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业教育的几点看法论文

对职业教育的几点看法论文

对职业教育的几点看法

杜若明

(大连交通技师学院,辽宁 大连 116011)

[摘 要] 职业教育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同步发展起来的,四十年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技能人才,同时,也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以中、高职教育为主体,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分工也越来越细,很多传统职业在慢慢消失,新的职业又在诞生,职业教育始终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通过多年的中、高职业教育教学与社会办学经验来看,对目前的职业教育有几点新的看法。

[关键词] 职业教育;职业学校;职业价值观

1 职业教育闭门造车严重滞后行业发展

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可以说还是在自我封闭的循环中运行,没能真正与社会与行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地步”。体现在专业的设置不合理,实训实验的设备陈旧落后,专业教师不了解具体实际操作,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

3.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结算和审计问题。《审计法》第二十二条、《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所有的以政府资金为主的项目都需要进行审计。在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业主一般采用风险可控的固定总价合同模式,政策发文也提倡这种合同模式,这与目前的以项目竣工审计为依据的结算体系出现矛盾。更深一步讲,固定总价合同模式下,是否需要最终审计,如何进行审计,这是目前业主也无法给出答案却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首先,在专业设置上。很多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上自主性较大,专业审批较为宽松,基本属于自己决定专业的设置权限,这也就造成了专业设置的盲目性。记得本人曾就职过的职业学校就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当时听说为了较少污染城市要大规模的搞集中供热,学校就觉得以后可能用人量较大,为此设置了热电专业,对外宣称是订单培养定向安置,结果当年就招生爆满。可以这样说,当时热电专业开设什么专业课都不清楚,更没有专业的热电专业教师,更不了解热电的运行模式,完全属于“闭门造车的局面”。随着一个教学轮回的完成,该到学生安置的时间了,其结果没有一个毕业的学生能安排到热电岗位工作,连实习的岗位都没有,到现场考察的人大吃一惊。因为所有的工作流程基本都是自动化操作,只有少部分人员在操作电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根本没用武之地。为此订单培养的学生家长闹到了学校闹到了政府,引出了很多矛盾,留下了多年的隐患。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这种做法就是典型地缺乏广泛的社会调研,盲目地设置专业,造成所培养的学生毕业即失业。

其次,专业教学、实训实习设备陈旧,严重滞后行业生产设备。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是职业学校的灵魂与根基,先进超前的实训实习设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保障,这两点在目前很多职业学校都是弱项。一是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绝大多数是从高校引进的,属于典型的出学校进学校,根本就没有到企业真正实践过,更没有企业的生产实际经验。教学方式基本还沿袭着普教“粉笔+黑板、口授板书”的这种以书本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试想:如果教师自己都不熟悉实际岗位情况,不具备实际岗位能力,只能“纸上谈兵”,何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有甚者属于滥竽充数型的,临时增加专业,根本就没有专业教师,逼迫很多原本属于文化课教师进行转型。如有的学校新开汽车专业,逼迫体育教师转型汽车专业教师,严格讲这是典型的“赶鸭子上架”,这样的教师能培养出高技能人才吗?二是实训实验设备。这也是制约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又一大瓶颈,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还有句民间谚语就是:人巧不如家什妙,都说的是再有技巧的人都不如先进的设备,说明操作设备的重要性。现在的职业教育实训实习设备普遍落后行业的发展。就拿汽车专业来说吧,因为学校经费不足,就拿一些报废的老旧的汽车做实训设备,随着国家的重视,有的学校也拨了很多经费,但都让那些做汽车设备的厂家给赚了黑心钱,表面看似光鲜的实训设备,实际绝大多数都是报废、走私、水淹的经过翻新的设备。很少听说哪个最新型的车型还没有进入市场而首先进入职业学校做实训的。这就造成了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到了社会不会被接受与认可的关键,跟不上行业的发展,甚至严重滞后行业的发展。

