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电力企业改革进入深水区,面对经济新常态和持续增长的市场竞争压力,电力企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本文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内涵和原则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配置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建设
1电力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
电力行业是一项传统的行业,电力系统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较为落后,没有及时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其管理理念缺乏全面性与科学化性。大部分电力企业仅仅将薪酬、绩效和年度考核等内容纳入人力资源的管理重点,将事务性内容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心,没有对有利于电力企业发展、顺应市场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进行探讨与研究。这种滞后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将不利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制约了电力企业的发展。
1.2员工培训体系存在问题
在培训这一问题上,因为电力企业员工的工作任务多、自身学习积极性低等原因,都会使得电力企业缺乏完整的培训体系,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也是现阶段电力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此外,电力企业在安排培训时间、地点时比较随意,造成员工拥有的培训机会不均衡,进而也就缺乏提升自身素质的机会。
1.3组织结构不合理
当下电力企业往往组织结构比例失调,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且员工只具备单一技能的较多,如进行经营管理的人员达到饱和,但从事技术创新的人员稀缺,这就使得很多电力企业难以进行创新突破,仅仅只是按部就班的运营,有时候甚至埋没了员工的才能,破坏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电力企业组织结构的不合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缺乏复合型、外向型、中高层次的高级管理人才以及高学历人才,以至于企业平均素质不高;②缺乏掌握技术与经济双重领域专业技能的中层复合型人才,特别缺乏优秀的高压电技术人员;③技术岗与管理岗位上,拥有中、高级职称的人数较少,据统计,在我国现有电力企业生产岗位上,人员具有技师及以上相关职业资格的比较少,还需要再进一步提高加强这一方面的建设提高。
2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高素质队伍建设
2.1调整组织结构
调整组织结构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它将电力结构改革与机制改革合二为一,同时结合了制度创新与制度转化,但要促进电力人力资源优化,还应当做到主次分离和吸纳人才。其中,主次分离指的是进行改制分流,熟悉相关条款,并不断提升运作效率和专业化程度,将股权多元化改造与经营机制合理转换并合理安置企业内部富余人员。而吸纳人才指的是从市场上选取“贤能将士”,使得内部劳动力市场与人才市场相互交融,并采用有效机制调节人力资源配置人员,让每一位人才都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效用,与此同时,围绕人力资源流动机制进行创新性研究。
2.2打造人才发展通道
通过构建“3+X”通道,明确各类人才培养的阶段目标及任务,确保形成纵向畅通、横向互通的人才成长平台,促进各类各级人员共同协调发展。第一,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以塑造员工创新精神为要点,为企业造就一批在电网核心专业和关键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人才为目标,通过系统策划,不断在“创新”上下功夫,以举办科技论坛、纂写科技论文、到设备厂家跟班学习等形式提升科技型人才的业务素质。第二,着力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智能电网的兴起,组织内部不仅需要培养造就一支主动适应并积极应对变化的中层管理人员队伍,更需要打造一支职业素养好、市场意识强,具有开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中层管理人才。通过制定关键岗位接班人计划,选拔、交流中层管理人员,优化后备干部队伍等方式不断充实复合型管理人才队伍。第三,重视培养核心专业技术人才。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核心,承接公司技术专家管理制度,加快培养一支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及系统专业知识又能掌握本学科内外部发展动态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发挥其引领和带动作用,计划分年、分步开展技术专家选聘工作,进一步畅通专业技术人才发展通道。第四,加快培养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为了守牢安全底线,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传承工匠精神,企业需要一支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作支撑,依靠他们引领并有效传承以风险为导向的安全文化。通过开展“师徒结对”“竞赛比武”“实操训练”等活动,不断提升技能人才岗位胜任能力。第五,多渠道为员工成长成才提供支持。在公司政策允许内支持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网省公司、系统内各单位招聘和系统外组织的各类招聘活动,鼓励员工取“双师证”,在满足本岗位要求的职业资格下争取获得更高层级的职业资格。在这一过程中人力资源部发挥组织引领作用,主动介入、主动服务,全过程关注,为员工提供多种选择,实现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成才,切实让不同岗位的员工都能够沉下心来、立足岗位,练就一技之长,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2.3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在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除了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还应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可以有效缓解人才流失的问题;促使所有员工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充分发挥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实现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互动,实现团队的高效合作。另外,还可以将激励机制当成电力企业特有的文化因素,通过对员工的激励来推动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可以健全电力系统的发展管理机制,传承电力企业的优秀文化。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员工更好地为企业发展作贡献、实现电力企业的发展目标,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潜能与价值,提升电力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确保电力系统的持续发展。
2.4积极开展培训
开展员工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培训是一项长期性的投资,电力企业要想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首要做的就是制定相应规划和制度,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针对学历层次不同的员工应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帮助员工向技能、技术、管理等方面多元化发展,此外,还可在企业内务推行“一对一帮扶”,并鼓励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文化素养和技能操作水平,以挖掘员工的潜力、提升员工的自我价值。
结束语
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针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总量相对充足、呈现结构性短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以及人才使用、培养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电力企业可从加强岗位规划及分析、重视内部培训工作、打造人才发展通道、完善员工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进一步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为提高电力企业竞争力提供可持续性的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洪丹枫.浅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高素质队伍建设[J].财经界(学术版),2017(17):136.
[2]张红艳.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高素质队伍建设[J].南方农机,2017,48(12):172.
[3]唐志勇.浅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高素质队伍建设[J].低碳世界,2017(02):131-132.
[4]陈军.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高素质队伍建设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06):103+105.
[5]张嵩.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高素质队伍建设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5(16):45.
论文作者:魏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5
标签:电力企业论文; 员工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人才论文; 电力论文; 队伍建设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论文;