主义”,可以说甚至自己都不承认是社会主义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智囊人物托马斯·迈尔就说:“现在‘社会主义’这个词已不是一个表达希望的概念,而是一个表示疑惑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意义已被滥用,你使用了它,你就会处于被动防御的地位。……各种原因都表明,现在已不适宜使用‘社会主义’的概念。”[6]可见,那种把科学社会主义同民主社会主义混淆或等同的想法和做法,是既不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创新和发展,也不了解民主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变化和表现。在当代中国,惟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真正引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除此而外,没有什么别的主义、别的道路,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的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又是开放的、发展的,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而固故步自封的宗派学说。当代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必然要吸收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的有益探索成果和经验。比如,一些西方国家的社会主义思想流派,以其独特的学理和逻辑分析,以“精神批判”的方式揭示自己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憧憬和设计各种各样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模式。它们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深刻反思和积极探索阶段,声明仍以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和目标。尽管其代表人物有着各自的立场局限和理论局限,但他们关注问题视野广阔,提出了许多富有启示价值的思想和观点,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是有积极意义的。比如,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倡导的关于社会保障、福利国家、受社会需求约束的市场经济的政策和主张;市场社会主义论述了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相结合的多种形式、模式和制度设计;生态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深刻批判了生态殖民主义,设想了社会主义的生态观和生活方式;后工业社会主义考察了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前途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根据时代发展重新审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价值、人类解放等;经济民主的社会主义关注民众的经济权力与权利,提出“把民主从政治领域延伸到工作场所和社会领域”的观点,等等。可以说,这些思想观点,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发展过程中必须关注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想流派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和成分,对于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对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有参考借鉴意义。从思想史上看,科学社会主义也正是在同各种社会思潮流派的对话交流中发展起来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具体体现。我们今天纪念《宣言》发表160年,也正是为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的振兴。
标签: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民主社会主义论文; 共产党宣言论文; 宣言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社会思潮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共产主义论文; 资产阶级革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