DN是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微血管病,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主要原因之一[2],目前临床上常用肌酐、尿素氮和尿蛋白定量作为预测DN进展的指标,但其检测方法灵敏度有限、检测过程繁琐耗时,存有一定局限性,对患者的肾脏损伤很难作出早期判断,因此临床上对于DN的早期诊断,找到即简便又快速的临床评价指标变得尤其重要。

2 职业教育在走弯路

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外语教学领域的“后方法”(post-method pedagogy)教学思想开始出现。它提出“学习者自主”和“教师赋权”等核心理念,鼓励教师将课堂教学理论化,将教学理论实践化[10],因此,教师的反思是“后方法”时代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通过反思,可以保持教师对专业发展的积极进取态度和高度敏感;同时,反思性教学实践把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相结合,促进教师自己的个人教学理论的形成以及教师的职业成熟[11]。

3 中职教育高中化高职教育本科化

最近这几年中职教育高中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还是传统教育思维根深蒂固所致。在我国,大多数家长认为一个学生只有上了大学,才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但随着中职教育的政策调整,中职学生也可以考大学了,这就相当于以前很多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又看到了“曙光”,特别是许多高职专科学校,在录取竞争压力下,把很多指标向中职倾斜,这就使很多中职学生更容易考上大学。为此,很多中职学校,特别是很多县城级的职业学校把原本应该好好研究职业教育的主体,也开始变相成另类“高中”了,这就造成了职业教育的本末倒置。本应该好好研究职业性质、职业特点以及动手能力培养的职业学校也开始加大学习英语、数学、语文等文化课的教学。很多职业学校也把每年多少学生考上大学、都考上了哪些重点大学、名牌大学作为招生宣传的手段,把每年考上多少学生作为一种荣耀悬挂在楼上与学校的网站上。看似一种招生宣传,其实就是把职业教育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中职学生应该有深造的机会,中职学生也应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来是件好事,但不能把国家的好政策念“歪”了,不能把职业学校变成高考的主战场。

职业教育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大家还记得计划经济时代吧,那时的职业培训完全属于师傅带徒弟的时代,那时师傅教徒弟也真是尽心尽力地教,因为将来徒弟要接师傅的班的,徒弟的水平就代表了师傅的水平,如果徒弟水平差那将使师傅脸面无光。那个时代真的师傅带徒弟才正培养了无数的技能高手,创造了很多不朽的丰碑。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班时代的结束,职业培训开始转向了专门化,产生了职业教育。当时的职业教育属于两条腿走路,教育系统普遍设置为职业高中,企业和行业举办的叫技工学校。在这期间,职高的职业培训质量以及就业明显要比技校差很多,原因是技工学校属于企业“亲生”的,无论就业还是实践操作明显优于职业高中。但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剥离,很多技工学校转隶到了教育系统,与企业或行业完全脱离了上下级的关系,利用企业资源培养学生技能就明显削弱了,原本属于企业本职业务的技能培训变成了与己无关的事,企业成了技能人才培训的旁观者。在我国,很多职教专家,领导也都去发达国家考察职业教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国职业教育,但移植到我国都变成了“水土不服”,主要原因是目前的体制所决定的。国外的企业参与技能培训是分内的事,是必须要完成的一项业务,无论这些人才能否到自己的企业工作,都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相反,我国企业觉得人才培训是学校的事,我就使用现成的,万一我培训的人不在我单位工作那就亏大了,这就是国内与国外的本质区别。作为职业培训的中坚学校,为了弥补经费的不足与技能培训的欠缺,产生了好多理论:产教研相结合,岗位实践,顶岗实习等,最近又新出一个名词叫现代学徒制。学徒本身就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似乎又回到了原点,但永远回不到真正的师徒关系了。

职业学校的优势就是培养掌握熟练技能的操作人才,这是学生就业的最大资本,然而,很多职业学校的就业却浪费着培训的资源。盲目就业,为了就业不择专业,其结果大多数学生没有从事所学专业,造成的后果就是就业稳定性变差。很多职业学校对外宣传的就业率可以达到100%,但究其就业稳定性来讲,就业稳定率可能极低,今天就业明天即失业。笔者是搞汽车维修的,有的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毕业一年后回访,其结果还在从事汽车方面的工作只有一个人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认为之所以造成如此现象是两个方面出现了问题,一个是培训质量问题,另一个是社会用人导向问题。

4 职业学校变成中介所

高职教育本科化也越来越严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职业分工细化,大学也分为研究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两部分,国家鼓励很多本科大学转变为应用型大学,主要是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然而,担负高技能人才培养主战场的高职高专教育反而向本科教学转变,很多教师不专心搞技能研究反而热衷于很多理论方面的研究,在学校评估上也注重科研项目的多少不注重技能方面的项目。这些做法势必引导职业教育走“偏”走“斜”。

培训质量是就业长久稳定的基础,原则上讲一个人的职业一旦定位,就应该是终身制,职业越单一越长久越能培养出技能大师,所谓的技能大师就是从事一个职业达到了巅峰状态。职业教育的失败就在于培训质量出了问题以及职业定位。职业学校的关键不是能培养多么熟练的技术人才,而是要有个职业启蒙与职业定位与职业兴趣培养过程,要培养终身从事所学的职业的意识,把职业当兴趣培养,形成稳定的习惯的职业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终身从事所学职业。职业教育不能推行宽泛的教育,应该推行单一的、简单的、熟练的操作技能培养。让就业的学生依赖所学专业,依靠所学专业,学生越难改行职业教育越成功。常言道:隔行如隔山,让就业的学生畏惧改行,因改行一切要从头开始,代价太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技能大师。

现在很多企业来学校招人,不是选择专业,而是把职业学校当作了职业介绍所,来招聘廉价的劳动力。学校也为了盲目追求就业率,不加选择地把学生推出去,这样势必就造成了所学非所用的局面,形成了短暂的就业很快就失业与职业的重新选择现象。从很多招聘现场看,招聘的条件之一大都要有几年的工作经验,看似招聘条件,实则是用人导向的问题。形成如此的局面大都是企业不信任培训学校,不担负职业培训的责任,更担心的是培训好的员工离职去了竞争的企业。这也是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的用人问题,特别是广大的私企,更是把眼前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用现成的人才,高薪挖核心人才,根本就没有责任与义务担负起人才培养的重任。

5 职业价值观有待于重塑

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了物质与金钱横流的时代,特别是信息与自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严重的偏差。特别是对年轻人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快速暴富、一夜暴富的心态急剧膨胀,这也冲击着年轻人的就业心理。很多人就业不是想着以后如何发展,而是就看眼前工作是否体面,薪资是否能接受,随时做好跳槽的准备。一个国家有多发达,不单需要有高级人才,更多的是需要广大的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得住寂寞,一直坚守的高技能人才。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明确“爱国”“敬业”,其中“敬业”本身就是大力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重塑新时代职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要想做到“敬业”,首先就要爱岗、爱职业。这样的“种子”要在学生入学教育时,就应该种在学生的心田里,潜移默化地进行职业意识培养,逐渐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与职业成就感。把工匠精神深植于职业学生的职业行为中,要有终身从事所学职业的决心,这样才能无愧于当代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肖评.新时代背景下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J].职业,2019(5):24-27.

[2]韩彦芳.浅析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影响[J].职业,2019(5):51-52.

[3]曾露.产教融合视域下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J].林区教学,2019(2):34-36.

[中图分类号] G729

[作者简介] 杜若明(1965—),男,汉族,辽宁北票人,大学本科,副高级职称,汽车专业教师,研究方向:汽车新技术。

标签:;  ;  ;  ;  

对职业教育的几点看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